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加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2021-11-24 00:51
办公室业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共青团思政理念

一、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一)思政工作目标的转换。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为确保学生思想理念的积极性,高校共青团需要不断就思政工作目标进行转换,以实现学生思政理念的优化。全面发展是当下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思政工作作为保障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校要重视思政工作的开展。伴随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共青团在工作中面临着较多的困难,难以保障思政工作质量。基于此,高校共青团要不断结合时代背景对思政工作进行创新,对思政工作模式、思政工作目标进行转换与优化,从而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保障大学生思想文化素养与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互联网时代的工作创新。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主要技术,当下大学生生活难以离开互联网,但是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学生思想有着一定的影响。网络平台能够为学生带来海量的学习资源等诸多便利,同时网络环境的多元化,也充斥着学生的生活,会对学生的思想理念形成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共青团要对思政工作的开展进行创新,以减少网络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有效辨别网络中的不良观念,进而以实现学生道德素养与思想理念的提升,实现共青团工作质量的优化。

二、高校共青团加强大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思政工作难度增加。在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新媒体等媒体技术的发展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了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多样化途径,但新媒体技术平台信息冗杂,部分大学生缺乏辨别信息质量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受信息内容影响,自身价值观受到影响。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为学生的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学生难以对部分消极信息进行辨别,这影响着学生的思维理念。在此背景下,高校共青团难以保障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性,思政工作难度不断增加。新时代,影响学生思政理念的因素具有多样性,高校共青团无法及时掌握学生思维理念的变化,对此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难度增加。

(二)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方式老化。在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过程中,传统工作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环境,共青团思政工作的开展需要对工作模式与工作方式进行优化创新。高校共青团作为学生思政工作的主要部门,为加强思政工作质量,共青团应不断优化工作方式,以顺应学生发展需求。就传统共青团思政工作来讲,传统工作运营思维与工作模式存在部分问题,其工作无法有效与时代特点相适应,对此高校共青团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以保障思政工作质量的优化与效率的提升,增强学生思政理念。传统工作模式会导致学生产生抗拒与排斥心理,因此共青团要不断就工作方式进行创新,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三)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认同度不高。高校共青团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其工作内容与工作模式较为单一,学生难以认同共青团工作。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模式缺乏完善,这使得其工作内容被其他工作组织所替代,严重影响着高校共青团的地位。与其他组织平台相比,共青团工作模式较为单一,组织内容缺乏开放性与多样性,这影响着大学生对其工作的认同感;反之,学生会对其他组织进行追捧,长此以往,高校共青团其工作理念会出现偏差,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学生难以对共青团组织活动积极参与,不利于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共青团加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策略

(一)优化思政工作体系。在开展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共青团要不断结合时代理念对自身的思政工作模式与工作体系进行优化,进而以实现对思政工作理念的创新,提升工作质量。思政工作体系的优化需要就思政环境与思政工作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以提升学生对思政工作的认同感,切实保障思政工作对学生道德理念形成的积极作用。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体系的优化主要包含思政队伍、思政工作模式与思政环境建设三方面。就思政工作队伍来讲,高校要对思政工作人员队伍进行优化,以保障工作人员对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且思政工作人员个人素质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此高校要重视共青团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从思政工作模式来讲,传统思政工作模式无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对此思政工作人员要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与时代发展理念,对思政工作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创新,以实现学生对思政工作的积极参与。从思政环境建设来讲,为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教师要不断就学校思政工作环境进行建设,以保障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对思政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感知,进而实现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共青团思政工作能力。为减少其他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潜在威胁,共青团要不断就自身的工作能力进行加强,以保障每位团干部优秀的个人能力。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对每位团干部的要求较高,团干部作为共青团工作的主力军,与共青团思政工作质量具有密切关系,对此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对共青团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以保障共青团工作对学生思想素养的重要引导。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对此在进行共青团工作的过程中,共青团干部要加强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要求,以保障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满足学生多样性的思想需求,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对于共青团思政工作能力来讲,部分团干部在实践工作中,缺乏实践能力,难以对相关思政文化进行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存在思想问题,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理念水平的提升。加强共青团思政工作能力能够使得团干部具备与学生交流的能力,从而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思政需求的了解,进而有效实现共青团工作效率的增长。

(三)创新思政工作的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真理,对此共青团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适当融入实践活动,以落实学生思想理念的培养。思政工作能够为学生思想理念、道德素养、拼搏精神等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作为引导学生思想的主要途径,共青团在思政工作过程中,应注重思政工作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创新,以吸引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政工作中。共青团可结合院校其他组织与部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对思政工作资源进行整合,以保障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学生思想素质拓展训练”为例,在实践活动的举办过程中,这一活动类型具有创新性,能够保障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与精神进行强化训练,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对自身素养进行有效感知,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理念,从而提高自身人生价值观。此类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保障思政工作质量的提升,基于此,高校共青团可不断举办德育实践、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等,以在实践中创新思政工作模式。

(四)积极融合网络信息技术。为保障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模式的有效创新,共青团要不断与时代特点相结合,积极融入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思政工作模式,以转化思政工作方式,减少学生对思政工作的抗拒。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教学模式逐渐创新,为加强思政教育质量,强化学生对思政工作的参与性,共青团应积极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以创新思政工作途径。伴随智能终端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共青团可有效结合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展网络工作。在进行传统工作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共青团要对学生生活与学习模式进行摸查,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强化思政工作质量。在具体的创新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可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加活动实践,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思政理念的传递,此种方式能够优化传统教学的限制性,使得思政工作更加形象化。此类思政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实现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此过程能够有效将时尚元素、娱乐元素与趣味元素相融合,对提升共青团思政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思政工作质量与学生思想理念的提升具有密切关系,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影响学生思想理念的因素更加多样化,且伴随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理念的创新,学生思政工作受到多种途径的影响,对高校共青团思政工作的创新提出了一定要求。共青团思政工作的创新需要从工作模式、工作途径等方面进行着手,进而以实现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思政理念的引导。

猜你喜欢
共青团思政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