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

2021-11-23 02:31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蔡荣芳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营造语文课堂小学生

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 蔡荣芳

课堂氛围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知觉、意识和情感之中相对稳定的一种心理状态。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更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是教师顺利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营造积极氛围的重要性

小学生处在特殊的人生阶段,对于外部世界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积极的语文课堂氛围能够充分展现出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不被约束。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能够增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

积极的语文课堂氛围能够使课堂教学节奏更明快,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更深的精神感触,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会语文基础知识,更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

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能够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科学、完整;能够减轻小学生的紧张感和压力,使小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克服心理压力;能够帮助教师更顺利地进行教学、渡过教学缓冲带,科学合理地控制教学进程。

二、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有效措施

1.人本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小学生知识的教育,还需要加强对小学生思维和心理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体进行了转换,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能力,使学生不再因为紧张的课堂气氛不敢提出问题。

例如,在《太阳》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对太阳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学生互相分享有关太阳的故事,使课堂氛围更轻松,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

2.趣味导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进行趣味导入,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传统语文课堂单一的教案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大部分小学生性格比较活泼,更容易接受唱歌、游戏等教学方式。小学生因为年龄偏小,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趣味导入能够使小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好“预热”,更好地调整小学生的状态,使小学生能够更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利用课前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接受新知识的时候不再有陌生感,师生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例如,在《猫》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前时间,与小学生进行沟通,探讨与猫相关的认识,结合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共同认知点,从而在课堂开始时就能够直奔主题,提高课堂效率。

3.联系实际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阅历都不丰富,对于很多教材内容很难在初次接触就能够理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教师需要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学习新的语文知识,使小学生能够在快乐、平静的氛围中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好的方式。很多课文的内容都与实际生活相关,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堂教学内容。由于实例贴近生活,语文课堂氛围会轻松愉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会进一步提升。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创意性、现实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外部世界,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论与实际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扎实。

以《春天》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思考春天里大自然的景色,春雨连绵,花草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万物复苏。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经验感受到课文中作者的意境,使小学生更好地联系理论与实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中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教师需要更加重视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充分了解小学生身心特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通过情境教学法和趣味导入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更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猜你喜欢
营造语文课堂小学生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