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西藏档案管理制度初探

2021-11-23 12:35西藏民族大学郭萌
办公室业务 2021年3期
关键词:信函整理时期

文/西藏民族大学 郭萌

清朝时期,西藏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密切,留下了大量的纸质档案,内容丰富,对于后人研究西藏历史及社会状况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大量档案的留存必然离不开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清朝时期西藏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对整理西藏地方档案文献有一定帮助。本文拟对清朝时期西藏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简单介绍,进一步探讨当时档案管理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及对于现代西藏地方档案管理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清朝时期西藏档案管理情况简介

清朝时期,清中央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办事机构,即噶厦政府,与当地僧俗上层一起管理西藏事务。噶厦下设译仓、孜康、马基康、门孜康等行政机构,这些部门在日常事务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的文书资料,其中译仓和孜康更是留存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献。译仓意为秘书处,由达赖或摄政直接领导,负责起草文书、保管印鉴、上传下达、人事任免等工作,译仓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产生大量文书。孜康意为审计处,管理着政府财政及俗官、大贵族的事务,其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进行普查,不时清查西藏的人口、土地、寺庙、庄园、税收等,登记造册,由专员进行保管。

除了上述的官方机构所保存的档案外,西藏的寺庙、上层贵族也留下了不少经书、药典、天文地理、文学、工技等方面的资料,可知,西藏在清朝时期档案管理制度已经较为完善,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并且成果显著。

二、清朝时期西藏档案管理制度

随着清朝和甘丹颇章政权的相继建立,西藏的各项制度基本成熟,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空前繁荣。这一时期西藏地方著书立说蔚然成风,产生了诸如《印度佛教史》《西藏王臣记》《噶伦传》等重要文献,为西藏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将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及利用三个方面来描述清朝时期西藏的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收集制度。档案收集工作就是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将分散在各个组织、个人及其他地方的档案有计划地集中到指定地方,由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的活动。具体而言,噶厦政府是收集文书档案最直接的机构。凡达赖和摄政下达的文书都要经过噶厦宣示,噶厦还需对文件加批,发放给各大内务机构和地区遵循。地方上报给高层的奏书也是先送到噶厦,由文职人员审查后呈报给官员(特殊机要信函须向上司面呈,上司不便审阅时,宜私下转呈,切忌当堂宣读。中等机要信函,须分类标注,除个别信函外,须及时处理。特殊机要信函,若有疑问,须及时澄清。一般机要信函按收件顺序一一上呈,公函为先,信函累积须细加分类,若有疑问,须在附件加以注明。一般慰问信函,只需标释说明,无须附件加注。日常流水信函,简要标注即可)。而由噶厦经手的各类文书由噶仲负责将其收集备份,存放到库房保管。此外,其他行政机构日常产生的重要文件也均由该部门的文职人员负责抄录并归档整理。此举可以使得一些珍贵档案永久流传,深受人们的重视。

(二)档案整理制度。档案整理工作就是指按照档案本身的形成规律和特点,根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档案整理成便于保管和利用的有序体系的业务活动。在清朝时期,西藏有其独特的传统的档案编目整理方式。针对不同的档案,他们所采取的编目方法也不尽相同。例如,根据发文的机构进行分类,用数字标号排列;根据档案的性质、内容、地域等分别分类,用藏文字母排列来表明文献之间的先后次序;根据时间顺序将某个重大事件或某个地方的档案依次排序,分别插入有格袋子中。通过各种方法将档案进行分类以后,他们会把同类的档案合为一卷,将这些卷组用布或丝绸包裹起来,其中重要的文献还要再加一层卷轴放在箱子里保存,在箱体或包裹外部用藏文进行编号,并且贴上布条或者纸张加以引导。

这种整理编目的方式可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但当时的西藏在自然环境恶劣、语言与较为先进的内地有区别等不利因素的限制下,依旧能够适应地方的特殊条件,有意识地整理现有档案并且成效显著,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已实属不易。

(三)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档案资源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在清朝时期,档案利用系统就可以根据需求者与档案之间的实际距离满足不同人员的信息需求。驿站的设立,使得中央与西藏之间、西藏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文件传输、利用变得频繁,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是档案利用工作的必备条件。在实际利用时,若是需要异地查阅的档案,人们会把它装进简牍内,用泥巴封起来,由驿站人员送到目的地。档案每被利用一次,简牍外就会被刮削一次,在边沿处刻画记号标明。本地查档则较为简单,经过编目整理后的档案集中、统一放在库房,由专人看管。若是其他人员需要查阅某份档案时,必须向管理人员询问,确定好借还日期,经过登记,方可借走。清朝时期,档案利用系统就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处理事务过程中的重要帮手,井然有序的工作流程也是西藏档案管理制度成熟的体现。

三、对清朝时期西藏档案管理制度的评价

清朝时期西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在档案整理方面,西藏地方能够因地制宜,采取适应西藏气候、文化的方法来整理、保管档案,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献,也为今天西藏地方的档案工作人员修复档案时提供了思路和借鉴意义。经过古人编目整理过的档案条例清晰、目录明确,大大减少了修复人员的工作量,在科学的工作条例的指导下,西藏档案的原件被重新分类、排列、立卷建档,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编目整理方法,使之富有历史气息,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清朝时期档案管理的思路与具体实施办法。现在,这些档案已经采取信息技术贮藏于计算机内,实现了档案信息化,能够永久流传。为提高档案管理适应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能力,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制定了《西藏历史档案整理细则》,用更加科学规范的方法来指导西藏地方的档案管理工作,这不仅是一个档案馆工作的进步,也是整个档案事业的发展与专业性的体现。

总体而言,清朝时期的档案管理制度是成熟的、成功的,这一点从它所保存下来的文献就可以得到证明。具体来说,档案收集制度并非清朝时期的首创,也并非西藏地方所特有的,但它却是档案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一切档案工作的前提。西藏地方正是因为严格履行档案副本制度,才能使当时重要的文书得以保留,而这些文献在今天,为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央政府在西藏采取的治藏方法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诸如活佛转世制度、金瓶掣签制度等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是我国治理西藏的重要举措。这些历史档案有力地证明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解放西藏的进程中才能坚定不移地克服困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四、结语

笔者通过大量阅读经典文献,整理出了清朝时期西藏地方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流程,并且分析了这些档案管理制度在当时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对于现代档案工作的借鉴意义。目前西藏档案事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才缺乏,懂得历史、藏语和汉语的人逐渐减少,而部分年代久远的经书更是不止藏文,还包括梵文,一些古藏语的含义与现在的藏语也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克服现有困难,使西藏的档案能够得到妥善保存和利用,政府非常重视,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档案事业也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蒸蒸日上。清朝时期西藏地方的档案管理只是我国漫长历史岁月中档案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的存在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现代西藏社会的治理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信函整理时期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一封“署名毛泽东的英文信函”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2014年第一站冠军揭晓
2013年第六站冠军揭晓
整理“房间”
2008年第六站冠军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