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错误资源”,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1-11-22 02:41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计算错误错误资源周长

刘 英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四小学 山东 滨州 256600)

出错,是小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一种常态,只有在不断“犯错——改正”的过程中,才能够让学生活动思维、意识、技能方面的提升,逐步完善小学生的心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具备良好的耐心、恒心和爱心,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从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借错提兴,唤醒学生热情

“玩乐”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共同点,同时他们无法理解“学习”的概念和作用,从而导致很多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而小学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具由抽象思维和意识,只能对直观、形象的事物产生认知和理解。[1]因此,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课程的时候,首先,需要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木村久:“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小学阶段是发掘学生天赋、培养学生思维的关键时期,所以,需要教师合理使用错误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

例如,教师在教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一(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这节课程的时候,小学生难免会出现计算或是运算方面的错误,如在计算10*3=这道数学题时,有的学生粗心将乘号看成了加号,从而导致计算错误;而有的学生在运算时,将“0”弄丢了,同样也会导致结果错误。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通过“含沙射影”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提高学生下次计算时的准确率。教师:“咱们班上有10个同学,每人给老师3本书,那么老师应该有多少本书呢?”,之后,让计算错误的学生到课堂上数一数,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唤醒学生热情,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保证不再出错。

2.因材施教,重视个别错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常常会出现各种错误和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和错误,通常会存在的一定的共性和个性,共性即学生共同犯的错误,个性即个体学生出的问题。[2]个性错误的出现,因为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对教师教授的知识和内容,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造成的。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对于个性错误资源,都会选择忽略,这种做法不仅会打击学生兴趣,还会增加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针对学生个性错误,进行针对性讲解,确保学生避免出现二次错误。同时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足和特点因材施教,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正确率,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节课程时,需要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式和方法。如学生在计算“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10米、16米、15米、7米,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 )米”的时候,学生非常容易混淆周长的计算方式,或是一味的寻求周长公式,从而导致学生计算错误。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出错的原因,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纠正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层次,为学生将来学习更高等级的数学奠定了基础。

3.以问促思,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良好思考。而在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尚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教师讲解的内容,稍微复杂一点,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3]所以,在学生出现错误以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的思维,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意识错误点在哪里,从而保证下次遇到同样题目或内容后,不再出现错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分数的大小比较)》这节内容的时候,学生对于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容易理解,而当遇到不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后,则会出现思路中断、计算错误等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讲述,在学生讲述完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提出“出错的原因是什么?”“错在了什么地方”“如何做才能避免下次出错?”,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校正学生思路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到分子、分母的作用。

4.结语

总而与之,在小学阶段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相对有限,而错误资源作为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教师要科学、全面的认识错误资源的作用和意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鼓励学生犯错,引导学生纠错,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计算错误错误资源周长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圆的周长
周长与面积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规避计算错误 提升数学素养
课堂评价,让自己慢些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