动作发展视角下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研究

2021-11-22 15:03袁松山毛改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灌篮 2021年3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动作体育

袁松山 毛改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我国终身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主要起源于幼儿教育,而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构建合理的幼儿体育教育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创新幼儿体育活动内容,这样才会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研究的概述

人类认识的最早起源就是从动作开始的,动作发展的研究会更加关注婴幼儿阶段。不同的动作可以分别划分成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随着深入的研究又可以将基础动作技能分成位移性动作,操作性动作以及非位移动作,这其中就包含了幼儿动作发展阶段过程中的走、跳、跑、投、攀爬等多种动作内容,这对幼儿动作的发展具有很多的指引和参考价值。我国在研究幼儿动作发展时需要对他们进行动作上的干预,相关研究也显示幼儿的体质与动作发展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并且也与幼儿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幼儿体育教育中以动作发展的视角进行教学研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二、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规律与特点

(一)幼儿身体发育规律与特点

由于幼儿的骨骼钙化尚未完成,幼儿在实际运动过程中会出现耐力比较差,易疲劳的现象,必须要将幼儿的运动时长控制在三十分钟左右,但是这种疲劳感会在短时间就能恢复,所以幼儿教育过程中需要给幼儿预留充足的间歇时间。幼儿的心脏发育还不够完善,心脏的容量比较小,幼儿的心率也比成年人要快,这就需要幼儿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幼儿的运动心率能够维持在正常的心率范围的上限。并且幼儿运动时往往会采用腹式呼吸,这就需要幼儿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必须要避免出现憋气式的运动项目。

(二)幼儿心理发育规律与特点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以及想象力这四个方面。经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四至五岁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性比较差,集中注意的时间维持在10分钟左右。所以实际进行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时,就需要他们不断地做出重复性的活动和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四至六岁的幼儿的记忆力也在不断地发展,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运用机械式记忆的机会比较多,所以教师在采取体育教学活动时不要过分地强调技术性动作的规范性,而是应该让幼儿们根据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以此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并且这个时期的幼儿通常会在玩乐中产生多种思维,逻辑思维表达能力依然比较薄弱,这也是非常值得教师进行重点研究的内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幼儿会在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中产生各种突发奇想,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来发展幼儿的动作。

三、当前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所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很少采用园本体育教材,幼儿体育教学明显缺乏基本的依据,这就致使幼儿在实际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体育活动目标不够明确,比较缺乏专业化的内容指导,很少推行循序渐进的体育活动计划,这样盲目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会严重阻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且有些教师所采取的体育教学方法也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不相适应,这对以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根据幼儿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体育教学必须要满足幼儿喜爱游戏的心理,需要采取一些游戏类体育教学活动。但是教师在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经验上明显不足,并不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有些幼儿园不能够提供体育活动场地,幼儿园区所配置的体育设施器材上也明显不足,这样会严重降低幼儿体育课程的质量。

四、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众所周知幼儿园孩子普遍都具有爱玩的天性,幼儿园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按照娱乐性的原则去优化幼儿体育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这样才会有效地提升幼儿们的体育运动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体育动作技巧。由于不同幼儿自身的动作发展水平都各有不同,教师在实际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按照个体差异原则,让动作发展能力偏弱的孩子做一些最为基本的体育动作练习。同时也要遵循负荷强度适宜的原则,以此避免给幼儿造成运动量过大,身心健康受损的问题。还要使教学内容按照系统性原则去构建完整的动作发展体系,比如,可以将粗大和精细动作的体育教学内容系统化的进行划分,这样能够更好地将幼儿体育动作练习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五、动作发展视角下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实证

(一)研究对象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人所在的幼儿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3-4岁的幼儿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其中实验班的男孩人数为18人,女孩人数为20人,普通班级的男孩人数为21人,女孩人数为17人。对两个班级的幼儿实施周期为 6 个月的研究。选择我市优质幼儿园的学生,选择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

本文在写作前,通过知网、万方等相关的网站,图书馆等查阅了有关于幼儿动作发展的文献资料,对该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有了相关认知,以所查阅的文献资料作为理论基础展开研究,从而确保为今后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2)实验研究

第一,在开始前,应先做好实验的假设工作,确定干预的明显指标,干预能激发幼儿的运动潜能。第二,做出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时,先进行初测,初测包括观察以及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幼儿的基本动作,其中包含了立定跳远等项目。第三,则是练习阶段,在练习阶段需要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对幼儿测试结果以及教师观察记录制定练习计划。最后,则是后测阶段,该阶段是6个月内的第二次测试,测试的项目与初测相互一致。

(3)练习动作的类型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体育活动案例的共计为161个,对其做出相关的分析与判断,通过结果可知,幼儿在幼儿体育活动中,3-4岁的儿童,移动性动作的种类共计为12种、控制动作有16个种类、非控制性动作的种类为2种,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移动性动作的种类有所不同,4-6岁的幼儿有21种,5-6岁的幼儿移动性动作有23种,其中在3-4岁的幼儿体活练习中,练习的项目比较少,一些体育活动项目不能参与。

(三)结果

通过实证研究可知,在实验前与实验后,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幼儿有所差异,实验班级的幼儿能够掌握移动性动作共计10种,其中包括了四散走、跑、向前跳、屈膝团身走、钻、走直线、转圈、手膝爬、躲闪、滚动。控制性动作共计11种,主要包括抛接物体、蹲、捡物体、持物斜坡走、拖、踢、滚、举、夹球跳、推球走、抱球走。非控制性动作为2种站立、双脚交换站立。

六、讨论

(一)教学形式要根据幼儿的实际特点进行组织调整

幼儿园孩子的基本动作技能主要包括爬、投掷、跳跃、走路、跑步、攀登等动作,幼儿园体育教师所设计出来的教学形式必要按照幼儿的实际特点进行组织和教学调整,这样才会充分地发挥出幼儿们的基本动作能力。并且经过诸多研究表明为了增强幼儿们的身体体质和身心健康也需要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灵动地掌握好爬、平衡、跑、站、跳、走、投掷等基本动作。同时教师也要按照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规律循序从简单动作阶段转移到复杂动作阶段,这样才会更好地符合动作发展视角下幼儿体育教育新要求。比如,可以采取干预性的教学措施激发幼儿的运动发展潜能,让三至四岁幼儿参与自由拍球技能练习,在五至六岁时可以采取一些跳绳类的体育运动。由于不同运动的负荷强度都各有不同,教师必须要对这些体育项目的负荷强度了解的足够透彻。幼儿通过参与适宜的负荷练习,能够更好地克服外部环境的阻力,物体的阻力更好地发展他们的下肢力量。教师还可以对幼儿的身体柔韧性进行每周四次的训练,比如,让幼儿参与一些变换跑步、跳软梯、健美操、连续跳跃、轻器械体操等体育活动训练,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们的体力和耐力,还可以增强幼儿们的身体灵敏度和身体协调性,由于不同幼儿的实际动作发展情况都各有不同,幼儿体育教师还可以不断地加强对幼儿进行差异性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要全面地了解幼儿们的性格特点和真正的兴趣爱好,全方位地刺激幼儿的动作发展。

在幼儿体育课增设一些理论性的课程,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幼儿们播放一些体育明星和各种体育赛事的视频内容,以此吸引幼儿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注意力和参与热情。教师还要为每名幼儿创建一份动作发展档案,随时记录幼儿每次参与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地向幼儿家长进行反馈,也可以将这些数据情况录入到数据库当中。比如,今天这节课幼儿跳出了这个高度,下一次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增加所跳的高度,同时教师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调整体育教学难度,这样才会更好地促进幼儿们的动作发展。

(二)在体育活动中增设游戏内容,提升幼儿动作发展水平

幼儿在实际参与各种重复度高的体育训练活动时,往往会出现各种疲倦乏味的心理现象,幼儿园体育教师必须要及时地做出教学调整和教学创新,无论是对幼儿进行复杂的双脚跳跃,还是针对简单枯燥的单脚站立,都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动作结构情况,不断地按照相关的体育动作设计出一些趣味性强的体育游戏活动,这样能够逐渐增强幼儿们的体育运动兴趣。比如,在训练幼儿平衡木时,针对小班幼儿可以调低平衡木的高度,让他们比一比谁度过平衡木的用时时间最少,就为获胜的幼儿颁发合适的奖励,这样能够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动作水平。增设体育游戏教学内容时,必须要为幼儿们提供更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这就需要相关幼儿园可以到市面上用教育经费选择和购买一些适合幼儿使用的体育器材,也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活动场地,还可以在室内安排一间以班级为群体的体育活动教室,从精神环境上需要教师能够多为幼儿们提供一些练习机会、指导以及鼓励。在训练幼儿立定跳和跨跳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扮演青蛙或者袋鼠,头上再戴上一些相关的动物卡通画,让幼儿通过参与体育游戏比赛,看谁跳的速度最快从而更好地增强他们的动作发展水平,幼儿也会在此过程中逐渐地增强了他们的动作模仿能力和动作标准程度,同时也逐渐地增强了幼儿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当幼儿取得游戏比赛胜利后,幼儿园教师及时地给幼儿的游戏比赛的参与情况进行语言上的赞赏和表扬,通过给予幼儿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实际开展撑竿跳游戏活动时,教师也要根据幼儿的运动需要对相关的体育设备和器材做出调整和修改,针对小班的幼儿可以减少一些体育游戏规则,同时所设置的体育游戏内容也要避免出现类似于成年人的体育比赛,教师在组织幼儿互相进行撑竿跳游戏比赛时,可以事先让幼儿们进行练习试跳,要多给幼儿自主试跳的时间和空间,幼儿体育教师可以在旁边给予动作不规范的幼儿提出一些动作方面的纠正,接着再开展正式的撑竿跳体育游戏比赛活动,游戏比赛结束后幼儿体育教师可以为游戏比赛跳的好的幼儿和有进步的幼儿给予一些发贴纸的奖励,这样才会使幼儿们从中掌握到更多跳跃方面的有效运动技能,才会更好地发掘出幼儿们的真实运动潜力。同时也让幼儿们更好地发现这种体育活动的真正 的价值。

(三)采取正确的体育教学指导,引导幼儿动作的发展

幼儿园体育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事先做好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教学方案,相关幼儿园也要为本园选择适合的幼儿体育教科书,这样才会使幼儿体育教学的目标更加的清晰明确,同时也更好地帮助幼儿体育教师构建不同的体育知识体系,及时的更新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观念,外聘的幼儿园体育教师也要提前做好下节课的体育教学环节设计,当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突发性问题时要及时地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比如,当幼儿身体上受到损伤时应该给予幼儿一些身体安全上的保障,比如,给幼儿们戴上护膝或者一些保护身体各部位的装备。这样能够更好地避免出现影响幼儿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现象。同时幼儿体育教师还要在训练幼儿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掌握好完整的体育动作要领。教师在做体育动作示范时一定要动作规范标准,同时也要详细地向幼儿们讲解相关的动作步骤,比如,幼儿在学习健美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忘记健美操动作的现象,甚至有些幼儿会跟不上相关的动作,为了避免幼儿在参与过程中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幼儿玩耍的过程中,让他们自由地练习相关的体育动作,方便教师及时地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行为,从而使他们更加熟练地掌握好整套的健美操动作。教师在训练幼儿进行爬行运动时,教师还可以在训练场地中放置一些物品,让他们在相关设施中通过寻找藏起来的物品,这样能够使这种体育活动形式更加的新颖,同时也逐渐地增强了幼儿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帮助幼儿们在参与爬行的过程中掌握到更多的攀爬诀窍,并且也充分地锻炼了幼儿手脚的协调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自身动作的发展。传统上对幼儿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评价都是由教师决定的,这样的幼儿体育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调,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或者对他人进行评价,这样能更好地让幼儿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更好地意识到自身在体育能力上的不足之处。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在每节体育课中用表格的形式对不同幼儿进行整个过程中的记录,这样才会更好地帮助幼儿体育教师做好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

七、结语

总之,从动作发展的视角下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活动,能让相关幼儿园和相关教师为幼儿体育教学内容提供更加丰富的训练素材,使体育运动设施种类多种多样,并且也为幼儿制定出了更加符合他们自身发展规律的体育活动形式,让幼儿动作发展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更加的完善。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们的动作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动作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下一个动作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