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消极情绪的归因及其调适

2021-11-22 15:03胡敬蕾锦州市现代服务学校
灌篮 2021年33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情绪心理

胡敬蕾 锦州市现代服务学校

情绪从本质上说是心理活动的一种体现,为大脑皮层及皮层下所分布神经中枢产生协同活动后所致结果。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因外在因素干扰,使其学习行为、体育活动效能不能保持正常状态的一种负面情绪状态,即为消极情绪。为规避这一情况,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可以保持最佳的激活水平,并有着最适宜的兴奋度,以对情绪状态变化进行控制,予以消极情绪的有效排除,使身心更为健康,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措施,以对学生的消极情绪进行调适,这是非常必要的。

一、消极情绪的心理成因

1.由于学生并没有明确的主观学习目的,这样也会使态度不端正,由此诱发倦怠心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为种种原因不想进行体育训练,对体育方面的教学课程产生怠慢心理,不愿意进行体育训练,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

2.由于所要学习的运动技术动作本身,存在一定危险性,或技术动作较为复杂,失误、受伤等情况均较容易出现,学生会有害怕心理存在。有些学生在面对有一定风险的体育项目会因为恐惧而产生畏惧心理,很难进行体育教学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相应的教学内容的开展学生也很难配合,学生对部分体育项目害怕不去尝试,不能推进教学任务的进展。

3.由于教学内容的雷同、枯燥,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的陈旧,活动场地小、练习器械缺少而产生的观望心理。在开展体育教学当中,往往教师的教学过于机械,对于一个模块的训练只是要求学生自己单一反复的练习,没有将技巧和方法等给学生们讲解清楚,而学生在对体育方面一无所知,也没有培养起足够的兴趣时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接受体育教育,那么这种枯燥、机械的体育教学模式长期下来,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不能从中找到乐趣,对体育不感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对体育教学任务的开展不利。

4.由于同学或师生之间的关系缺乏协调性,不够和谐,比如说教师的情绪不是特别的稳定,奖惩标准不够明确,存在奖惩无度的情况,或者教学态度较为恶劣,均会使教学气氛发生变化,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情绪较为负面,致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不能做到与同学之间积极的配合,对于小组成员合作的活动也不能积极参与其中,师生关系不够融洽的情况下,老师布置基本要领和要学生完成的任务时,学生也不会按照老师所说的去完成,从而使教师与同学之间产生隔阂,而学生对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也只是应付了事,这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对于体育方面产生了消极情绪。

5.由于曾经在运动过程中,自己或他人出现受伤而产生的条件反射所引起的恐惧心理。以至于之后再进行体育活动时,会想到之前所出现的意外情况而对体育活动产生畏惧心理,有了心理阴影而不愿意再去尝试体育训练,对体育训练产生了消极的畏惧心理。

6.由于自然或客观因素影响,如过于炎热或寒冷的气候、学生运动量过大等,均会使学生有惰性心理存在。

7.由于自身体能问题对体育产生自卑和畏惧心理,在体育教学当中,因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都不相同,所以在体育教学当中学生也会拿自身的能力来对自己进行衡量,往往身体素质不佳的学生就对体育的教学有所畏惧和抵触,对体育从心理上就产生了自卑和畏惧的心理。

二、几种典型的消极情绪形式

1.畏难情绪。表现为怕苦、怕难、怕脏、夏天怕晒、冬天怕寒。学生会畏难,而这是因为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无法使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会有“体育难学”的想法产生,诱发退缩情绪。另外,动作难度、器械规格等超出学生可以承受的界限,会觉得力不从心,进而见难生畏。

2.自畏情绪。表现为躲闪、想方设法逃练习。造成学生自卑情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身素质、运动能力差,会对自己动作的成败产生担忧,怕丢脸,致使自信心下降,悲观失望;也有部分学生因自己的外貌形象不如意而产生了自卑情绪。

3.过度紧张情绪。表现为情绪的紧张超过了体育学习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阻碍作用状态。学生在对危险或复杂技术动作进行学习时,容易受伤,或者出现失误,这也是学生过度紧张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此外,学生对自己抱有过高期望值,认为可以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争强好胜心理之下,学生会担心自己的技术、体力,产生动摇心理,以前动作失败的重现,也会使学生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

4.对立情绪。具体为在言行上,学生发生与教师的对抗,甚至拒绝接受教育。而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即:教师的教育方法欠妥,不同程度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不太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有时是学生过于敏感,师生沟通深度、广度、频次均有所缺乏。

5.提不起兴趣,产生厌烦心理。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往往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然后对一些基本的实践活动的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最后再对一些项目定期的进行考试,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处于思维较为活泼阶段的学生来说相对枯燥,如果长期的对于体育的教学任务都是以单一的讲解教材内容,不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为主拓展讲解教学内容、机械的让学生练习动作不教授技巧和方法,长期下来这种枯燥的体育教学模式就会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厌烦的心理,进而对体育方面的活动提不起兴趣。

三、如何消除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消极情绪

1.动机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以使人产生系列行为的心理活动。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收获学习的内在力量,可作为一种先决条件推动其获得成功,对于学生而言,是激励其深入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的启动器。学生会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推动其能力发展。对于未来,学生可以认知到,面对一个高智能的竞争社会,强健的体魄为其适应并服务社会的基础。

2.积极创设条件以促使学生对成功体验进行获取,进而增强自信心。所谓的自信心即在对自我保持正确认识的同时所产生的积极心理体验。自信心强弱与否,将对面对并克服困难时学生的心理承受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信心的重新树立,使其辩证的认识自我,可以看到不足,同时也能看到优势,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积极的创造条件,以使学生收获更多成功体验。因为成功体验的增加,可以使学生自信心得以增强,产生浓厚的愿望,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突破,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

3.精讲、实练与动脑三结合,缩短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精讲即教师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对体育技术动作的重难点进行阐明,并行以正确示范,以使学生对技术动作获取清晰表象,使其学习意向得到激发。所谓实练,即对练习实效给予充分重视,这也要求教师明确讲解,唯此,学生才能练得正确。教师需要仔细的对学生的每次练习进行观察分析,加以指导,对于成功之处要予以及时的肯定,以使学生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其自信心。动脑则为对学生进行引导,令其身体练习、思维有机联系,以脑来练。贯彻起来,即“思-练-思”程序。丰富课堂短暂教学时间,将教学内容着重讲解,缩短让学生觉得枯燥的内容,尽量为学生争取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来讲解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拓展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从而减轻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的消极情绪。

4.控制学生情绪,对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予与创建。学习氛围若为和谐融洽的,学生的课堂陌生感就会得到消减,师生感情较为融洽,是克服消极情绪的一种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保持积极的情绪,以感染、影响学生,特别在器械体操、投掷项目的教学中,更要严中有细,课前要检查场地器材,及时调整环境气氛;其次,应进行感情投资,不能只偏爱听话、运动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帮助体质差、不肯动或不想动的学生,对待学生应保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学生的人格要予以尊重,对学生充满信心,以使其对立情绪得以大幅减少。

5.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手段科学化。在教学内容上,从强调统一的、规定性的内容转向重视选择性的、有弹性的内容。教材选择既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育兴趣、需要符合时代的特点;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年龄特征,也要兼顾个体差异,既要统一,也要灵活,从而使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弹性。教师可以借助于语言、目标、表率激励等方式,促使学生自控能力提升,并对其消极情绪进行有效的转移和分散。

6.通过心理训练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

1)呼吸调整。当人体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时,会表现出胸闷、气短、呼吸急促。此时采用呼吸调整法,可以对神经系统进行调节,以使之迅速恢复平衡,呼吸应保持一定的节奏性,以使学生的情绪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从生理角度对学生紧张的感觉进行调节,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降低因为恐惧或过度害怕产生的抵触心理,帮助学生克服对于体育的心理压力,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

2)自我暗示。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若有胆怯感,或被某种消极因素所干扰的话,可通过自我暗示,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对体育方面的活动产生自卑畏惧的心理,害怕自己做不好,在没做之前就对自己进行了自我评估,那带着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去完成体育项目活动时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自己真实的水平,所以要想达到最佳的效果就要学生在进行活动之前给予自己更多的自我暗示,从心理的角度给予自己鼓励,相信自己能够完成的很好或者只要自己稳定发挥就好,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运用表体内外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事物、现象词语,影响学生心理过程,引导其产生积极想象,保持正向情绪,增强其可以完成练习的自信心,从而是其情绪状态得到良好调节。

3)注意力调整。有意识地对学生练习中的注意指向进行改变和调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事物始终抱有积极情绪。诱导学生转变注意力,将关注身体练习结果向技术动作的学习、练习中转移,有助于其加强技术动作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在此过程中体会各个部位肌肉在运动中的感觉。

7.合理的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使学生在长期的学校学习紧张的压力环境下,通过课余活动使学生得到放松的同时增强加强了体育方面的锻炼,使学生们利用课余的活动时间进行体育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不单单是单方面的完成体育训练的任务,反而是在长期学业压力状态下的一种放松形式,减轻学生因为体育方面的素质不足成绩不好而导致的压力,能有效减轻学生在体育教学当中的消极情绪。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应遵循体育心理健康规律,对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予以采取,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并加以正确引导,以使学生心理品质得到切实提高,并强化其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消极情绪于体育教学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调节,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改善和维护,为其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情绪心理
如何教孩子正确应对消极情绪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静心
测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