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建文化育人载体创新

2021-11-24 00:51
办公室业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载体从严治党党组织

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既需要发掘“隐性”教育载体的功能作用,又需要注重用好“显性”教育载体的独特优势,关键在于坚持“把党的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有形化的教育载体和工作项目,把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和原则要求细化实化具体化,在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形成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用“守正创新”的理念思路和有效载体解决新的问题和困惑,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基层党组织落地生根,构建“组织载体显优势、活动载体聚人心、网络载体固阵地”的党建文化育人体系。

一、夯实“组织载体”显优势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和执政大厦的“地基”,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党的一切工作要到基层去落实,也要靠基层去落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主体在基层,重心在基层,亮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只有把组织载体建好夯实了,党的各项工作才能有效落地见效。“基层党建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宽基层党建的领域,做到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让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在高校党的组织架构中,各基层党组织处于上接高校党委下连党员师生的重要位置,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各项决策部署中担负着上传下达和落地生根的重要责任,在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发挥着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的重要作用。高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组织载体建设,按照有利于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发展、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双覆盖”的原则,创新和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重大课题项目攻关团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孔子学院以及红色班级、学生公寓、学生群团组织等最具创新潜能和充满青春活力的地方,广泛集聚党的组织能量,持续延伸党的工作手臂。完善“把教工党支部建在教研室或实验室”,寓党的工作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业务工作之中,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党建工作引领和保证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按专业或年级设置学生党支部”,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唤醒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明确学生党员的角色定位,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观念。要高度重视学生公寓等新型组织的党建育人工作,健全高校学生公寓党的组织体系,推进党员日常教育管理重心下移,把学生党组织设在公寓社区、党员活动室建在公寓社区、辅导员住在公寓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公寓社区,使公寓社区成为党建育人的重要阵地。

二、丰富“活动载体”聚人心

党组织活动是党组织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充分体现,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生动载体。现实中,有的基层党组织设计开展组织活动的形式手段单一乏味、方式方法陈旧老套,满足于落实党建工作“规定动作”,为完成任务而被动开展活动,有特色的“自选动作”不多,活动的形式缺乏时代感和新意,存在“组织生活还是老一套,不是念文件就是读读报”“党课全讲大道理,理论实践难对号”等现象,党员之间相互沟通思想和互动交流偏少,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导致对党员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强;“有的单位党组织生活变了味,就是看看电影、搞搞比赛,甚至以党日活动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落实“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等制度有了明显改进,但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还没有彻底改观;有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有所加强,但活动内容与方式创新不足、过分关注工作留痕和疲于应付各种材料报表的问题随之出现。必须按照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要求,拓宽党建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党内政治生活和党的活动规范化、规矩化、规律化开展。在通过理论学习、党校轮训等途径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还要围绕教学改革与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学生管理与教书育人等主题,通过“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攻关提效益”,共同探讨如何适应社会需求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强化课程思政功能、如何加强对人才的引育并举和思想政治引领、如何提高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和奖项的命中率、如何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成果、如何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改变以往那种只将党组织活动与政治学习等单一形式挂钩的狭隘倾向。事业兴衰,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在调动人的积极性。党建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要做好人的工作,就要注重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和先进典型选树培育,通过充实专职党务人员队伍、强化党务技能培训和竞赛、举办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交流、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等方式,更加注重在思想上释疑解惑、在精神上提气解渴、在心理上疏导解压、在生活上分忧解难,以政治功能来引领和激发服务功能,以服务功能来体现和传导政治功能,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归属感、荣誉感、仪式感和价值感,提升党员群众对党的工作的参与度和对党的组织的认同度。

三、强化“网络载体”固阵地

在“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谁控制了网络的主导权,谁掌握了信息的先知权,谁就拥有了这个世界的话语权。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这个“一部手机便知天下事”的时代,高校党员和师生接触的信息更加广泛,选择的自由更加多样,思想的个性更加明显。青年学生的聚集点和聚焦点在哪里,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就要放在哪里,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高校党建工作就要主动占领这个思想引领的主渠道,网络空间已成为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新空间,高校党建工作应该充分用好这个凝心聚力的新空间。必须积极适应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变革趋势,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原则,按照“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思路,加快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全媒化建设进程,着力打造权威优质的党务学习平台、丰富新颖的党建宣传平台、互动共享的党建教育平台、高效便捷的党建办公平台、严格规范的党建管理平台、开放畅通的党务公开平台、清朗温馨的党务交流平台,着力建好管好用好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红色党建”网站,通过网上宣传、网上信箱、网上评议、网上学习等活动,加强“红色党建”教育,牢牢把握“网络党建”的传播制高点,旗帜鲜明扩大党的主流价值影响力,理直气壮讲好“党言党语”和传播“党建好声音”,使网络党建成为广大党员和师生宣传党的主张、凝聚思想共识、引导主流舆论、连接党心民心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载体从严治党党组织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学校安排布署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创新代表履职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