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与“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探究

2021-11-22 15:03范存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灌篮 2021年33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体育教师

范存明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科技更好的融入高校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为高校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泛的空间。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有效的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有利于丰富教学的手段、途径、方式等,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能动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虽然在不断的推进体育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进行融合,但教学仍然存在较多有待完善之处,需要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究,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开发和普及,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对我们的教学方式。网络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线上”体育教学应该不断推进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多方位交互”,[1]因而,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与互联网信息的高度融合是高校体育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高校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能极大的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拓宽体育教学的途径和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更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性的教学条件,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不间断学习提供了新的形式[2]。为学生更好的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特点选择体育课程、锻炼项目、学习时间、学习强度等。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除了具有实践性教学外,还有体育理论的相关内容,而高校体育教育的理论内容一般理论性强、比较枯燥难以理解。因而,将高校体育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通过相关的网络媒介,如视频、图文、音频等,为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说明和讲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和进行体育锻炼实践。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一)对教学模式的运用不够重视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体育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仍然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够重视。很多高校体育教师也认为,线下教学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利用线上教学则很难真正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因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并未很好的发挥,从而也直接影响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使用。

虽然一些高校在进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时,也会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引入到体育课程中,但是在课程落实的过程中,并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例如,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学设计,不能将教学要求所需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进行配置等,不能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优势很好的发挥出来,从而有影响这一教学模式的进一步落实。

(二)未建立起混合教学模式的相关机制和体系

能否建立健全完善混合教学模式的相关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统筹学校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但就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机制并不够健全和完善。机制的不完善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不能为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提供有效的数据,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不利于教师根据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设计。

要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发挥有效的作用,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能保证其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模式与互联网信息的有效作用,从而使混合教学模式的效用发挥到更大。但是,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在混合式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强调要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但在实际教学中,两者往往处于独立和割裂的状态,未能实现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

三、混合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同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它的教学过程同样可以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实践阶段以及课后巩固练习阶段。但不论在哪一阶段想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都必须注重现存问题的解决。

(一)培养高校体育教师信息化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教育主体,教师能否提高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包括运用互联网信息的意识、利用互联网信息的能力,是教师有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提高教师信息化意识。不断提高运用互联网信息的意识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教学巩固阶段都能认识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树立正确的思想指导。

其次,要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所要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并进行推送;要丰富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如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注解等方式;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这种混合教学模式,既可以满足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也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中学习阶段,教师根据互联网反馈的课前数据,可以对学生进行特殊性分析,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师生情感,同时也有利于优化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在课后巩固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通过互联网反馈的信息可以促进教师自我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通过信息化平台对所学知识进行针对性回顾学习,强化所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混合模式的体育教学

要有效的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无论是教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都必须积极参与,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参与混合模式的体育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因而,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前的预习、课中的交流以及课后的反馈及分享。

四、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运用互联网信息的意识

关于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互联网信息的意识,在这里我们主要讲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改变以往受传统教学影响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要树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意识,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另一方面,主要强调教师和学生针对互联网信息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我们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因而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相关要求。老师方面,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而高校体育教师除了自身要提高对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的认知外,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从而有效的发挥互联网技术教育的正面性,以达到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体育教师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运用互联网技术的途径、方式也不断丰富。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各行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是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重要组成,他们对教学效果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机统一,不仅需要高校体育教师拥有专业的体育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高超的运动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创新的能力,为适应新时代互联网发展对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提高高校体育混合式教学的适用性

要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的有效推进,必须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对互联网技术的适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媒介利用。作为新时代高校学生,都具有一定网络技术的操作能力,这为我们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奠定了前提性基础。因而我们在落实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应该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而,在教学内容推送的渠道上、推送内容的表现形式上都要加以创新。在渠道上,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所喜爱和关注的平台或app来进行推送,例如微信、抖音、快手、头条等。在推送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可以结合运动明星的相关消息、录制运动微视频等方式进行推送,增加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要求高校体育课程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由于体育课程其本身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应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因而,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对课程进行科学的分类。明确哪些内容是可以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哪些内容必须通过线下锻炼和实践才能完成。

(四)搭建高校体育混合教学模式平台

为促进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落实,学校首先要为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搭建起相关的网络平台,建立独立的体育教育网站。网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所要学习的内容,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体育活动、体育资讯、体育示范课程、体育测评、活动场所预约等功能。同时也能为教师提供体育教学内容的参考建议、学生提出的改善建议、反馈信息等,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的优势。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混合体育教师
混合宅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混合运算大篷车
基于AHP方法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平台效应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线上商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探讨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