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

2021-11-22 15:03尚玉忠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中心学校
灌篮 2021年33期
关键词:社团体育教师足球

尚玉忠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中心学校

新课改明确提出:“加强体育锻炼,培育学生体育精神。”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各个学校成立了体育社团,定期组织体育社团活动,召集了很多热爱体育的学生参与进来。体育社团活动的开设为体育课堂带来了丰富的活动形式,具有新时代教育意义,社团活动的中心是学生,在了解到学生的身体情况和体育能力后,从学生的体育视野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自身体能。所以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发挥社团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缓解学习压力,打造特色体育文化[1]。

一、开设体育社团活动的作用

体育社团是以体育项目为载体,开展的一种运动性质的社团。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越来越差,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是当前教育重要关注点。现在很多小学都建立了体育社团,社团是依据当代小学生身体条件、身体素质而成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社团,在社团中还能结交“意气相投”的朋友,培养了学生集体意识,从多方面实现全面发展。除此之外,体育社团在素质教育的社会中,还改变了家长、教师对体育的偏见,其具体的作用有:

(一)提供综合素养发展条件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在学生的素养方面,从根本上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社团,充分落实了素质教育政策,为小学生提供了综合素养发展条件,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专一、系统地训练某一种体育运动,提高运动能力。学生加入社团还能提升社交能力和管理能力,在社团活动中遇到兴趣相同、目标相同的伙伴,打破了年级之间、班级之间的壁垒,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当学生掌握一门运动项目后,就会激发学生锻炼兴趣和意识,进而强化自身能力,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这种还能对其他文化课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推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二)提高体育教学专业

“深化教育事业发展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是当下新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新教育发展背景下,只有从根本上剖析教育意义,才能实现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根据体育教师的专业组建不同的体育社团,有利于促进不同类型体育教师教学专业提升。体育社团还扩大了体育教学范围,改善了体育教学方式和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充分地体现了我国学生第一、教育第一的教育观念。在活动中,体育教师承担了辅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人尽其才”的导向作用,提高了体育教学影响力,推动了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2]。

(三)建设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文化能够反映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情操,新课改提出“五育教育”要求教师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开展教育活动,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中体育社团活动不仅是一种宣传体育的方式,还是开展“五育”教育的一种教学渠道,社团将本校特色文化与体育相融合,彰显学校体育教育的特色,建设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赋予学校环境文化与内涵,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为学校在当地知名度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四)活跃气氛增强体质

多样化的体育项目给体育社团活动提供了多样形式,丰富了校园生活,活跃了学习氛围,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来组织各种特色的体育社团,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在活跃的氛围下,学生拥有专业的指导训练,其身心都能得到锻炼,还养成了创新精神,更好地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品质。

二、社团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经济一体化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小学体育教育、社团活动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所谓教学资源包括人力与物力,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部分,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创造综合能力提升的条件。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时,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家长、当地企业、学校联系起来,三方一起为学生建设体育社团,缓解学校教学压力,实现教育经济发展一体化,既宣传了体育知识,又建立了特色校园体育文化,更好地扩大了校园影响力。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社团的学生来到当地的体育中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都是专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能够给学生分享专业性运动,而且实践活动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安排不同的趣味拓展活动,学生从中感受到体育力量。当然教师也可以组织家长与学生一起去实践活动,组织一项亲子体育比赛,在比赛中拉近家校距离,让亲子关系更加升温[3]。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6-12岁阶段的学生性格迥异,活泼好动,喜欢交朋友,喜欢参加各种活动,所以比起其他文化课,体育课更受学生的喜爱,但很多小学的体育课程安排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个性需求。新课改提到:“适量的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能够愉悦身心。”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更能让学生身心愉悦,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个性需求,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是自由、平等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便选择社团参与,所以建设体育社团,可以丰富学生体育文化,挖掘学生体育潜力。而学校在建设体育社团活动时,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对于一二年级,社团活动难度系数要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的难度系统要提高,渐渐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加强学生身体锻炼。

例如,学校可以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给体育社团活动,组织“每天一小时”运动活动,上午利用大课间的时间,各体育社团开展项目练习活动。下午的一小时可以结合传统的“冬季铁三项”集中练习跳绳、踢毽、长跑,定期组织社团比赛,各班由班主任、体育教师、社团教师和家长一起带领学生练习比赛项目,通过运动比赛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开发智力,改善不良的作息方式和学习方式。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用一些奖品来鼓励学生报名社团,随后对社团的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将有天赋、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单拎出来,组建一批精英社团,如足球精英社、篮球精英社、跳绳精英社,并每天安排固定的专业训练,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也能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军。

(三)开展社团开拓视野,调动学生体育兴趣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体育社团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喜爱,对社团的教育效果受到了一致好评,优质的体育社团活动对体育教学、学生身心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体育社团开展对学生而言,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体育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对体育教学而言,能够推进本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推进体育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实施,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条件和学生对体育的个性需求,围绕核心素养教育开展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体育精神,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和自身修养。

以足球社团为例,体育教师可以在社团给学生传授足球运动技能技巧,介绍足球运动特点,以及我国足球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足球能力,丰富足球知识。而且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想要获得胜利,那么每队的队员都要齐心协力,这样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形成集体凝聚力,丰富体育文化。足球社团人员的选拔可以由体育教师来选择,体育教师根据平常课堂上,学生的运动天赋以及对足球喜爱程度去选择,也可以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制定合理的团活动计划和章程。在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理实结合”的教学方式,先与学生畅谈一下足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熟知的足球事件、喜欢的足球明星,也可以围绕最近的足球热点,为学生播放比赛视频,让学生发言,还可以尝试分析男足弱的问题点在哪。随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去足球场上进行足球训练,如左右交替踩球、胯下传球、足球点球、左右交替后拉球、足球交互传球、脚内侧踢球等一些专业性且基础性强的足球技能,提高训练难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足球等,最后还可以还原亚洲杯比赛现场,让学生来一场真正的比赛,去感受足球带来的疯狂时刻。通过这些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真正挖掘学生的运动天赋,使学生的体育素养与身体健康共同成长[4]。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社团是校园体育文化重要组成内容,其有效地推动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升华了校园体育文化。小学体育教师组织体育社团,开展社团活动,以体育项目为社团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社团。在活动中,学生了解到体育知识,找到兴趣相同的朋友,提升了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延伸体育活动,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作教学任务,构建特色的体育文化,从而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社团体育教师足球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让足球动起来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少年快乐足球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认识足球(一)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