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2021-11-22 23:23孟庆辉吉林建筑大学
灌篮 2021年10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体育

孟庆辉 吉林建筑大学

一、素质教育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民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素质教育能够在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域得到众多响应,与我国知名大学教授提出的将素质教育与理工教学相结合,共同发挥二者的作用的理念密不可分。一经提出,全国各个高校纷纷响应,使得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且快速的开展和实践。同时,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体育也逐渐赢得各个高校的“芳心”。但同时也不可忽略体育在大学校园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目前这些问题依旧没有良好的解决方式。为了确保素质教育在高校得到良好且顺利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身心健康且全面的发展,每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为当前存在的状况积极地探索体育教育的改革措施和创新,以确保体育更好地发挥出对大学生的促进作用。

二、素质教育时期下大学体育在教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一)高校负责人对素质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素质教育虽说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由于各个高校的领导人或者负责人并没有完全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上,以至于素质教育成了空头文件,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施。更别谈让大学生真切地享受到素质教育带来的优点,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探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没有做到多样化

在大学的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让学生自由活动是很常见的现象。一到上课,教师就会组织学生做一些伸展运动和热身运动,这些活动进行完之后,教师会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等到了下课的时间,这节体育课就算结束了。也有一部分教师会带领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但是一般都是常见的体育项目,比如跳绳运动,健身操,跑步以及打羽毛球。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他们从小玩到大的活动毫无吸引力,长此以往,会导致大学生对上体育课这件事兴致缺缺。但是大学的体育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依旧把这些项目当成主要的授课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排斥心理甚至抵触心理。

(三)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国内高校一般会将大学的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我们由此不难看出两者在学校的受重视程度。学生为了顺利完成学业,会根据课程的学分设置去选择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不一定是他们感兴趣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造成厌学的心理。将体育课程设为大学的教学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所需要的学分,还能帮助学生适当缓解学习的压力,给予其他学科课程所没有的轻松和自由,让学生可以在操场上尽情地释放压力,挥洒汗水,散发出青春的光彩,收获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体育教学设施陈旧且落后

正是由于体育在高校得不到高校领导人和负责人的重视,因此体育设备的更换也是不定时的。部分高校的相关资金没有用在体育设施的更换上,很多高校里的体育设备都陈旧不堪,常年不更新换代导致现有的体育设施无法支撑学生的使用,但是也没有资金支持去购买新的设备。由于高校领导人的不重视,相关人员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和解决相关问题。这也是导致体育课上出现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三、素质教育时期下大学体育教学实践改革的有效措施

在当今素质教育时期下,体育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针对高校学生。大学生毕业后即将走向社会,拥有一个全面且健康向上的身心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当前大学体育在高校的具体实施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促进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也为了大学体育在高校得到有效推行,同时也为了使大学生身心健康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现提出大学体育在教学实践改革进程的几项有效措施,相信可以对大学体育在当前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局有所帮助。

(一)高校必须提高对素质教育及大学体育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时期,高校领导人及全体师生都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对素质教育以及大学体育的认识程度,积极探索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除此之外,体育教师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体育教师应该自觉承担起向学生传达体育这门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及功能,以及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体育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体育可以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增项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体育课堂之中,自觉地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

(二)加强对课程设置的重视,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各个高校应该切实落实好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新时期的大学课程改革进程中发挥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严格把控高校教学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首先,学校可以组织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团队里的教师应该努力探索跨越学科的建设方式,不能受限于自身的专业。将能与体育结合的课程融入到体育的相关教学活动中,增加对体育的理论认识。比如,将体育教学与生理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与体育的相关知识,完善学生的体育知识结构,扩宽知识视野。如此,才能让体育教学适应新社会的要求,为社会打造高素质且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高校应该在全校范围内向学生宣传体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提出的要求,然后帮助学生制定合理化的方案来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最后,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多样化的课程内容,避免单一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的枯燥乏味的感受,新颖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增加对体育设备的资金投入,做到体育设施的定期更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对发展素质教育如此重要,高校只有将资金政策落在实处,才能帮助体育在高校的有效实施。因此,高校领导人应该加大对体育设备的资金投入,安排相关的维修人员对体育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好体育设备,如果发现已经老化且存在威胁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设施,应该及时更换,如此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当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体育设施的重视,也能激发学生上课兴趣。

(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系统中,教师应该发挥教的活动的主体地位,为学生传授知识。但是在学的活动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更新陈旧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和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观念,不能只是机械地给学生讲解知识,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素质教育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是传授运动智能和体育道德,促进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风尚的教育,是提倡素质教育理念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领导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组织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大学体育
“留白”是个大学问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我们的“体育梦”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