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对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促进作用

2021-11-23 06:58王欣欣
山西青年 2021年22期
关键词:钢琴公众微信

王欣欣 秦 岭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微课在教学中逐渐兴起,有大量优秀的微课视频涌现出来。这些微课只有借助高效实用的平台,才能将学习资源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学生。通过微信建立公众号并开发微课资源,让学生实现碎片化和自主化学习,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为一体,加速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蓬勃发展,具有满足教学改革需求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钢琴作为高雅的艺术形式,越来越被大家喜爱,高校中的钢琴教学也越来越被重视,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社会需求,“互联网+教育”也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推行,而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具象化,也是实现高校钢琴教学翻转理念的重要手段。[1]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荐遴选“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的通知》工作目标中指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积极实施课程改革,探索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支撑下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需要的教与学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变革教与学方式,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资源与平台、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相融合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值得继续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领域。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实施

微信公众平台简称公众号,利用公众账号进行自媒体的相关活动,已经成为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主要方式。[2]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而言,更需要公众号的运用,众所周知,钢琴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能化学习,已经在向综合素质化延伸,除了丰富的实操以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十分重要。下面就课程前后的具体应用实施做相关阐述:

(一)课前预习,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知识框架

学生在学习具体的某个弹奏技巧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曲谱指法等,要先对相关的音乐历史、理论进行预习,除了课本上的基本信息外,还可通过公众号发布相关延伸文字知识、图片内容、音频等信息,让学生多方位的提前去了解学习内容,脑海中构建理论与实操的三维动态框架,不仅拓宽了预习的知识面,也提升了对后续知识了解的兴趣。学生不再局限于从书本上也不必非要处于特定的例如教室、自习室等地方预习,增加了预习的灵活性。

(二)课堂学习,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工作

因为有了课前预习,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课程中穿插符合该堂课目的音视频,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传统教学在钢琴实际弹奏中,教师需要通过现场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而微信公众号的运用,可以让教学变成线上“一对一”的模式,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指法讲解,对于一些重点部分,还可以用近景手法拍摄,体现更多细节,能更好地让学生消化吸收。学生也能通过自主录制弹奏视频,与教师进行实时交流,增加师生互动,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教师可补充设置符合学生各自现状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3]

(三)课后复习,便于总结评价优化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反思总结中,课堂教学必须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后的情况,梳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工作经验,并鼓励学生及时整理所学知识,保障学生在学习质量和效率上达标,并为进一步的教育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理念层面上,教师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的不足进行评论,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评论,改进教学策略,使学生自己也可以参与评价。不再只是单一的自我评估等方法。在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前提下,他们可以还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4]

三、微信公众平台对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创新

(一)基于微信本身相关传输功能的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能上传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等多媒体素材,能分门别类储存。将微课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知识点搜索,也可以将包含微课资源的多媒体页面推送给学生,这对微课资源的推广很有帮助。学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师生可通过平台进行交互,以助学生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微信教育平台的建设理念

设计理念主要从学生和老师的视角分别考虑相应的模块,从教师端和学生端来构造,学生端主要包含学习内容模块、消息推送接收模块、专业知识测试模块、互动交流沟通模块等。教师端则是老师根据资源优化配置模块将梳理的图片、文图、音乐资源在材料里整理,并在相应时间内批量给学生群发。主要的消息提醒是推送学习提醒、知识推送、布置作业等。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非常灵活和动态。依据课程进行前后,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如果要加强对学生的动态观察,可采用:推送学习资源、监管学生学习培训、解疑释惑、学习评价等,并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群发消息推送,这样有益于因人施教、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根据后台反应的数据来剖析学生学习中的具体问题,监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虑并开展了解和沟通,对学习效果开展点评,最终根据微信公众平台的意向和满意率开展调研。具体设计理念如图1所示:

图1 微信教育平台的建设理念示意图

(三)分组对比体现平台优势

后期将通过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实验班和控制班,并对相关学生从五线谱、节奏节拍、音乐理论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及访谈等方式,从中得到有效数据,并对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从综合客观的角度评价微信公众平台是否能有效促进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对于钢琴教学的效果,并以此来总结学前钢琴教学改革之后的教学效果,验证其改革的有效性。

四、微信公众平台对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能力

不管是课堂前后的学习,学生都从课堂的从属者变成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储存在公众平台上的各种知识信息,根据自身需要,重点学习,反复观看,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5]

(二)课堂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的转变

微信公众平台的设置,增加了课后总结与反思的可能。传统课堂中,课后对于知识的重温效果较弱,不同学生对于课堂中的记忆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基于微信平台的话,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翻转课堂的优势,除了老师对自身课堂节奏的梳理以外,学生也可根据平台储存的课堂知识,回顾自身还未理解消化的知识点,从而不断完善提升学校效果。学生可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内在潜能,为综合素质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资源与平台、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相融合促进课程教学

微信公众平台本身就是一个集众多资源平台与信息技术为一体的平台,在钢琴教学运用其中,更是增加了学科内容的补充与融合。这其中包含了移动终端设备、网络信号等,其中信息技术是对平台的基础保障,资源、平台、内容促进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展开。[6]

微信公众号辅助钢琴教学可以填补学生被动接受专业知识的空白,师生见面的机会很少,缺乏沟通,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无法解决等不足。摆脱时间空间的壁垒,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化和人性化教学的创新,是将信息技术与钢琴教学紧密结合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最佳控制的有利尝试。

(四)弹奏技能的提高

通过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以及弹奏技能有了明显的提成,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均在八十分以上,控制班的成绩徘徊在七十分左右。是因为微信平台的有效使用,让实验班的课堂氛围积极性高,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留言、语音连线、讨论群沟通等方式向老师和同学实时寻求帮助,及时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五、结语

因为本次研究对象的样本量还是比较小,班级人数比较固定,总体而言可能会缺乏代表性,但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学生在短时间内的学习效果还是比较突出,对于长期效果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关注与努力。微信公众平台的钢琴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强有力填补,让学生随时学习培训变成有可能完成的事,搭建根据微信公众平台的钢琴教学,要对于学生的要求进行自主创新,推动非正规的学习培训的气氛,激励学生沟通交流、互动交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树立榜样典型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个人微信、聊天群等开展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共享。在后续的研究中,笔者将持续提升教学工作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平台内容和功能的优化,为进一步实现钢琴教学在线教育平台化而努力。

猜你喜欢
钢琴公众微信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纸钢琴
微信
钢琴
微信
微信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