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021-11-24 15:28叶奇奇
活力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思政政治

叶奇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 618300)

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竞争也日益凸显,从表面上来看,国家之间竞争的是经济与政治之间的优势,但是,从深层方面来看,也是国家之间的民族精神、素质的竞争。高校思想政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若高校想要重点打造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则需要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并对其进行积极应对。本文主要采用综述的形式,就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进行阐述,并且,对在思政课中,就如何培养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策略进行分析。

一、现阶段的人文精神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困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人文等结构均多方面发展,存在着价值观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等现象。因此,在大多数大学生中会存在功利主义的思想;在大学群体之中,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谈论越来越少,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找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对于无法对自身带来直接利益的事物与具有人文精神价值的学科丝毫提不出兴趣。除此之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经过了较多次的改编,虽然改变了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但是,也仍然无法与现代潮流思想进行对接,而且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被书本所束缚的教学,老师甚至是照着书念,无法与当代实际例子进行紧密结合,导致思想政治课堂十分古板、沉闷,且理论偏颇。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中的教育内容必须要更为广泛,需要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未来就业前景等因素密不可分,从而改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抵触态度,激发学习思想政治课堂的热情与积极性,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阻碍,则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无法得到培养。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十分繁杂,并且,学生对于该类学科的文化基础本就不够,老师对于该学科的教学压力也较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丰富的教学教材,包括大量的理论知识、道德规范,但是,大学生对于该学科的时间安排较少,在短时间内无法学习到这么庞大的教学内容与任务。结合当代人文精神形势,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理论水平,与此同时,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教育活动,与实际例子相结合,不要忙于灌输理论,与学校行政方面的工作错开,避免教学分心[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具有共性制约的特点,该种现状不利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方式、教育方式进行加强。

二、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目前的大学生人文精神薄弱的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与构建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观念,就该种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现代教育中,老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同时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这也是提高社会人文精神素质的根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民主社会的基本,有利于解放人们的人文素质观念,可以唤醒作为人的素质潜力,属于文化的强大推动力量。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要不断强化对于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并且让大学生形成具有人文素质观念的性格特征,而人文教育也必须要与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从而获得教育的意义[2,3]。

(二)思政课程内容应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实际

大多数大学生都存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抵触的心理,这是由该课程理论性强、教育过程沉闷等特点导致的,而为了有效改善该种情况,老师应该提高教育课程中的活跃性,并且从教育内容上多与学生互动,进而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更具有兴趣,而兴趣属于学生学习的动力,之后培养好了兴趣,学生才会好好学习该课程。

(三)接近生活的实际

思想政治课程需要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连接,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提出大学生感兴趣的焦点问题和社会热点以吸引学生的关注,这是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众多实践表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仅仅局限在对学科的完整性上,而是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以便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思想政治课程在教育开始之前,可以先通过网络意见、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教育方式调查,以此明确课程教育的目的、方式与内容。

(四)大学生接受自身的现实

大学生需要从根本上提出对思想政治的兴趣,对于一些社会人文精神问题若无法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找到答案、解决方法,需要接受该种理论知识的时效性现实,老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要多采用马列主义的历史观和辩证法,让学生采用大局观、主流思想看待问题[4,5]。

三、思政课程应切合社会宏观发展方向、贴近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一)进一步结合专业优势,打造具有本校特色、优势的校园思政文化

在传承与创新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做红色基因的传播者,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时代的脉搏、时代的声音和新时代的感召,聆听党和国家的声音。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好故事,领航“现代眼光看中国”。运用新媒体技术宣传十九大精神及内涵精髓。构建校园讲政治、树新风、弘扬传统优良文化的氛围。

(二)鼓励学生边学边讲,充分表达看法

教师应抓住任何一节思政课向学生宣传中国的发展,传递时代的变化,传递思想政治对时代的促进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国情怀,彰显爱国本色。诠释红色基因,承载红色精神,彰显大国自信,集中师生党员力量,推动学生了解党的政策、时代发展趋势,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构建校园响应时代发展的优良传统,助力思政建设。

(三)实践提升思政觉悟,传播中国文化,构建文化自信

编排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和诠释当代故事、弘扬时代精神,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向学生及社会人士传播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实际行动真实感受时代的变化和文化的推演,充分认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这是学生构建人文精神的根本。

小 结

就目前阶段而言,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引人注目的,而面对思政课程的古板、沉闷等特点,需要采用对应的方式进行解决,以此培养出最具有良好人文素质观念的、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思政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