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投资项目财务风险与应对策略

2021-11-24 21:13马亚军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决策财务

马亚军

(中能建西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地方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也越来越迫切,由于各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差别很大,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虽然缓解了政府当前急需发展的资金压力,也使社会资本方的资金获得一个良好的投资渠道,但是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亟需加以改善。

一、PPP模式投资项目财务风险概述

(一)PPP模式投资项目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的造成是由事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对以后实际的结果与我们现在期望的结果之间的差距,是期望结果的实际偏离。所谓PPP模式的财务风险是指项目的财务活动在生产经营之中,因为许多无法预料的情况发生,使企业的财务状况不明确,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增加。

(二)PPP模式投资项目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PPP模式投资项目由于涉及资金量大,对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都有着影响;控制好PPP项目的财务风险,能够帮助PPP业务发展进入良性的循环,对于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的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控制好PPP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才能减少各种不利因素产生的损失,确保项目利润的最大化,实现社会资本方的投资目标。许多公司的破产倒闭事件,大多是因为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而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甚至资金断流,PPP模式资金的大量投入,如果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防控,对于企业自身和社会资本方的打击有可能是毁灭性的。

因此,有效的防控PPP模式投资的财务风险,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企业自身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PPP模式投资项目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一)政策变动的风险

政策变动的风险是指项目的盈利能力会受到政府政策变化的影响。为了使政策对企业的不利影响达到最小,这就要求法律及其法规环境应该透明、公开;政府方在执行合同时能够公平、公正,否则会使得政府信誉受损,企业的收益受损。现阶段PPP项目失败的原因,很多都归结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且缺乏必要的连续性,且变动过于频繁;PPP合同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政策的变化使社会资本方无法预料和提前防范。这样导致的结果会使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更加谨慎或者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无形又会增加双方风险,制约PPP模式的良性发展。

(二)投资与筹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的投资活动而给企业带来不确定的经营结果。企业的投资活动可以投资到自己的主业,也可以投资到其他项目,投入自己的主业,则更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投入到其他的项目,会导致竞争力的弱化;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投资。

筹资风险是企业因举债经营而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PPP模式是集投资与融资的特点于一体,加之外部融资是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筹资风险成为PPP项目投资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之一。目前的PPP项目对于社会资本方投入的资金都有最低的比例要求,社会资本方在确定自己的资本结构时,债务资金和自有资金所占的比例该如何分配需要认真思考,债务比例高,固然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同时也会造成企业的债务规模大,承担的利息支出多,出现财务危机的概率增大;另外,由于PPP模式投资时间跨度大,收益回收期长,所投资的项目往往涉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又相对偏低,可能会抑制银行等外部融资机构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

(三) 利率变化的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PPP项目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借入资金就必然要按时还本付息;因此,利率的上升会导致企业由于资金成本的增加不能按时支付本金和利息而产生风险,严重时可能产生连锁反应,使企业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同时利率变化会让PPP项目的实际收益与项目测算时的预期收益之间产生偏差,原因主要是利率变化导致财务费用大幅增加,致使投资遭受损失。2019年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要求今后利率定价采用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方式;这就意味着,以后银行的贷款利率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是一个相对比较固定的值,项目对融资的成本测算考虑的相关因素会更多,由于PPP项目贷款金额大,贷款时间长,势必导致因为利率的变化增加收益的不确定性。

(四) 资金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的转移,企业的到期债务不能够正常偿还的可能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可以分成变现能力的风险和偿债能力的风险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产生的风险,又称作现金缺少及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风险。企业的流动资产应该要有一定的比例,以确保企业的变现能力及清偿债务的能力,流动性缺乏,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容易引发系列反应,造成企业的信誉丧失。

三、PPP模式投资项目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财务风险是不可回避、客观存在的,企业只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会产生财务风险。PPP模式投资项目作为企业经营一种的形式,同其他经营活动一样,也同样存在着财务风险,但它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财务宏观环境的变化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只要是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这些外部的宏观因素是多样的,主要有市场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资源因素等方面,它们虽然是企业的外在因素,但却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因素对于企业来讲是双方面的;可以为企业带来机遇,又可能为企业带来威胁。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如果不能适应就将面临困难,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二)财务决策失误

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决策失误。科学化的财务决策能有效地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现在很多企业的财务决策还普遍存在主管决策和经验决策的情况,这会使财务决策失误的概率大大增加,由此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决策时收集的相关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同时对决策项目缺乏系统的分析和周密的研究等相关因素,从而导致决策失误的发生。决策失误将使投资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水平甚至可能无法收回,甚至令企业财务风险剧增。

(三)内部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不足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有些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没有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认识风险的本质;局限于管控好资金就能防范财务风险,从而对财务风险放松警惕,使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四)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

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实现企业控制目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极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并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企业如果缺少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虽然有,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严格;甚至有些企业将内部的管理体系与监督体系合并在一起,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等制度,难以有效地进行约束,致使财务风险频频发生。

四、PPP模式投资项目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情况

PPP项目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我国的PPP项目又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相关法律尚不完善,相互之间存在冲突;容易引发项目的合法性、市场需求以及合同的有效性等因素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企业要时刻注意国家以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出台或更改,在投资之前依据国家的政策做好科学的分析,对其可行性进行深入的研究,确保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同时,也应随时关注国家PPP政策的变化,依据新的政策,做出最有利项目的决策,实现项目的财务风险最小化。

(二)投资项目加强科学决策

财务决策应该尽量科学化,避免因为决策失误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决策正确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后续财务工作的结果,以往的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应该丢弃,它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加。在决策时,应考虑各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尽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并运用好相关的决策模型来决策。

(三)提高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首先,增强风险意识的方式不仅仅是组织宣传、培训教育,风险意识主要在日常管理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当然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需要一个有序健康的管理秩序和制度环境,管理者风险意识的提高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制度、健全的工作机构和良性的风险防控体系;其次,应该在此基础上强化和改进对管理者的考核办法,使每一位管理者的身上都有一份责任,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只有当所有管理者都提高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才能使整个企业的风险有效地降低。

(四)优化企业内控制度

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才能适应当前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对财务风险能够及时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对财务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首先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从决策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制约机制都要具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这样才能提高风险的管控能力,最终实现科学的决策和管理;其次,具有有效的相关监督机制,尤其需要加强会计监督、内部审计以及预算管理和相关的授权批准制度;最后,还需要发挥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的作用,有效的风险评估措施及内部控制评审都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在PPP模式投资项目中,社会资本方重视财务风险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自始至终注重好财务风险的把控,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才能有效地防范投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问题,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应的互相促进。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决策财务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全面提高灾害防控和安全生产水平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水利财务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