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

2021-11-22 02:41庄小娇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深度数学

庄小娇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实验小学 福建 晋江 362200)

数学作为学生学业期间重要的课程之一,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逻辑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对比、概括等方式,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发展与他们核心素养相匹配的学习方式,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是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知识的状况,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久而久之,学生会缺乏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积极性,这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同时也很好的符合了“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导课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构建具有深度的数学学习课堂,提高学生在上课时的效率。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教材中“观察物体”这一知识点时,由于该课程内容较简单,教师可以让学生前后桌自由结组,在课上进行相应的教学探究。教师可以在课上分发给每个小组10块积木,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相应的立体图形,并且小组的人由于是前后排结组,有四个不同的角度可以观察这个积木的形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看到的角度画一下相应图形。最后,小组成员再结合四个人画的图像进行讨论和思考,加深对于各种立体图形各个方面的理解。在学生进行搭建积木和讨论时,教师应该关注所有小组的进展,适当的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帮助。通过这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探究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成员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提高了他们团体意识。[1]

2.以疑促思,以思促学,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

对于数学来说,质疑问难是深度学习的精髓,也是课堂上确保深度学习的有效措施,有时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生本课堂的构建以及学生深层次学习的需要,这些都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以及教师的开拓和引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更好的构建深层次的生本课堂,对于自身以及学生的思维必须要有一定的转变。比如说,给学生贯彻一些理念,“老师讲的不一定全是对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数学知识的疑惑和颠覆去听课,同时可以适当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独特思路,而不用怕在课堂上质疑教师而受到批评。正如建构主义理论提到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种子,让其逐步发展成为花朵。[2]

例如,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的“分数混合运算”时,在计算“18×5/6×2/3”这个式子时,教师讲授完正常的先化简再运算的计算方面后,可以问学生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能够快速简洁的得出答案。有一位同学站出来表示通过“先运算再化简的方式”也可以很快速的将答案算出来。可以先将“5/6×2/3的结果算出来,然后再×18得出10/18×18,直接可以得出答案为10”。通过这种让学生独立思考,适当质疑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也有积极作用。

3.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建设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节课质量的好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启蒙阶段,好的教师对于他们的影响是终身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更好的构建有深度的生本课堂,加强自身相应的素质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观看一些优秀教师的讲座或心得分享,从中汲取经验和宝贵的建议。或者查询一些相关的文献,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阅读,弥补自身在构建生本课堂中的不足。同时,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深层次教学,让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有深度的“精华”。[3]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深层次的生本课堂已经成为当下小学教学中的一种教学趋势,在未来必定会不断完善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课堂,加强对于学生深层次的教学。同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等多个层次的学习和训练,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深度数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