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面向公众的健康信息服务实现途径研究

2021-11-23 12:35重庆医科大学图书馆徐倩
办公室业务 2021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医学公众

文/重庆医科大学图书馆 徐倩

为满足公众日益增加的健康信息需求以及解决国民健康素养偏低的难题,我国政府将“健康中国”建设列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政府应向公众免费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公众获取准确可靠的健康信息能提高基本的健康知识和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甚至改变生存结局,对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图书馆具备资源和场所优势,是健康信息服务提供的理想机构之一。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之际,图书馆应开拓创新,主动担当起“健康中国”信息服务的历史使命。

一、图书馆面向公众开展健康信息服务的原因

(一)公众的健康信息需求增加。健康信息泛指与人们身心健康、疾病、营养、养生等相关的信息。近20年来,健康信息成为人们在网络上搜索最频繁的信息类型。同时,健康信息需求已成为增长最快的信息需求,这源于对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他们由以前的被动接收健康信息到更加地主动查询以及获取健康信息。健康信息需求由用户的自身健康状况来决定,是根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状态”之间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相关健康信息需求的需要。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学者将健康信息需求的研究对象延伸到不同人群,发现不同人群的健康信息需求呈现一定差异。比如孕妇需求最高的健康信息是孕期营养,青少年最关心“身体疾病诊治”和“性相关”的健康信息,老年人则希望获得常见疾病相关的健康信息。

(二)公众健康信息素养较低。自1974年以来Simonds SK首次提出健康素养这一术语以来,素养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广大学者所研究和讨论,他们认为低健康素养与不良健康状况之间有相关性。后来,健康素养与信息结合,学者提出了健康信息素养,是指用户认识到健康信息需求,能够通过可靠信息源获取的健康信息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的能力。但WHO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健康信息素养均偏低。我国卫健委从2008年开始持续监测国民健康素养总水平,到2015年左右仅10.25%。同样的,国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也较低,相关研究显示,2018年,我国国民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27.2%,国民健康素养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二、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的优势

(一)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作为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具有大量的馆藏资源,也有信息服务的经验。公共图书馆具有公益性质,有义务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服务。非公共图书,尤其是医学图书馆具有大量与人体健康、疾病相关的医学资源,其中既有供医学生和医生使用专业的书籍,也有提升健康素养的科普类等资源,公众可获得的健康信息较多,图书馆向公众提供健康信息服务可以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另外,医学图书馆资源形式多样,主要包含纸本图书和电子资源。其中电子资源的视频可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和直观的健康知识。

(二)图书馆拥有设备和空间。在信息化时代,自媒体、网络等为健康信息传播提供了新途径。图书馆拥有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可以通过信息推送等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有相应的软件和硬件,具备整合与再组织健康信息资源的能力。此外,图书馆拥有较大的物理空间,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阅读氛围,公众也愿意到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

(三)信息服务专业人才。图书馆员具备信息服务意识和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一方面可以实现医学信息收集、利用、挖掘、整合及传送服务,具备提供健康信息的智力基础。另一方面,图书馆员需要接待大量读者,在向读者提供情报服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将这些经验借鉴到向公众提供专门的健康信息服务中。

三、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的阻碍

(一)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图书馆是面向本单位教职工和学生开展信息服务的文化事业单位,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每年有相应的经费预算。公共图书馆是综合性图书馆,在资源采购身上会兼顾各个学科,并且目前并没有公共图书馆真正向公众开展健康新信息服务。非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医学高校图书馆和医院图书馆,它们具有资源优势,但服务对象仅为教职工和学生,存在封闭性,极少专门拨款用于向公众提供健康信息服务。

(二)缺乏专门的健康信息服务馆员。人力资源直接影响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工作的推进。公共图书馆员的服务对象是公众,日常主要关注开闭馆时间、资源采购量是否足够等,极少关注公众健康问题,这是由于他们缺乏健康信息意识。另外,图书馆员大都来自图书情报专业,没有医疗背景,缺乏医学或者健康知识,难以甄别与疾病和健康相关的知识和资源,导致向公众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的能力有限。尤其医学高校图书馆和医院图书馆的图书馆员的首要服务对象是教职工和学生,工作量较大,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开展社会化服务。

(三)空间和硬件设备限制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能力。非公共图书馆主要是高校图书馆,用以满足和保障本校或本院师生或者职工的阅读需求,尤其一些专科类高校图书馆的规模通常小于大型公共图书馆或者综合类高校图书馆,一旦向公众开展健康信息服务后,如果大量读者蜂拥而至,极有可能导致阅读空间和硬件设置不足的情况。

四、图书馆面向公众的健康信息服务实现途径

(一)了解不同人群健康信息需求,提供差异化健康信息服务。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除了医疗机构之外,图书馆是健康信息传播和服务提供的理想机构之一,因此,图书馆有必要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应该把握不同人群的健康信息需求和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信息服务,提高内容、方式更加精准的健康信息服务。比如开辟专门的医学资源阅览室或者科普角,邀请各医学学科的专业人士开展以疾病为主题的讲座。

(二)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魏则西和莆田系等事件表明,提高用户的健康信息素养,能够帮助他们做出有效理智的健康决策。健康信息获取途径和手段能够反映用户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美国医学图书馆联盟明确指出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应有医院图书馆员、公共图书馆员以及健康教育者共同承担。健康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转型的新话题。一方面,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信息组织能力,采用微信、短信等方式为公众提供可靠的健康信息来源。比如我校图书馆下属的重庆市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每周六向公众开放1天,帮助公众了解健康知识,探索人体奥秘;另一方面,图书馆馆员利用自己的文献检索知识向公众教授可靠健康信息的获取方式、技巧,以及告诉公众如何识别可靠的健康信息来源。

(三)充分利用资源,规范和制定图书馆开展针对公众的健康信息服务机制。作为公共图书馆,应充分考虑不同时间段的公众健康信息需求,建立合理的健康信息服务机制,适时调整经费预算,适当购买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资源。非公共图书馆可保证服务本馆正常工作秩序和服务的前提下,整合资源和人员优势,开展针对公众的健康信息服务。尤其是具备医学专业馆藏资源的医学图书馆需要评估自身情况,尝试探索健康信息服务的模式和相关细则。比如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总时长,图书馆能否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向公众收取适当费用,以此来补偿部分因社会化服务产生的损耗等。

(四)协同合作能够有效地传播健康信息。一方面图书馆需加强与社区合作,了解居民对健康信息服务的需求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图书馆应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图书馆安排物理空间以及做好相关宣传,医疗机构则提供专业医护人员的智力支持,形成社区-图书馆-医疗机构协作的健康信息服务模式。

五、结语

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政府应向公众免费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其中健康信息服务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健康教育以及提升健康素养的重要举措。图书馆作为情报机构和信息中心,应适应时代变化,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权威的健康信息资源,保证健康信息的可及性和可达性。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医学公众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员服务能力评价研究
微信公众号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公众号3月热榜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浅析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