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1-11-24 11:14张春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2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雨课堂语言学

[摘 要] 以“语言学概论”课程为例,根据当前教育形式分析教学现状,针对该课程传统教学中遇到的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不明显以及教师满堂讲解等问题,通过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提出以新兴的互动式教学工具——“雨课堂”为载体,分析基于“雨课堂”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相对解决策略,实践了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互联网+教育”。研究表明,基于“雨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多元化,真正贯彻了当前教育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语言学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新疆农业大学校级教研课题“‘微时代下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语言学概论为例”(XJAU202004)

[作者简介] 张春梅(1979—),女,山东梁山人,硕士,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言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2-0125-04   [收稿日期] 2021-04-15

在当前教育形式下,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手段的混合式教学成了一种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兴混合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以及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等诸多方面赋予了新的含义。“语言学概论”作为一门兼具基础性和专业性的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学概论课程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教育形式与方法,更具有重要的探索價值和鲜明的实践意义。

一、“雨课堂”概述

(一)产生背景

在当今教育现代化大背景下,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教学模式”的理念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进步、教学手段的提高而改变。传统的面授教学要与在线教学结合,就必然会用到现代教育技术和强大的互联网作为硬件基础,而“雨课堂”正是混合式教学得以实施的工具之一。“雨课堂”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4月推出的智慧型教学工具,它将复杂而又崭新的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与PowerPoint及微信融合在一起,多方位立体式采集数据,促进实践教学微探,在督促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始终贯穿课堂互动这条主线[1]。

(二)“雨课堂”优势

“雨课堂”推动混合式教学,形成评价,通过多种通道进行师生互动,为扩展传统课堂互动提供了解决方案。它让现代教育技术轻松融入课堂,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结合,师生即使在时空分离情况下仍然可以依靠电脑、手机等媒介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也因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而变得时尚起来。目前“雨课堂”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因其操作方便,内容丰富,功能多样,逐渐被广大师生接受和认可。

二、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研究

(一)混合式教学的产生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教育的高度结合,传统课堂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方式,正逐步被应运而生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取代。混合式教学不是把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进行简单的混合,而是对教与学形式中的各种要素进行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一种真正高度参与性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是一个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督教学的过程,也是调动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创新性、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过程。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使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向[2]。

(二)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混合式教学近年来发展很快,也必将成为未来教学的常态,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在线教学设计能力,养成信息化思维,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革传统课堂,提高教师网上指导、作业批阅、答疑辅导、学情分析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即使“云端”教学,也要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基于雨课堂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模式探讨

(一)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有一定难度。传统课堂中,学生获得语言学概论知识基本从教师处获得,教师呈现内容,采用传统的以人际直接互动为主要形式的面授教学,将知识点写在黑板上,课下学生自主学习,以消化课堂知识,但不足以监督到每位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方式通常为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做笔记及讨论,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以巩固课堂知识。如此一来,学习比较主动的学生会在课后查阅资料进行补充,而缺少主动性的同学不再继续学习,只等考前“突击”,考试成绩不足以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真实的掌握情况。

2.教学评价手段简单。我校该课程采取闭卷笔试形式,最终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平时成绩占到考核成绩的30%,给定标准由任课教师自主来定,包括考勤10%、课堂提问10%、作业完成10%,也可根据班级情况灵活变动,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到考核成绩的70%。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突击复习便可得分,并未提高学会的语言能力,因此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也不高。在智慧教育背景下,这种考评手段显然无法对学生平时成绩进行全面客观评定,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造成“语言学概论”教学效果不佳[3]。

3.课程语料不丰富。“语言学概论”课程因为是现代汉语等具体语言学课程的深化和延伸,而“现代汉语”课程是我校汉语言专业和维吾尔语言专业学生大一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与语言学概论内容上相近,甚至连小标题都是相同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复也是学生厌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在对我校2018级维吾尔语专业学生和2019级汉语言专业学生发放的问卷中,分析发现目前该课程仍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不理想,教师的授课方法也比较保守、单一等问题。通过问卷及访谈研究表明,学生对该课程都很重视,部分同学因为将来要考研必定会考到这门课中的知识点,部分同学因为是学习维吾尔语,将来无论是写论文还是继续从事本专业与汉语双语对比的研究,都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喜好度不高,有明显的“应付”情绪,认为课程存在内容枯燥,学习难度较大等问题。我校该课程授课对象一部分为少数民族学生,课程中相当多的概念与他们现实的语言生活有很大差距,理解起来也比较吃力,难以和教师形成互动。

4.学时短。维吾尔语专业学生语言学概论课时数只有32学时,学时短,但理论性知识多,仅依靠课堂也只是匆忙完成了部分重点内容的讲授,更不要说深度讲解了,这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限制,远远不足以完成教学任务。基于以上几点,在对比了几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后,认为“语言学概论”课程最适宜和“雨课堂”相结合,方可达到最优学习效果。

(二)“雨课堂”支持下的课程教学实施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学生学习该课程时遇到的问题,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和雨课堂的优势,笔者提出了基于“雨课堂”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1.基于“雨课堂”教学新模式的课程优势。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课堂模式发生了变化,线上线下的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近两年,笔者在本校不同专业和班级进行了课程的探索与运用。在众多智慧教学工具中,“语言学概论”课程依托于“雨课堂”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的改革。

只要会使用PPT和微信,十分钟就可以学会使用“雨课堂”。教师下载一个“雨课堂”的插件,学生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或者回复邀请码就可以进入教师创建的授课班级,教师在电脑中装上“雨课堂”软件,点开PPT便可使用。

教师在课前预习的课件中可以插入所需视频,也可以利用MOOC视频资源和课件设计自己的课程,视频的加入使学生更形象地了解理论知识,如第二章语音部分,通过视频和图片向同学们展示各个发音部位,这样同学们便会容易理解发音器官是如何发音的;第五章语言的发展部分,涉及方言区内容,视频和相关图片的展示加深了同学们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

一门课几个教学班分别管理,签到情况、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学习的完成情况、课堂参与情况、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所有数据都可以导出,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以此为依据,可以设计教学的重难点,也便于及早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堂讲授“语言学概论”中语法一章内容较多,概念较繁杂,容易混淆。教师在上课前通过微信平台将完成本单元的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上传到雨课堂中的课件库,以便学生保存课件并随时随地进行课程预习,将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记下来,在课上的时候,教师便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教师也可以查看到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提醒未点开课件预习的学生及时预习。这一课前推送环节,可以极大地帮助解决学生基础知识较弱的问题。这一环节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讲授前掌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情况,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4]。

教师开启“雨课堂”授课,学生通过微信扫码进入课堂。课前将准备好的测试题定时发布,设置好时长,后台实时查看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语言学概论”共五个章节,针对每个章节进行相关知识的测试。测试结束后,随即对出错率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除此之外,“雨课堂”的特色功能“弹幕”使学生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可以帮助师生实时互动,实时了解上课中遇到的难点,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从而达到了教师与学生实时沟通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反馈,尤其是较为集中的問题,教师可以调整教授内容,同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环节。同时,“雨课堂”的红包功能也使学生们较喜欢的,上课回答问题、针对不同难度的测试题设置金额不同的奖励红包,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从而进一步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用手机可以答题、发弹幕、互动、提出问题等,还可以发红包,课堂使用手机摇身一变成为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手段,为大学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课后,教师会发送和本课程相关的课堂内容、教学总结、补充资料和多类型作业等内容至雨课堂,学生能够实时查看本节课上课内容、本堂课作业,同时可以看到所有练习题的整体作答情况。学生对“语言学概论”语义部分不同类型的歧义句分辨不清,教师课下将大量例句上传至雨课堂,学生课下随时随地查看这部分内容,便能很深刻地将其区别开来。在复习阶段,教师通过微信平台推送主要知识点、复习题和测试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教学的最大化。

3.“雨课堂”在课程应用中的不足。“雨课程”教学突破了课堂授课的限制,教师依据实时监测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方法等,与传统教学相比,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但它也有不足之处。

上课的时候,实时推送PPT需要同学们手机联网,但是有的教室无线网络不稳定,尤其是大班上课,学生超过一百人,如果没有稳定的网络,就会出现卡顿、中断或者接收PPT比较慢等情况,影响上课进度;居家上网课时,有些同学在偏远边疆地区,常会出现信号不良等情况。

部分网课资源未对“雨课堂”开放,导致可供“雨课堂”使用的视频资源有限。“语言学概论”内容较多,概念丰富,因此测试题型也相对较多,但是试卷上传至平台有一定限制,不能将试卷直接整份上传,需要按“雨课堂”试卷模式一道一道上传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投票题、填空题、主观题六种类型的试卷,这就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该课程涉及的部分重要内容目前无法实现“雨课堂”考试,如元音舌位图的标注、辅音表格的填写、句子层次的划分等。

課堂依赖于手机。虽然课堂利用手机进行学习,但是有时会出现不可控状况。如学生打开手机连上网,浏览网页、打游戏等。“雨课堂”未实现语音互动。网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无法进行语音互动,如提问等,必须和其他网络工具结合使用,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相关策略。针对课程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笔者提出了相关策略。

第一,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联系,争取改善4G设备条件,提高合班教室的移动网络质量。上网课时,也可选择其他网络平台和“雨课堂”搭配使用,以实现连麦等功能。

第二,关于“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在众多的视频资源中,根据授课对象的知识能力以及使用的教材,择优选择合适的网课资源。比如本学期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2018级汉语言专业学生选择了北京联合大学汪梦祥老师讲授的“语言学概论”课程作为学生课下补充学习材料,发布到“雨课堂”,同学们课堂课下可以观看课程视频进行再学习,这种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第三,关于学生上课使用“雨课堂”时会出现“开小差”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将知识与学生兴趣与联系起来,用所学专业进行举例说明,再加上随机点名、抢答问题,对某些有争论的问题进行投票,偶尔抢红包等教学活动,都会激发学上课兴趣。

通过课程实践证明,教师在面授课程时,并不能满堂使用“雨课堂”,毕竟在教室里学生面对的是双重角色(教学环节的设计者、教学内容包括网络平台资源的整合者)的授课教师,互动必不可少,所以教师设计教学环节时,把握好雨课堂使用的时间以及课程内容的安排。

四、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不应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必须改革创新,使传统课程得到完美升级,使课堂教学多元化。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既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设计教学内容中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雨课堂”智慧教学模式的优势,使之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自然延伸,也促使教师们在新形势下快速转变角色。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时空分离情况下的教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使在线教学适用的范畴越来越大,在线教学的灵活性、时空的灵活性越来越大。目前新形势下,该课程采用基于“雨课堂”教学新模式授课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多依丽,付晓妍,海军.“雨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2017(12):153-155.

[2]杨震,周美霞,刘星.智慧教学平台与课堂支撑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336-337.

[3]刘硕,任芳.基于“雨课堂”的智慧课堂建设研究模式探讨[J].探索与观察,2020(4):48-49.

[4]张海燕.浅析语言学概论融入网络课程设计——以文字部分为例[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7(9):78-81.

Research on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Taking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as an Example

ZHANG Chun-mei

(China Language Institut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education teaching 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such as single teaching model, deficiency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and too much teachers lecturing in class. By redesign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perfecting teaching contents, methods and means, it puts forward a blended teaching model with the new teaching tool, Rain Classroom,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odel,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realizing “Internet + educ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new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covers every teaching link before class, in-class and after-class scientifically, mak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iversified and truly implements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taking students as the center advocated by current education.

Key words: Rain Classroom; blended teaching model;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雨课堂语言学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