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21-11-22 02:41孙怡雯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竹子趣味性小学生

孙怡雯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引言

义务教育的推广,引发了人们对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如何在保证学生学到基本知识的同时,又能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欢快的童年,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其中趣味性教学以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势收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逐渐地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流趋势。

1.当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无论是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还是教育理念上都发生了积极的改变,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面貌。小学是学生学习、人格建立的基础时期,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该时期的重要性,已经在不断地进行积极的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里主要以小学语文这一学科为例,进行阐述。例如: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依然有很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将“分数”视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所谓的“教学效率”,让小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填鸭式”教学依然盛行。很多老师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各种知识点“揉碎”,然后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多做练习题”的方式“吃”下去,学生没有充足的机会来展现自己,他们更像是学习的“被迫接受方”,没有自己的灵魂和思想。[1]长此以往,表面上看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但是细究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日俱增,学习兴趣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这与“寓教于乐”“趣味教学”相悖。另外,为了维持课堂上的纪律,很多老师会把课堂变成一个“严肃且庄重”的场所,教学氛围令人压抑,这完全违背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长期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只会觉得“语文科目的无聊、上课的无聊、老师的无聊”,这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2.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所谓的趣味直面来讲就是指感到乐趣,提高兴趣的意思。趣味性教学就是指教师将实际的教学知识以趣味性的形式展示出来,其中可以包括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运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等等,以便最大限度的增加课堂的活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化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2],由此可见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很容易被“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趣味性教学将枯燥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会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成长特征和心理特征,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小学生可以快速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并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趣味性教学,可以使教学氛围更加的和谐融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会更加的便捷、轻松,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心底里认可老师的教导,会更加默契地配合老师教学,进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总之,采用趣味性教学可以成功地使“老师好教”变为“学生好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构建高效地课堂教学。

3.如何将趣味性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3.1 幽默的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幽默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佐料,能给学生一种微妙的教学体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而且还能调动教学的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改变以往“死板、拘谨”的语言,进而采用幽默的教学语言,这样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时刻地保持求知欲。[3]例如:在学习《竹石》这一首古诗词时,老师可以从以前学过的“胸有成竹”的故事入手,来引出本诗的作者郑燮。郑燮不仅是一名画家还是一名诗人,他尤其喜欢竹子,他不仅画竹子(著名的《竹石图》)他还赞颂竹子(古诗《竹石》)。然后,老师可以乘机问学生们:“你们见过竹子吗?竹子给你什么感觉呢?”引导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发言。同时,老师可以随机的抽取几名同学来随便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借此机会老师可以说:“我以前见过竹子,我觉得竹子挺拔、翠绿,而且它们刚开始的生长速度并不快,待到他们由笋破土而出的时候,他们“个头”会“蹭蹭蹭”地长高。”通过这样幽默的描述不仅可以使教学氛围瞬间活跃,而且还能让学生知道一些关于竹子的“知识”,一举多得。老师再话锋一转,说:“那么诗人郑燮是怎么描述竹子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竹石》这一首诗。”然后,老师可以用幽默的语言生动地对这首诗进行直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其中的“咬”字很生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有一次老师和姐姐每人分到了一根帮帮糖,姐姐很快就吃完了,由于老师怕姐姐抢我的,就仅仅的“咬”住了棒棒糖棍,待我的棒棒糖吃完后,棒棒糖棍上有一圈清晰的牙龈,弄得妈妈还训斥了我一顿,说我“没有见过好吃的”。这里的“咬”体现了“根扎的结实”。这句诗是指:竹子的根仅仅的扎在岩缝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一样,一点都不肯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是指:“无论是什么样的磨难,竹子依然坚挺地树立着,才不管是哪个方向吹来的风呢。”这里体现了竹子的坚强不屈和傲然独立。那么学生们想一想“竹子会受到什么样的磨难呢?”有些同学会说:“风吹雨打、暴晒、酷暑、霜冻、下雪等等”。然后,老师可以问学生们如果我们遇到这些“千磨万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有的同学会幽默地说:“我会回到屋子里。”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这时,老师可以说:“这个同学是一个幽默的学生,他的思维很活跃,可是面对这些表面的“千磨万击”我们可以回到温暖的屋子里,但是如果遇到一些我们躲不掉的“磨难”呢?如:失败、他人的不理解、别人的轻视,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很多学生会想起来“任尔东西南北风”,会说:“不要太在意,要依然坚强的、傲然地生长。”总之,通过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活跃班级的教学氛围,而且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教材内容的兴趣,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3.2 趣味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的精髓所在。丰富、趣味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时刻的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观潮》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观钱塘江潮的视频或者图片,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班级上进行播放,让学生们通过生动的影片来真实地感受到“人山人海”的壮观,体会到“潮水声势浩大、雄伟澎湃”的壮观,以便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学习的兴趣。然后,老师还可以在班级里播放关于该篇文章的朗读音频或者视频,并鼓励学生们小声地跟着朗读。待朗读完毕后,老师可以借机在班级里开展一个:“男女同学比赛朗读”的教学活动,将班级的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让他们进行朗读展示。并可以规定一定的“赌注”,如:输的那一组要承担班级一周的卫生打扫、输的那一组要说我们班的(男生或者女生)更加优秀。”待两组朗读完毕后,老师可以根据声音高昂、阅读整齐、情感丰富的程度,公布获胜组,并进行一定的表扬,输的一组完成“惩罚”任务。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能让学生们找到了竞争的“趣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精神,一举多得。总之,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并结合教学条件,有意识地多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以便可以使课堂时刻地保持欢声笑语。

3.3 风趣的教学评价,升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学习上也是如此。风趣的教学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进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面对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做到扬长补短,不断进步。例如: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可以改变以往“优、良、差”的单一评价,可以视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幽默、耐心的评价,如:当有的学生写的字迹比较潦草,老师可以在作业的尾端画一只“带着眼镜”的熊奶奶,并写上“老师看不清楚”;当有的学生是因为马虎而犯错时,老师可以在旁边画上一只“哭泣的小猪”,并写上“马虎犯大错”;等等。总之,幽默、风趣的教学评价可以瞬间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4.总结

综上所述,趣味化教学的开展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幽默细胞”,开展趣味化教学,以便可以使学生能够在积极、向上、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能够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语文”“享受语文”。

猜你喜欢
竹子趣味性小学生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是小学生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