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设置的有效策略

2021-11-23 07:50何元宾
名师在线 2021年33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阅读教学

何元宾

(福建省莆田第五中学,福建莆田 351100)

引 言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将相关知识融合起来,进行深层次、系统化的学习,是对语文传统教学理念的更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为寻找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突破口提供了理论支撑。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以提升阅读教学的关联性、融合性。

一、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所谓学习任务群,是指在真实情境下,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明确学习主题,利用学习资源整合与教学设计,让学生共同完成若干学习任务的学习系统。学习任务群既有学习情境,又有功能情境,它主张为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创设体验环境,进行情境教学,还提倡让学生自主开展阅读与鉴赏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既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才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群是围绕一个或多个学习任务展开的,在任务群建构过程中,师生都要积极参与其中,而且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都要有创新和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和素养同时得到发展。学习任务群的功能是利用具有层次性的系列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它与过去的以课程和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有明显不同,其中包括具体的学习内容,也包括语言实践活动,以及为了强化学习活动效果而创设的学习情境。所以,在设置学习任务时,教师要考虑任务群的整体性,内在要素的层次性、协调性,以确保其价值导向和教育功能[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较为关注语文的知识性,这就导致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在语文教学中难以提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阅读教学强化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境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以知识任务、技能任务和应用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提升思维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使学生共享学习资源,增进师生交流。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可以将语言实践作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实现语文学习活动的有效构建,促使语文阅读教学有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学习任务的策略

(一)紧贴教材,明确目标

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的应用,赋予了语文阅读教学极大的自主性,但是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缺少经验,许多教师在语文阅读学习任务设计上会出现手忙脚乱、目标模糊等问题。那么,如何合理设计语文阅读学习任务呢?在设计语文阅读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学习提示为依据,结合单元主题或者沿课程主线设定多样的学习任务,然后根据学习任务整合、提取资源,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阅读学习任务时深入研究教材,熟悉教材内容,结合学习主线设计问题和活动,以关联度较强的问题为中心设立“问题链”或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例如,在教学《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时,结合单元主题可知,本单元所选作品为新闻作品和古诗,新闻作品主要记录了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发的事迹,赞扬了他们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精神,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分子的理想和使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结合单元主题和内容,教师可以紧贴单元人文主题和任务群特点来设置学习任务,突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比如,教师可以以“特定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为主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搜集相关素材,检索信息,使其在阅读、归纳、交流的过程中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了解新闻作品报道的科学家的人生成就,其对劳动人民的态度,以及他们无怨无悔、踏实严谨、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此外,以此对伟大的科学家进行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能够让学生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即社会生活、讲究逻辑、表达交流。虽然学习任务群的一些内容会重复出现,但是任务群的内容和各要素之间有着清晰、密切的联系,它们在组合和呈现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所以,在“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三大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教师要反复强调核心素养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课程目标分解,由浅入深,使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由对一般规律的探究逐步上升到对特殊现象、重难点知识的探究和说明,让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经历一个上升的过程,以助力课程目标的达成[2]。

例如,教学《插秧歌》(杨万里)后,在设置任务群时,教师必须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使学习任务有一个纵向的层次递进,并据此将教学内容分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如王维的《渭川田家》、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让学生进行“群诗阅读”,读准字词,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蕴含的生活情趣和劳动人民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然后,教师可让学生品读诗歌,学习中国山水田园诗的相关知识,包括山水田园诗的来历、发展历史、代表诗人和代表作,以及人们对山水田园诗的评价等。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劳动的价值”为主题,让学生选取山水田园诗中描绘的劳动场景,展开联想,用写作的方式去歌颂劳动的美和力量。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层次进行划分,可以避免学习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提供支架,拓展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领悟文本精髓,进行深度阅读和创新思考。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做好学习任务设计,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提升核心素养。在教材容量和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设计语文阅读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将问题设置与共同任务、课后探究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3]。

例如,在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时,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借助拓展练习来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内容,有更多的收获。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杜牧的《阿房宫赋》和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分析不同作者在描写中国建筑时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和推进的,文中哪些描写属于建筑的结构特征,哪些属于建筑的装饰特征。之后,教师让学生概述中国建筑的着色、样式、装饰和用材特点,探究中华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有意识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结 语

综上所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习任务设计策略,妥善解决学习任务设计中的问题,争取通过学习任务群教学来深化教学改革,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探究阅读教学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早自习
设问引导探究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