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特征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1-11-23 12:23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练员青少年

金 艳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体育场,江苏 南通 226300)

在全民健身理念的倡导下,田径运动具有较广泛的参与群体。田径运动具有自身的特征与规律,在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应遵循田径运动的特征,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设计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田径运动训练方式,采用科学的训练方式与管理理念,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1 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特征

1.1 课余性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青少年首先需要完成文化课的学习。大多数青少年将田径运动训练看作一项课余活动,不重视田径运动训练,使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具有课余性特征。因此,在安排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时,应给青少年文化课课程留有足够的学习空间,维持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平衡。

1.2 训练时间较为零散

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一般是在完成学校常规性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田径运动训练的时间较零散,导致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完整性不足,影响了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集中性。因此,在训练时可以结合此特征安排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将田径运动训练内容与训练时间进行拆解,与青少年的时间安排相吻合。

1.3 训练条件有限

田径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需要专业的田径运动场地和设施,以保障青少年进行田径运动训练。目前,大部分学校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并未达到专业田径运动训练的要求,导致青少年在田径运动训练时缺乏专业的田径运动场地和设施,这不利于青少年进行田径运动训练。

2 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提升策略

在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打破传统运动训练观念的束缚,有效利用训练场地与运动器材;应结合青少年心理特征、身体素质等,综合制定科学的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方案;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提升青少年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与热情,掌握适宜的训练节奏与强度,避免因田径运动强度过大而损害青少年身体健康。

2.1 提升训练的科学性

青少年的身体机能与成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应与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机能的发育情况相结合,制定科学的田径运动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避免运动负荷过大而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为青少年设计最佳的田径运动训练方案,并使青少年在专业课程学习与田径运动训练之间达到平衡。通过科学性训练方法的制定与实施,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有效性,从整体规划层面对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提供指导。

2.2 完善训练内容

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训练内容对最终的训练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时,要求不断完善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内容。在训练中应对青少年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优化训练内容。在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指导过程中,应能结合实际情况对青少年进行指导,在保证青少年身体安全的基础上,设计能激发其最大潜能的训练方式。教练员还应坚持以发展的观念对青少进行田径运动训练,积极关注当前田径运动训练中出现的新特征和新方法,以此指导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

2.3 调整不同项目训练方式

青少年田径运动包括长跑、短跑、跳高、跳远等多种运动项目,青少年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以及特长选择田径运动的方向,教练员也要对青少年有目的地进行引导。例如,短跑项目主要注重青少年的速度素质,因此在训练中,要注重速度素质的训练方式;长跑项目主要注重青少年的耐力素质,因此在训练中要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耐力训练,为青少年设计能提升其耐力素质的训练方式。通过对不同的青少年进行身体情况分析,结合其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当前的训练基础等,为其选择适宜的田径运动训练内容,使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能够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因此,教练员应结合训练目标设计有差异性的训练方式,加强对田径项目的研究,将其与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相结合,将训练方案的制定与训练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相结合,采用动态化的训练方案,结合训练活动所要达到的训练效果以及训练反馈,及时调整训练方案,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青少年完成一定阶段的训练任务后,教练员要对训练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当前青少年在田径运动训练中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以此指导下一阶段的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要求教练员结合实际训练效果进行一定调整,包括训练内容、训练强度、训练时间等,提升训练过程的灵活性。

2.4 提升田径运动训练专业性

要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水平,就要为青少年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加强对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指导与管理,并引进新型科学技术。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方式与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训练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强与不同国家及组织之间的交流,积极吸收其他国家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经验,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交流与学习,对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进行指导,以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专业性,为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推进提供必要支持。在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以运用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科学测算与统计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情况,为下一步训练计划的制定与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2.5 把握青少年田径运动节奏与强度

为增强青少年田径运动的效果,教练员要根据青少年当前田径运动训练现状,准确把握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节奏与强度,有效利用合适的训练场所,为青少年制定适宜的田径运动训练内容。教练员要综合青少年自身以及家长的综合意见,尊重青少年自身训练兴趣与意愿,科学分析青少年在参与某项田径运动中的优势与劣势,由此对青少年制定适宜的田径运动训练项目。在对青少年设计强度适宜的田径运动训练时,既要达到良好的田径运动训练效果,又要避免青少年在田径运动中受伤。

2.6 为田径运动训练提供专业的训练团队

为打造一支专业的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团队,这要求青少年田径教练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能够对青少年进行专业的田径运动指导。因此,需不断提升青少年田径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加强青少年田径运动教练员的队伍建设,促进教练员掌握专业的田径运动专业知识,以优化田径运动训练方针,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水平。教练员在对青少年运用科学训练方式的同时,可以运用当前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针对训练内容制作教学视频,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慢动作讲解,利用慢镜头回放促进青少年掌握田径运动中的技术要领。与此同时,青少年田径运动教练员也要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具备对青少年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进行情绪安抚的能力,能够及时关注青少年在参与田径运动训练中的不良情绪,并及时疏导,保证青少年在参与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能够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与饱满的热情。

2.7 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良好的政策能有效促进田径运动的发展。因此,相关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应充分重视田径运动的发展,加强对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重视,建立科学的田径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注重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发展,加强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相关部门应结合不同地区田径运动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田径运动发展政策,加强对田径运动训练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田径运动训练的场所与基础运动设施,以此为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创造良好的外部物质条件。同时,青少年田径运动教练员要加强对目前田径运动项目的研究,总结田径运动项目进行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制订青少年田径运动人才培养计划,以不断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良好发展。

3 结 语

青少年是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目前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存在着训练课余性、训练较为零散、训练条件有限的问题,制约了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不断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完善训练内容,调整不同项目训练方案,不断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专业性,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以促进我国田径运动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教练员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善治理论视角下体育教练员道德失范行为治理
乒乓球俱乐部教练执教能力的研究及建议①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