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学院校统战工作

2021-11-23 12:35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张琦
办公室业务 2021年3期
关键词:党外人士医学院校医学

文/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 张琦

“统一战线”在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中长期坚持、肝胆相照、民主协商——共谋社会发展,共创民主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关于统战“同心圆论”“民族共同体论”等八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讲话,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同时,党中央贯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多次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举办迎春茶话会等活动,去团结最大多数的党外人士,特别是知识分子,去听取他们的心声与诉求以及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表达中共中央对党外人士、民主党派的尊重、支持与关心,鼓励党内外知识分子,把个人梦想与新时代的中国梦相联系,拧成“一股绳”、共种“一方地”、坚持“四个自信”,寓中国梦,圆个人梦。

高校普遍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按《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注:下称《条例》(试行))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团结各民族、党内外人士,同心同德完成高校所肩负的四大职能,医学院校作为高校中的一类,除了肩负着共性职能外,还直接承担着“维系生命之重任”,它的统战工作存在着特殊性与个别性。但现实中有很多医学院类高校面对的诸如医学个性、地理区域、人员设置、机构分配、专业特点、思维创新等软硬条件的问题与制约,影响着统战工作的进行与发展。本文将针对医学院校的个性来探讨医学院校中的“统战那些事”。

一、医学院校统战工作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医学学科任务重、专业性强,术业专攻,无暇顾及统战相关工作。医学院校主要承担着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专业过硬的医学人才,很多专业设置都是医学相关的,比如:临床医学、麻醉、口腔、医学影像学等,由于学科要求,本科属于五年制教育,比普通高校要多一年,可想而知,专业教与学任务也相对较重,很多专业教师常年为完成教学任务不仅要备课还要经常挑灯在医学实验室,参加学科座谈会,培训会。长此以往,校党委统一组织的学习会、重要决策民主会等会议无法达到“大统一、强团结、群合力”的效果。当有利益牵扯发生的时候,各类“吐槽”声音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条例(试行)》鉴于主客观原因有时并未落到实处。

二、医学院校统战问题之对策与可行性分析

(一)党外代表一枝花,少数民族一方土,海纳百川,兼纳向荣。纵观医学院校专业教师政治面貌不难发现,有很多是民主党派人士,比如九三学社等,无党派人士也存在很大比重,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活跃在教学一线,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在学校很多重要学习、发言、决策等会议上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涵盖所有同志,因而在医学院校有必要推荐、自荐、培养一批思维敏锐、品行优良、口才善达的党外人士代表组成一支高素质队伍,养成统战、大局意识,参与到学校统战工作中,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党委、统战部门不只是把他们当成“教书匠”,而是切实考虑到他们的所思所想,在重大决策中,听取党外代表的呼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与困难,真正做到“求同存异,海纳兼容”,让党外人士普遍享受到“存在感”“踏实感”;在月度、季度、年度考核中把参政议政的内容作为量化指标加以鼓励与呵护,让党外人士享受到“温暖感”“荣誉感”——达到让他们“想发声”“能发声”“强发声”的目的。加强民族团结一直是我党常抓不懈的工作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头顶一片天,共饮一江水,医学院校特别是西南西北等多民族地区,院校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师生,如:回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土家族等,他们拥有自己的信仰和民族习惯,因而在统战工作中,不能再一概而论、应分人群、因地制宜地关注少数民族群体的统战工作。

(二)统战思路一体化,统战工作专业化,活水清源,互通多赢。面对新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医学院校统战要实现“十字架”统战工作新格局——以上率下,畅通师生线上线下发声诉求新渠道以应对网络舆情,化解学校多方的利益主体需求;建立以校党委统一领导的统战班子群体——细化统战分工,培养一批具有新思维、业务能力强的统战相关储备干部,在遵守《条例(试行)》的前提下,制定与学校实际相适应的《统战工作办法》把工作放在制度下施行,做到有章循、有魄力、服人心。统筹规划,下放权力——横向至各行政职能部门、纵向至各二级部系专业部门,从而调动基层的主动性、积极性,将部门实际与本部门的师生心声相联系更能有的放矢,不仅紧贴师生的呼声与诉求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到要通过统战工作实现“民族、政党、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的和谐”,这就注定了统战工作的专业性,要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不仅要吸纳优秀的医学人才,更要引进专门的统战人才,并且在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人文社科方面挖掘具有统战思维的人才充实到校统战工作当中。同时,加强统战科与校党政办宣传科、新媒体运营中心等部门的联系,定期在网络上发布学校信息、统战工作动向等,在全校范围内让大家更多地了解统战,宣传统战,知晓统战部门做了哪些工作,从而让大家享受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完善绩效机制,推陈出新,在统战工作中,结合新时代、新动向,加强与兄弟同行院校统战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派遣科室职工外出学习、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完善学校的统战方法。

(三)创新统战方法,团结多方人士,互相监督,肝胆相照。高校统战工作涉及多方利益,千头万绪,不仅要注意策略,更要“共情共意”,在医学院校,除了具备纷繁复杂的统战共性,还拥有自己的个性。前文也提到医学关乎百姓民生,生命健康,社会和谐,高超的医学知识用在了对的地方可救人,若用在了错的地方可能会造成惨案,因而在医学院中集聚着社会上相当大比例的知识分子和海外博士,把医学人才纳入统战工作中是具备现实的可能性,具备客观的操作性。故而医学院校在引进高知识分子的同时,不仅要注重医学的造诣,更要看重其价值观、伦理观、少数民族信仰观以及他们的国际视野观,并在长期接触中注重引导教育、培养监督,因而,医学院在统战工作中要创新工作思路,高屋建瓴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安排单位中年轻的医学类硕博士、少数民族高级知识分子甚至学科带头人参会议会,并且听取他们对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看法、开设校统战部门牵头的“同心——医学爱国行”“同心——医学爱校行”“同心——医学福民行”医学服务小分队,将医学高层次人才、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及无党派医学人才纳入队伍,引进激励机制,让党外人士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才尽其用,将医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具备可行的主客观条件,从而更好地助力院校宣传及属地发展。

三、医学院传承统战好传统,打造统战新格局

新时代,新征程,新情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统战工作不仅要传承过去,也要继往开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高校四大职能的规范下,根据医学院校的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结统一学校各方面人财物、网络新媒体资源,留住人才、稳定人才、用好人才——在校党委的关心支持下,提高学科能力,让人才乐意把医学院当成自己第二个“母校”,把自己的学识与产学研相结合,在民主共荣、协商共进的氛围中提升专业影响力、学校知名度、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在大环境中亦实现个人价值。同时,通过《条例(试行)》真正扩大统战范围,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畅通发言渠道,从而不仅教会看病的医师,更注重培养有情有义有爱的医学天使。坚持党的领导,统战统筹,各方协作,理顺沟通,以“同心意”“聚人力”的意识与姿态构建和谐新校园、打造医学统战新格局,携手共圆中国梦!

猜你喜欢
党外人士医学院校医学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 振兴龙江经济发展
新形势下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党外人士”称谓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