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2021-11-23 02:31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城关一小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阅读教学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城关一小 陈 玲

阅读能力是学生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都需要培养的,同时也是学生在人生成长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整体课堂氛围不够活跃,这都会对学生的阅读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接下来本文将分析阅读教学对小学生成长产生的重要意义。

一、阅读对小学生成长具有的重要意义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发明了语言,这突破了人与人之间肢体交流的弊端,推动整体交流范围的扩大。语文学科就是在历史不断演变,以文字为载体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阅读教学与以往产生了较大的不同,除了要重视提醒学生的学习质量之外,还要推动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因此,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具有良好铺垫,特别是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讲,增强其阅读量,就相当于推动其文学基本素质的上升,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其知识储存量的增多。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有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网络上一键搜索获得答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讲,会有很多文章的答案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到,这会导致学生并不愿意细细阅读内容,会选择去网上搜索答案来抄写。长此以往,学生就更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教师自己所运行的教学理念以及使用的教学方式,也会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产生影响,在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之下,有很多学生的阅读都是处在限制条件下的,学生的个性发展遭到限制,无法真正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改变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策略

1.改变传统观念,尊重个体差异

世界上并不存在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更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个体。但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习惯性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就会直接体现在教师在课堂上,将文章的答案以及文章的内涵直接传授给学生,没有重视学生之间具有的个体差异性,这会对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教师要学会转变自身教学观念,首先要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突出学生所具有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交流,尊重学生,贯彻落实生本理念。

2.阅读教学中融入多媒体,加强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推动学生阅读能力上升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每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重视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仅能够推动其整体阅读能力的上升,还可以帮助其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学习阅读内容,推动学生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比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在课件中融入一些视频或是声音,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采集一些风吹树的视频以及音频,刺激学生的感官,能够让学生理解“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3.拓展课外阅读,丰富阅读知识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开拓视野。比如,组织学生去图书馆。让学生自主挑选感兴趣的书籍,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他们推荐一些学生适合的读物,如《绿野仙踪》《环游世界八十天》。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书籍中提升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会对学生文学修养的上升以及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多媒体教学,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上升。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阅读教学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