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空间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1-11-22 15:03林惠容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
灌篮 2021年33期
关键词:空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林惠容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

信息数字化的教育时代的来临,为我国的高中教育带来了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伴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教育目标的提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都进行着非常迅速地改变,高中语文作为可以决定学生未来的重要学科其改革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教育工具推动教育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就网络学习空间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希望可以为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外阅读缺少科学系统管理

通过长时间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推进,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课堂的阅读教学资料的局限性,于是更加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发展。但是面对数量较大的阅读资料,学生感觉到在挑选课外阅读资料的时候没有方向。对于时间较为紧迫的高中学生来说,过度的阅读信息会加重学生们的学习负担,缺乏系统性的阅读资料的分类,也无法帮助高中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课外阅读语文资料的知识体系,不仅浪费了较大的精力,同时也分散了高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情况对于高中生的学习来说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生阅读情况缺少反馈沟通

语文的学习中要不断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推敲琢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的新的疑问,文字的魅力就在此凸显出来,高中的学生已经拥有了可以进行自我知识架构建立的能力,揣摩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字研究的过程,但是,作为学生毕竟也是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相对于传统的高中语文的阅读知识讲授课堂来说,仅仅是利用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暂且不说空间上的限制,在课堂时间上也对知识解答上有所限制。缺乏针对性的问题的解答,学生的知识架构就没有办法完善,长时间的自我构建也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大方向上出现偏颇,等到学生幡然醒悟的时候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

(三)缺乏支撑阅读经验分享环境

高中语文的学习不是某一项技能进行专业培养的学习,而是要将阅读与写作的技能进行综合培养的一个综合学科的学习。既然是综合性的学习就需要将各类技能进行一个有链接的培养,比如,将阅读学习与写作练习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会阅读的同时,将吸收的文字知识通过自己的笔尖表达出来,这一练习不仅仅是从一方面体现了阅读学习的成果,同时也是写作练习的体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过度地重视了文本内容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搭建的桥梁,导致许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只知道写,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如套用公式般的文章写作,忽视了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表达,这也是语文阅读学习中情感的抒发没有到位的表现。高中课程的紧迫性,会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要学习大量的语文知识。所以没有过多的时间帮助学生进行单一技能的培养,要在多种技能同时锻炼的过程中进行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而阅读经验的分享大多数来自于语文的写作,解决好语文阅读经验利用分享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网络学习空间需求

(一)通用功能的应用

通用功能指的是利用多媒体工具较为简单的外在功能,而这些功能与语文学科的专业相关性并不高,是作为网络学习空间在全科教学中的通用功能。主要是帮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经验以及将要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技术上的支持。例如,在知识梳理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包括思维导图、维基共享等多种模式,有效的网图构建是帮助知识记忆的方法之一,再者来说多媒体技术的“记忆”手段也有很多,录音录像都是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帮手。再者来说,线上有效交流也是帮助教师与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增加文化交流的方式,帮助教师展开更加有针对性的知识指导可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个性化功能的应用

个性化功能的应用主要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虚拟空间来设定基于学生喜好和其学习风格的自定义页面呈现,学习进度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来进行学习计划,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选择不同的手段和功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选择不同的学习媒体和呈现方式,帮助学生在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三、网络学习空间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下网络空间设定,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网络交流手段来为学生设定一个课后学习空间,是有效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之一。高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不仅仅要局限在课堂上的学习,更要将语文课堂搬回家,利用好课上课下的时间与学习的空间,大幅度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当学生进入自己的学习空间后,教师可以从空间中获取到教学导案,按照导学制定的计划,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的学习,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知识板块的学习资源,以方便学生在最快的速度下获得自己相应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测评,学生可以在自评的情况下,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自学来掌握自己课堂学习不牢固的知识,并且从新的资料中进行补充。课下的空间学习模式也适合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学生进行知识的二次加工的过程也是将自己的知识体系重建的过程。进行阅读的分析与心得的分享,将自己的文章展示在学习空间中和老师进行交流。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听讲模式空间设定,牢固掌握知识

听讲模式空间设定就是为了帮助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可以更加迅速的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牢固的记住文本知识打好文字基础,加强教师讲授课程时的针对性,减少外部的因素对基础知识教学的影响,空间的设定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的专注于基础知识的积累。

例如,教师在进行《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在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空间后,导入新课。学生进入学习空间《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帮助学生首先要了解这一课程的背景是什么。学生进行观看后,教师先让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再进行纠正和指导。然后就要进入文字的学习阶段,教师利用音频的便捷性,让学生听音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首先保证自己可以通读文章。然后,教师要进行文章的讲解,利用空间的兼容性,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不懂的部分进行表达,学生打出不懂部分教师进行解答,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不会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泛泛而谈没有方向。最后的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对这一段文字的了解进行白话文的翻译,将文言文转换为白话文的表达,教师再进行指导分析,帮助学生指出翻译中有问题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部分学生在空间中进行问题的回答,随堂纠正并且引导学生正确的掌握文章的翻译。

简单的、有针对性的语文文字教学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学习效果是其他教学模式没有办法达到的。为此,教师在展开文本教学时,可以利用听讲模式空间的设定,提高授课水平与质量。

(三)自主阅读模式空间设定,构建学生思维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不仅仅是要对文本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然后通过文本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延伸。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采取更多丰富的资料,帮助学生丰富其学习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对于学习主动性的方式,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感悟,以更深的了解语文阅读所设计的知识,从而构建学生的深度思想。教师为学生设定自主阅读空间,延伸知识广度,加深思维深度,构建学生深度思想。

例如,教师在进行《寡人之于国也》这一篇文章的教学时,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在整个高中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篇文言文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代表孟子的论说,由此教师可以延伸到学生在接触文言文以来学过的孟子的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寡人于国也》是从前学过的文言文中所体现的思想的加深。本课程的学习意在帮助学生体会到孟子思想中何为仁政、何为为民,另一方面,希望学生可以在文章中学习到逻辑严谨的论辩艺术。

通过科学教育的发展,衍生而出的以学生的思维为构建基础的高中语文教育,整个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围绕着一个学习的课题进行学习活动,其中体现出的特点就是要以思维的完成性为基础。这也是教材基础知识教学和学生活动教学的发展,而语文阅读教学主要的关注重点也从对于教材教学内容的重视转变到了对于学生的思维性的培养。

通过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所设置的形象,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了本课学习需要的环境。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的转化了师生之间单一的教授模式,还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教师教学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可以使教学过程直观而丰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从一方面体现出了课堂效益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获得更加高效益的知识积累。

总而言之,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通用技术当中,多媒体的应用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备技能,要将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为学生设定多种语文阅读学习空间,提高学生水平的同时,促进高中语文课堂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空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早自习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