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Rh溶血病血清抗体、血红蛋白、胆红素峰值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2021-11-22 10:49王倩菲杨金英
海南医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轻症胆红素黄疸

王倩菲,杨金英

西安市第四医院新生儿科,陕西 西安 710000

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科中较为严重的疾病类型,由于孕妇和胎儿体内生产的血型抗体不匹配,这些抗体会通过胎盘直接进入到胎儿体内,造成同族的免疫性溶血现象[1-2]。新生儿溶血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ABO溶血病和Rh溶血病,其中ABO溶血病约占86%,Rh溶血约占14%左右,但在临床上Rh溶血病病情更为凶险,具有起病急、溶血程度重的特点,多数患儿在出生后24 h内则可发生进行性加重的黄疸表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大脑损伤、心力衰竭、死亡等,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3-4]。早期积极监测患儿病情变化、了解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面极为重要。本研究通过观察血清抗体、血红蛋白(Hb)、胆红素峰值水平在新生儿Rh溶血病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显示母子Rh血型不合,患儿的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试验结果过为阳性,母亲或患儿血清检测发生有Rh血型系统抗体[5];②出生后24 h内发生进行性黄疸加重症状;③单胎;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由于ABO溶血、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②合并其余先天性疾病者;③合并新生儿窒息、重要实质性器官病变、代谢性障碍等;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分组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符合以上纳入与排除标准的60例新生儿Rh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需要接受换血治疗分组。换血指征[6]:①产前确诊为新生儿Rh溶血病,出生后发生贫血、肝脾肿大、心力衰竭等症状,脐血Hb水平<120 g/L;②脐血胆红素水平59.84~68.4μmol/L,或者足月儿生后血清胆红素水平>342μmol/L,体质量1.5 kg左右的早产儿生后血清胆红素水平>256μmol/L,体质量1.2 kg左右的早产儿生后血清胆红素水平>205μmol/L;③已出现胆红素脑病。其中需要换血治疗的37例为重症组,无需换血治疗的23例为轻症组。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观察指标

1.3.1 一般资料 记录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足月儿比例、出生体质量、日龄、生后黄疸发生时间及黄疸持续时间。

1.3.2 血清抗体 收集两组患儿入院后即刻血液样本1 mL,使用2 500 r/min的转速进行离心处理,时间10 min,收集上层清液样本备检;将事先准备好的不规则抗体筛检卡做好标记,并在标记好的微管中加入配置好的筛检细胞或者谱细胞悬液,约50μL,所采用的抗-D、抗-E、抗-cE、抗-C、抗-c、抗-Ce分型卡均购于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加入待检测的血清样本50μL;将试剂卡置于37℃的孵育箱中,孵育15 min,再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首先使用900 r/min的速度离心2 min,再使用1 500 r/min的速度离心3 min,完成处理后直接观察结果。

1.3.3 Hb和胆红素峰值水平 留取上述血清样本进行检测,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型进行检测。

1.4 治疗方法 轻症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蓝光治疗,并根据个体情况按照医嘱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白蛋白以降低胆红素水平,贫血严重的患儿可给予红细胞输注纠正贫血。重症组患儿给予输血治疗,首选O型Rh血型的同母亲的洗涤红细胞,抗体筛查结果为AB阴性的血浆,若没有RhD的阴性血,紧急状况下可选择RhD阳性的红细胞;均通过脐静脉换血,换血量为150~180 mL/kg,每次的交换量为10~20 mL,输血完成后给予葡萄糖酸钙进行补钙治疗,并根据换血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决定换血次数;换血后常规接受蓝光治疗,贫血严重的患儿可给予红细胞输注纠正贫血。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足月儿比例、出生体质量、日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出生后的黄疸发生时间明显早于轻症组,黄疸持续时间明显长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组别例数性别胎龄(周)足月儿出生体质量(kg)日龄(h)生后黄疸发生时间(h)黄疸持续时间(d)男女重症组轻症组χ2/t值P值37 23 22(59.46)14(60.87)15(40.54)9(39.13)0.012 0.914 39.82±1.57 39.90±1.51 0.195 0.846 34(91.89)22(95.65)0.322 0.570 3.47±0.61 3.55±0.58 0.503 0.617 23.94±7.29 27.03±5.17 1.772 0.082 14.95±3.85 20.31±3.02 5.673 0.001 8.51±2.16 6.04±1.37 4.897 0.001

2.2两组患儿的血清抗体分布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的血清抗-D、抗-E、抗-cE、抗-C、抗-c、抗-Ce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血清抗体分布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儿入院时的Hb和胆红素峰值水平比较 重症组患儿入院时的Hb水平明显低于轻症组,胆红素峰值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入院时Hb和胆红素峰值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入院时Hb和胆红素峰值水平比较(±s)

组别重症组轻症组t值P值例数37 23 Hb(g/L)91.57±6.04 130.14±7.40 22.046 0.001胆红素峰值(μmol/L)451.92±36.74 241.33±20.51 25.113 0.001

2.4 重症组患儿换血前后的Hb和胆红素峰值水平比较 重症组37例患儿中,有31例仅进行了1次换血治疗,有6例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反弹,又接受了第2次换血治疗;换血后,重症组患儿的Hb水平高于换血前,胆红素峰值水平低于换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重症组患儿换血前后的Hb和胆红素峰值水平比较(±s)

表4 重症组患儿换血前后的Hb和胆红素峰值水平比较(±s)

时间换血前换血后t值P值例数37 37 Hb(g/L)91.57±6.04 125.82±8.25 20.376 0.001胆红素峰值(μmol/L)451.92±36.74 211.39±24.03 33.327 0.001

3讨论

新生儿Rh溶血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母亲和胎儿的血型不合所致,发病机制主要为,胎儿体内的红细胞进入母体之后,两者之间发生相互融合并生成对应的抗体,抗体又会经由母体胎盘输入到胎儿体中,诱发抗原抗体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溶血的发生[7-8]。随着近年来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妇女分娩次数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呈现出增长趋势,给新生儿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带来了较多不良影响[9]。

本研究就新生儿Rh溶血病血清抗体的分布及和Hb、胆红素峰值水平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在Rh血型系统抗体中最主要的包括抗-D、抗-E、抗-cE、抗-C、抗-c、抗-Ce等,但最重要的致病抗体仍是以抗D和抗E为主。且本研究还显示,重症组患儿的抗-D和抗-E的所占比例分别为62.16%、18.92%,轻症组分别为60.87%、21.74%,这和TURLEY等[10]研究具有相似性。主要原因是由于抗-D所产生的免疫原性会比其余抗体更强相关。另也有较多报道指出,尤其是二胎政策的开放,导致了抗-D阴性的二胎妊娠产妇数量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Rh溶血病中抗-D的检出率[11-12]。但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不同病情程度患儿的血清抗-D、抗-E、抗-cE、抗-C、抗-e、抗-Ce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也显示出溶血病的严重程度和致病抗体的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Hb是红细胞中一种对氧有运输作用的特殊蛋白质,当机体出现贫血现象后其表达可随之降低[13]。血清胆红素是人体中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对大脑和神经代谢均有一定毒性,是临床判断黄疸的重要指标,在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病情中也有一定价值[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症患儿Hb的水平明显低于轻症患儿,胆红素峰值水平明显较高,经过换血治疗后Hb、胆红素峰值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主要是由于,黄疸是新生儿溶血病的常见表现形式,多数患儿在出生后24 h内可出现进行性黄疸加重表现,从而表现出胆红素水平升高,加上新生儿发生溶血后,会破坏机体中大量的红细胞,致使Hb水平的降低,导致患儿发生贫血状态。换血治疗是重症Rh溶血病患儿的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数患儿在接受换血治疗后贫血状态、胆红素水平可得到良好恢复,也显示出通过对Hb、胆红素峰值水平检测可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可作为评估临床疗效的有效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因此,笔者研究认为,在产前筛查中,无论是Rh抗体效价的高低如何,只要母体存在Rh抗体,尤其是含有抗-D类的抗体时,都应予以高度重视,警惕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且在出生后可对Hb、胆红素水平等进行早期动态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或者治疗措施,对于达到换血指征的及早制定换血方案,帮助患儿得到早期治疗,积极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但本研究也有不足,例如样本量过少、回顾性分析等,可能部分结果存在偏倚,今后也将开展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新生儿Rh溶血病血清抗体主要以抗-D、抗E为主,在病情较重的患儿中,且Hb水平表达降低,胆红素峰值水平表达升高,有助于评估病情程度。

猜你喜欢
轻症胆红素黄疸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中国重大疾病保险制度建设研究
新癀片治疗轻症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