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的无痕德育探索

2021-11-22 18:11蔡胜君
名师在线 2021年8期
关键词:无痕笔者优化

蔡胜君

(汕头市鮀浦中学,广东汕头 515061)

引 言

德育是实践的,也是无痕的,它如春风一样柔软,如春雨一样细腻,却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神奇力量。高中阶段是学生核心价值观念养成的关键阶段,而在该阶段强化对学生的德育引导是班主任必须重视的事情。要想强化对高中生的德育引导,班主任就需要实施无痕德育。

一、无痕德育的概念

真正有效的德育是有心无痕的,它不是机械的说教,而是真实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改变。这是一种隐藏教育目的、寓德育于生活的德育熏陶方式,它讲求的是将德育因子蕴藏于学生的日常环境之中,让学生们能够在与现实环境的自由对话中,以无抵抗的姿态接受德育思想的熏陶,进而让德育思想真真正正地走进学生心里[1]。

无痕、无形是德育的特点,而真实、有效是它的优势。无痕德育模式的构建是对德育本质的还原,也是对学生阶段性特点的关注,是尊重学生个体独立性的表象,也是实现化人于无形的教学构想的具体形式。

二、无痕德育实现途径

无痕德育的实现与教师对教育目的的潜藏有关,教师对个人教育目的潜藏度越高,学生抵抗心理消除的概率就越大。班主任要想在隐藏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就必须找到能够对学生产生无形影响的事物。而这一事物就是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班级人文环境。

所以,无痕德育的实现是建立在教师对班级人文环境的建设与优化的基础上的。要想优化课堂人文环境,班主任可以从制度、文化、氛围等人文环境构成要素和对物质环境的优化等多个维度入手,构建多线交织的德育网络,让德育因子成功地弥漫到学生的生活细节之中,让接受德育熏陶、升华个人品格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学生自觉、自主完成的学习内容。

三、高中班主任如何组织无痕德育活动

“析其理”是为了“践于实”。我们对无痕德育概念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究,最终是为无痕德育应用到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实践服务的。那么在高中德育引导中,班主任如何贯彻落实无痕德育理念呢?

(一)环境优化,让物件说话

物质环境对学生的行为有刺激、提示作用。正如蓝色让人冷静、红色让人振奋一样,不同的环境对高中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而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所以要想实施无痕德育,班主任不妨将德育因子融入班级物质环境中,让物件说话。

1.增设绿植,实施生命教育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绿色植物能够带给学生以蓬勃、积极的生命感悟。在营造班级环境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适当购置一些好养、耐活的绿色盆栽,并交由学生自己培养。这不仅可以将班级布置得更加温馨,也能锻炼学生的耐心、爱心与细心,让学生在培育植物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顽强与坚忍,形成坚忍、顽强的个性品格。

2.动静分区,培养自律意识

在上自学课时,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计划,而有不同学习计划的学生往往会互相影响,甚至产生摩擦。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将班级分成了动和静两个区域,并安装提示物分贝仪。当学生音量超过区域范围时,分贝仪就会自动发出警报声。在分贝仪的影响下,学生都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班级区域,不仅有效维持了班级秩序,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减少了不必要的同学矛盾。

3.张贴条幅,传递学习品格

条幅标语对学生的提示作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在高中班级环境构建中,班主任和学生一起选择有学习激励价值的语言,制成条幅张贴在教室墙壁上,能够在学生学习态度松弛时,以外部刺激的方式唤醒学生的进取意识,让学生在条幅的刺激与激励下重燃学习信心。比如,在班级环境构建中,笔者班级选择了以“三年不鸣,鸣则惊人”为条幅标语,来告诫学生要对自己有信心,要争做班级黑马。

(二)制度优化,让规章管人

做好顶层设计,以科学、适宜的班级制度去约束学生,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纠正个人错误观念,也能让学生在对制度的思考与完善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因为真正有效的制度是建立在学生理解且信服的基础上的,要想建立让学生信服且主动遵循的班级制度,我们就需要在班级制度建立过程中融入学生的意志与看法,强化班级制度的个性化与生本化特征[2]。

例如,在高中班级制度建立过程中,笔者组织了以“我的班级制度建立建议”为主题的班会课。首先,笔者让学生说一说:班级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让自己感到不舒服,哪些可以利用制度约束进行改善,要改善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制定哪些制度,有哪些好的建议?之后,笔者对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进行了整合,形成关于班级管理的多个管理制度,如“班级讲桌整洁维持建议”“班级图书借阅公约”“班级花草呵护制度”等。

这些制度都是学生对班级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与揣摩的结果。所以,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自觉担任制度运行情况的监督员,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同伴对学生行为、品德的约束作用,提升了班级德育质量。

(三)活动优化,让文化感人

作为班级管理中的软环境,班级文化也是无痕德育活动实施的载体。要想营造鲜明、有特色且具有德育浸润价值的班级文化环境,班主任要在组织各式各样的班级文化活动时,关注德育因子的渗透与融入,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接受德育的感染与熏陶。

例如,在班级管理中,笔者曾以组织图腾设计活动的形式来凝聚班级信念,以让学生设计、推选班级图腾的形式,辅助学生展示自己对班级的期盼与建设构想,并在图腾取舍与选择中磨平凸出的棱角,自觉地向集体靠拢。这是凝聚高中班级集体力量、辅助学生建立共同信念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集体观、合作观、团队观的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笔者还多次组织以育人为目的的班级团体文化活动,并抓住活动中的每一个小的德育契机,开展现场教育活动。比如,在有学生在团体活动中迟到时,笔者要求学生为因个人原因耽误大家时间而道歉,培养了学生谦恭有礼、心念他人的处世态度。

(四)关系优化,让关爱化人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品德成长的关键因素,要想优化班级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就需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管理中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以自己的爱去温暖学生,以爱的传递的方式构建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以诚挚的爱意去感化他人。

例如,在班级管理中,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笔者都会第一时间关心学生,然后再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大多时候,笔者都是先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然后才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引导。也正是在笔者的“纵容”下,班级的学生都有了独立面对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而笔者也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知心人”。就这样,在笔者的不懈坚持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真正形成了“班级一家亲”的和谐局面。

结 语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相对成熟,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与观念。在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中贯彻无痕德育理念,是对学生阶段性认知特点的尊重,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更完整的独立人格的要求。所以,在高中德育指导过程中,班主任要积极探索将德育因子融入日常环境的有效方法,以环境影响学生,完成对德育的隐形与优化。

猜你喜欢
无痕笔者优化
重卡车门关闭力优化及验证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底妆无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走过青春
教育“无痕” 精彩“有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