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如何促进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融合

2021-11-23 02:31上海市浦东新区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蔡新文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海力布范文习作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蔡新文

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融合体现了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发展趋势。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阅读内容的合理应用,坚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统一的原则,积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习作的思路,了解习作的方法和语言组织等,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利用课内阅读,寻找学生作文素材

素材不足是中、高年级学生习作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从课内阅读入手,通过课内阅读内容的不同解读,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鼓励学生从课内阅读的内容入手进行写作语言的运用,找到对应的解析素材,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以“缩写故事”为例,一般是按照读懂内容、筛选概括、重组语言的方式快速实现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的目标,以形成故事梗概的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提供新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写故事梗概的难度比较大,学生提炼故事梗概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因此教师可以从已有的课内阅读文章入手,提炼缩写故事的方法。如在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课文后,按照划分段落、提炼中心思想的方式先对文字内容进行提炼,提炼出主要内容为“海力布得到宝石”和“海力布为救乡亲们变成了石头”这两个部分。再以“海力布得到宝石”这部分选文作为例文,出示教师缩写后的故事梗概,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得出缩写的方法:合并相同内容,删减无关或次要内容,改写具体描写的句子。接着让学生按照此方法对“海力布为救乡亲们变成了石头”这部分选文进行缩写,得出故事的梗概。总之,利用单元内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二次阅读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降低作文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习作学习的目标。

二、注重范文解析,指导学生作文思路

中、高年级学生习作指导过程中思路的寻找、习作顺序的确定、习作内容的布局,是学生习作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应利用教材中的范文进行解析,指导学生在阅读范文过程中找到习作思路,寻找符合自己习作主题的内容布局顺序,提升学生的选择素材、处理素材的能力。

以“介绍一种事物”为例,教材中提供了《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例文。《风向袋的制作》首先介绍了制作风向袋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接着利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制作的过程写得很清楚,最后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有条理地写出了制作风向袋的步骤。教师在解析范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文的段落安排有什么特点?文章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范文内容进行思考,从而找到写作的一般性逻辑,即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特点的解析,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和内容进行分段叙述,以此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内容进行梳理,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积极利用范文的优势开展教学工作,在范文解析的过程中从范文内容入手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范文的布局形式、范文语言表达的特色,找到自身习作思路,完成习作任务。

三、鼓励阅读拓展,丰富学生作文形式

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诗歌体裁等,单纯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在拓展阅读中丰富学生的作文形式和体裁,拓展学生眼界并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能力,让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

以随笔为例,随笔不受题材限制,也不受作文格式的限制,符合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需要。因此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随笔习惯,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阅读中的精彩段落、精彩故事等进行摘录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如阅读诗歌总集时,学生可以用随笔的方式尝试仿写诗歌,在尝试的过程中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融入其中。中、高年级学生阅读拓展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同时也让学生形成习作习惯,掌握随笔、日记等多种作文的训练方式。

阅读为学生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写作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内外阅读的合理应用,结合学生的习作特点和单元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和指导,实现读写结合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海力布范文习作
猎人海力布
《猎人海力布》缩写
缩写《猎人海力布》
缩写《猎人海力布》
春色几许(简谱)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习作展示
学滑板的启示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