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特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21-11-23 07:50倪卫东
名师在线 2021年3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思政德育

要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特教高中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优化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有效渗透德育,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

在特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素材,拓宽教学范畴并引入多样化学习资源,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教师要结合残疾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一、课程思政的基础:挖掘素材资源,优化教学方法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各种阅读教学素材和资源。教材中包括了各种类型、思想主题的文章,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德育元素,引领学生仔细研读这些文章,理解其中的思想主题,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教师要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让学生接触尽可能多样的文章,使学生拥有基本的学科素养。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后,教师可以将课程思政和阅读教学充分融合,整合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让学生进行赏析,如让学生感受《礼记·大学》中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品味《我有一个梦想》中胸怀苍生的志向,学习《生活是美好的》中热爱生命、珍惜光阴的道理,体会《沈园二首》中诗人坚贞不渝的感情,领悟《听听那冷雨》中的故园情深和报国之心。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阅读素材和资源。

教师要尝试优化教学方法,在阅读课堂上有效渗透德育。考虑到残疾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同时,教师要运用合适的手段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化解价值观冲突,打破呆板的说教和僵硬的灌输式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要多从文本出发,设计各种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应在小组讨论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各种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讨论中认真聆听他人观点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教授完《老王》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这篇文章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从这个人物身上可以看到哪些闪光点,以及这篇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在这样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这个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人物形象,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树立人道主义精神。这正是课程思政要达到的教育效果。

二、课程思政的关键:开展第二课堂,开阔知识视野

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开辟语文阅读第二课堂,以恰当的方式将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第二课堂能够将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至生活,提升语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观照社会、观照时代、观照人生、观照自我,从而发挥语文的德育功能。这样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又能够为课程思政提供更多素材。第二课堂有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现有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并结合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收获更丰富的阅读感受,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残疾学生的特点,设计各类学生愿意参与并能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的活动。教师在开展第二课堂时,可以采取组织语文类社团的方式,如诗文朗诵社、书法社、话剧社、演讲社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诵读或进行作品阅读研讨、交流分享等。同时,教师应为学生筛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有正面价值的素材并引导他们互相分享阅读心得,从而使其深刻理解作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推荐优秀作品并作读书笔记,这些作品或是励志主题,或体现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中华传统美德。开展这样的阅读活动能够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演讲是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有影响和说服他人的作用。优秀的演说活动能够传递生命感悟、社会责任、创业励志等精神,从而给学生带来精神鼓舞。在演讲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复习课内有代表性的文章,如《五人墓碑记》《我与地坛(节选)》等。然后,教师鼓励学生选择一些课外延伸读物,结合相应的主题开展演讲比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并阅读关于奥运会的报道,感受其中的正能量,随后完成演讲稿的撰写。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奥运精神”为主题开展演讲活动。这样的演讲活动能够传递正能量,实现阅读和写作训练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很好的课外延伸学习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接触更多课外书,从而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课程思政,使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收获。

为了更好地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教师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合理设计。教师要在第二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多元化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教师要从残疾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如果学生的课内阅读效果不理想或自身语文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就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诵、拓展阅读等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如果学生能够较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且具备较强的学习自主性,教师便可以设计更加开放的第二课堂活动,如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延伸阅读、课外诗歌朗诵、德育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或建议学生自主编演话剧。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掌握更多知识,提高学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思政的保障:实施考核评定,提升学科能力

课程思政理念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评定上。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时,可以从两个方面总结考核成绩,即过程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其中,过程性评价包含阅读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参与程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回答问题)、自学章节总结及对各种课外阅读活动的参与情况;终结性评价可以参考阅读考试的成绩。教师可以定期开展阅读评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完成文本分析,最后总结学生的成绩。针对残疾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教师除了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外,还要帮助残疾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辅助他们克服自己的生理障碍,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定时,要采取更开放的策略,不能直接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标准,而是要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使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这样的考核方法能够体现德育思维,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学科的目的不是取得高分,而是对外部世界有更好的认知,推动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在具体的考评中,教师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学笔记、勤学思考等方面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让学生对比自己之前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教师应在评价中给予学生更多正面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不仅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总之,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组织特教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现有的教学素材和资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在阅读课堂中有机地渗透德育,让阅读教学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教师需要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方案,灵活设计各种阅读延伸活动,提高学生参与阅读训练的积极性,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思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