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1-11-22 15:03郑健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灌篮 2021年33期
关键词:趣味体育教师小学生

郑健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一、引言

小学体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小学生正是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强化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鼓励他们合理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近几年来,伴随着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进入到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现自我的机会。由于小学生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且正处于活动好动的年龄阶段,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们可以借助体育游戏开展趣味化体育教学,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构建新型小学体育课堂,增强学生独立的性格特征,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进步。本文接下来将要探讨的就是,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如何从实际学情出发,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进而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实施趣味化教学的原因

小学体育教学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内容,但是通过调查小学体育的教学现状,我们发现还是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的,具体如下。

(一)体育课安排较少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多的学校对于体育课堂的安排都会分给其他学科,减少了学生的体育课程时间,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形象很多还停留在一次次被其他课占领的画面上,学校的不合理安排,是体育教学需要改变的一点。

(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很多体育课,教学内容大多相似,通常都是上课点名跑步,然后自由解散,很多学生单纯的把体育课当作放松玩耍的课,在体育课上很少能够学习到相关的体育专业性知识,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激发。一些体育课往往都是以学生跑步为主的,很多学生对于单纯的跑步觉得单调乏味,甚至产生反感心理。

(三)体育教师教学水平不够专业

在很多地区的学习,对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性要求不高,尤其小学阶段,更多的体育教师选拔是看教师够不够“威严”能不能管理好课堂,对于专业体育课堂的教学要求不高,教师对于体育运动的知识不够了解,不能带领学生进行专业性的体育运动,导致小学体育课堂的内容单调,这样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使得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四)体育课堂教学环境较差

对于体育教学,更多的需要学生在室外进行学习,所以室外运动场地环境的建设就格外重要,很多地区的小学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学生不能进行很好的体育锻炼,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不能很好的开展。或者学校配备的体育教材设施不够齐全,不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指小学生适应社会的一种能力,体育游戏能增加小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锻炼小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不仅能让小学生明白与人交往的方式,了解合作团结的重要性,也能培养小学生认知能力、运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能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这也为其社会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无论是对游戏规则的遵守,还是角色的定位、伙伴关系的合作,小学生均能通过这些方式提高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相处。

(二)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尤其是跑步、跳远等练习,教师只是单纯地教授小学生如何正确完成训练,待学生掌握后,教师便让学生自由训练,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小学生活动积极性低、自主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强、互动性高等优势,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体育游戏,就可以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进而为小学生带来丰富的体育学习体验,让小学生充分感受体育游戏的快乐。

(三)丰富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的内容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也是开展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环节,丰富体育趣味教学的内容。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包括攀、爬、走、跳、跑、投及球类等,这些活动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发展有诸多契合点。多样的体育游戏不仅能提高教学的娱乐性,而且能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其积极、有效、快速地完成各项体育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四、趣味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融入趣味体育游戏,丰富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这个时期的小学生也具有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在进行小学体育活动时,有些学生往往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甚至还会对枯燥无味的体育课堂产生反感心理。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想有效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就可以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体育课堂,并且牢牢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

例如,在教授给学生“跑步接力赛”的运动项目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个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每个年级的小学生实际身心发展情况在课前设计一些参与性强、有趣且生活化的“接力赛”游戏。而且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无邪,所以小学体育教学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趣味体育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传统的体育教学一味向小学生灌输动作要领,反复让小学生做各种动作,教学单调枯燥,小学生很难全神贯注投入体育学习中。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用小学生喜欢的小故事或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入体育知识的教学,拉近小学生与体育的距离,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举办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游戏竞赛,比如“跑步接力赛”,进而激发小学生的运动热情,给予小学生展示自己体育才华的机会,让小学生爱上体育。为了强化小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小故事,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故事角色的各种动作,再现故事情节,在充满童趣的表演中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趣味课堂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师需要在理论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一些与体育知识相关的动画视频,使得体育动作可以更加直观逼真,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既能把单调枯燥的体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小学生对运动要领的理解和掌握。在新知识的导入阶段,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小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用小学生熟悉的日常活动场景,引导小学生进入到体育知识的学习中。

例如,老师在教授某个体育动作时,可能由于场地的限制或者学生安全的考虑,很难去进行动作示范以及对动作细节进行讲解,学生们也不能得到足够的练习,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这部分的体育知识以及技能就不能充分掌握。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备课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软件,使用虚拟人物去进行动作示范,就不会受到场地和安全的限制。在虚拟人物进行单杠动作示范时,老师可以通过鼠标去调整人物动作的速度,可以加快或者放慢;也可以将人物的动作进行拆分讲解,从而让学生可以看清楚每个动作的细节。此外,教师还可以用虚拟人物去进行错误动作的演示,学生们通过这样的途径就能对错误动作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印象深刻,这也提醒学生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不能马虎。

(三)积极创新体育游戏,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利用体育游戏开展小学体育课程并不是说让学生全程玩游戏,所以体育游戏必须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体育教材内容合理设计体育游戏方案,以免游戏脱离实际。此外,教师还要保证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更多的体育技能。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游戏也必须进行创新,不仅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热情,还要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提升体育综合素养。体育游戏形式多样,教师切不可仅满足于教学中现有的游戏形式,而应积极创新,让教学更加多元化,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既能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又能锻炼身体,保证教学效果。

例如,在现阶段,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创设体育游戏,进而提升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让小学生对体育课堂充满期待,积极参与每一项活动。以“老鹰捉小鸡”游戏为例,以往都是“老鹰”把“小鸡们”全部捉住就算完成游戏任务,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可以对这个传统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比如我们可以将一只“老鹰”变为几只“老鹰”,然后也增加“小鸡”的数量,使得体育游戏更加具有挑战性和新颖性,而且还能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紧张感,也能提升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终促使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充分融入趣味化的特点,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需要不断重视的问题。所以老师要继续努力探索更多更有用的途径,来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跟着老师的引导,真正融入体育课堂之中。

猜你喜欢
趣味体育教师小学生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午睡的趣味
我是小学生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