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翟林奈和闵福德英译《孙子兵法》的成功原因及启示

2021-11-25 11:43黄晓梦
孙子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译本译文

黄晓梦

《孙子兵法》作为我国著名的兵书,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孙子兵法》中的“止战”等和平思想,在当今追求和平的世界,受到各国读者的追捧。截至2019年,《孙子兵法》已有英译本超15 种版本,其他语言译本也为数不少。在英译本中,有外国译者独自翻译的,如《孙子兵法》的第一本英译本就是由卡尔思罗普(E.F.Calthrop) 根据日文本翻译的,有中国译者独自翻译的,更有中外译者合作的合译本。不过就西方读者的接受度来看,外国译者的译作更受青睐。中国译者的作品虽然在国内的认可度很高,但在国外经常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外国译者中,翟林奈(Lionel Giles)和闵福德(John Minford)的译本多年以来畅销,每隔几年就会有再版,这两个版本也成为中外学者的主要研究参考对象。通过研究这两个译本的成功原因,供国内译者参考,扬长避短,争取让中国译者的作品真正地打开海外市场。

一、语言自然,风格独特

翟林奈和闵福德都是英国人,成长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抛开对原文理解的深浅,两人在语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相比起中国译者的语言,两人的语言更显自然和连贯。以《孙子兵法》开篇的计篇第一句为例: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 )〔1〕

袁士槟07年版:War is a matter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tate;a matter of life or death,the road either to survival or to ruin.Hence,it is imperative that it be studied thoroughly.〔2〕

翟林奈2009年再版:1.Sun Tzu ˘ said:The art of war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tate.

2.It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a road either to safety or to ruin.Hence it is a subject of inquiry which can on no account be neglected.〔3〕

闵福德2006年版:Master Sun said:

War is

A grave affair of state;

It is a place

Of life and death,

A road

To survival and extinction,

A matter

To be pondered carefully.〔4〕

从这一句看,其实三位译者的用词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主要核心词都一样或者采用近义词;在排列方式上也有意地采用类似排比的做法,应该都是想在形式上和原文(横排标点版)上更为接近。在断句上,袁士槟断为两句,翟林奈断为三句,闵福德直接翻译成一句。而在一句话的意群的链接上,两位外国译者的过渡更为自然老练,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思维。从整体的排版来说,袁士槟的字数最为密集,翟林奈用数字作为坐标也较为清晰,而闵福德采用诗歌体,最为简洁,一目了然,读起来朗朗上口。

不管是翟林奈还是闵福德,他们的译本都有着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这可以给他们的读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而能更好地传递出译者和原文想表达的意义。翟林奈译本有两个最为突出的风格特色。一个是加入了大量的注释,“翟林奈在关键的汉语字词句中带有英译解释,文中附有汉字,还有介绍中国权威学者的注疏”〔5〕。翟林奈精心调查研究了《孙子兵法》中的各个细节,在译文的行文中,能够直接感受到译者的学术严谨性,这也是翟林奈译本作为学术研究首选对象的原因之一。第二是在译本中,引用了大量的西方战役、军事人物和他们的军事思想,“翟译本利用这些西方的军事天才们来证明孙子的军事洞见,颇具说服力”〔6〕。闵福德的译本则有着如同古文一般的优美,“其《孙子兵法》译本字句精练、言辞审美,体现出他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目前该译本在西方人中颇受欢迎”〔7〕。翟林奈和闵福德的译本都各有千秋,不过两人的译本都暗含译者一种强烈的想要展示中华文化的心情,这是中国译者应该学习的。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翻译而翻译,更重要的是要向读者传递中华文化的内涵。

二、译者闻名,宣传出色

除了译本本身的质量,译者也成为读者选择书籍的重要参考。而翟林奈和闵福德两人都是鼎鼎大名的汉学家,除了《孙子兵法》,两人也有其他中华古籍的译本出版,在普通读者的印象中,他们的译本一定程度上就是权威的代表,所以成为读者的首选。翟林奈是英国汉学家、作家和哲学家,曾担任大英博物馆助理馆长和东方手稿和印刷书籍部的管理员。除《孙子兵法》之外,他还翻译过道家和儒家的相关作品。闵福德是英国汉学家和文学翻译家,他最为出名的译作是《红楼梦》,除此之外,他还翻译过《论语》《周易》等。而反观国内,目前还缺少能够让西方读者产生深刻印象的翻译家。虽然说国内每年都能培养出一大批出色的翻译人员,但是他们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在西方读者中的接受度较低。而且,由于很多译者在国外知名度低,在国内可能也只有学术界才对译者有所了解。为此,比较理想的做法就是先让一两个译者在国外积攒人气,这个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来进行。闵福德本人在2009年为他之前出版的《孙子兵法》英译本特地开通了新浪微博的博客,进行答疑,浏览人数也不少。在当今的西方社会中,社交媒体占据了日常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所以若是能让一部分中国的译者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一定的粉丝基础,对他们译作作品的宣传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每年都会有无数的新书出版,为了让自己的书脱颖而出,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国内的典籍的翻译和研究专家所说,国人的译本出版和销路不畅。”〔8〕国内目前其实已经有出色的《孙子兵法》英译本了,比如入选《大中华文库》的林戊荪译本。但该译本在海外的引用、讨论度、再版等情况远远不能和翟林奈、闵福德的译本相比,这无疑是令中国译者失望的现状。因此,今后中国译者的作品,应该更加注重宣传,打开知名度。首先是出版社的宣传,国内有的出版社,例如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国外的出版社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大出版社,例如剑桥大学出版社之类的。这类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更容易被读者选择。翟林奈的译本多次再版,每一次的出版社都小有名气,闵福德的译本则是由全球有名的企鹅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而中国译者的作品很难被国外的出版社出版。所以,中国应该也在国外设立一些代表的出版社,在西方读者中建立起知名度和口碑,提高出版社的影响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后续其他中国译者翻译的中华古籍的售卖,更有利于出版一些真实的中国故事,回击西方政客的肆意抹黑。适应欧美出版市场的惯例也很重要,“根据欧美市场运行的惯例,新书在上市前,一般都会提前制作样书,通过各大媒体及书评人进行样书的宣传和推广,一般为3到4个月,重要的图书则会提前6个月”〔9〕。不能按照国内出版书籍的惯例去硬套出口书籍的方式,可以借鉴用社交媒体宣传,或者请书评人在报纸上写书评等方式。多举办国际性的书展,或者送书到国外的书展参展。从近年中国图书多次在国外书展上获奖来看,参加或举办书展对打开中国译作和其他书籍的帮助很大,应该积极参与。

其次则是对译本本身的设计,包括封面的设计以及内容的设计。在众多书中,如果一本书的封面设计十分吸引人眼球,就能增加读者把它拿起来阅读的可能性。所以在书的封面、书脊、底封等能够被读者直接看到的地方,可以多下点功夫进行设计。设计不要一味地追求在西方的框架里表现中国的文化,可以直接采用某一个中国的元素,例如翟林奈的2008年的双语版就以兵马俑的图片作为封面,2009年再版的译本就直接用黑底白龙当作封面。在封皮上,还要增加一些这本书的特色,例如翟林奈的译本就经常印有“译者翟林奈,内附闵福德所作新序”的字样,而另外一位外国译者克拉里(Thomas Cleary)的译本的封面上就直接写“最为畅销的译本”。由此可见,在中国译者的译本的封皮上,也可以写上“在中国国内畅销××册的译本”,侧面烘托这本译作的受欢迎程度。而在内容的设计上,在译本之前,翟林奈和闵福德的译文前面都有很多介绍孙子以及《孙子兵法》的内容,有时候还介绍其他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在译文之后也有一些先贤的点评之类的,全部的内容加起来的页数和翻译正文的页数不相上下。而中国译者的译本除了译者注和简单介绍之外,就很快进入正文,对一些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西方读者来说相对不够友好。这些介绍部分如果加入到中国译者的译本中,也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古代的智慧,对于一些专有名词的英译统一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最后,除了实体书外,电子书也可以发展起来。国内由于盗版猖獗,对于电子书的普遍看法就是容易损害作者的著作权。实际上,在国外电子书的观看和下载都需要付费,而亚马逊网站这类网上电子书售卖的网站,售卖出去的电子书给作者带来的收益也是十分客观的。在现在电子产品在全球普及率极高的情况下,电子书可以轻易跨越国家和地域的差异,让更多有电子产品的人,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翟林奈和闵福德的译本的电子版在网上都能找到,而中国译者的作品往往没有电子书版,只能购买实体纸质版。所以,中国译者的作品也可以往电子书方向发展。总而言之,以上这些发展的拙见不过是在适应西方出版市场的基础上提出的,只是为了希望能够扩大中国译者在海外的读者群,不过译作的畅销与否,归根结底,仍然是因为译本本身的内容。

三、仍有误译,文化自信

在已经有接受度较广的英译本之后,中国译者仍然努力地翻译《孙子兵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管是翟林奈还是闵福德,出于知识储备、背后意识形态、目标读者群的定位等原因,在译作中仍然有不少误译的地方,扭曲了原文的意思。以《孙子兵法》中《谋攻篇》中的一句,也可以说是《孙子兵法》最为出名的一句为例: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孙子兵法·谋篇》)〔10〕

释义为:所以说,如果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那么每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如果不了解敌人,只了解自己,那么胜负就不定,有可能打胜,也有可能打败;如果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作战都必定失败。〔11〕

袁士槟2007年版:Therefore,I say:Know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in a hundred battles,you will never be defeated.When you are ignorant of the enemy but know yourself,your chances of winning or losing are equal.If ignorant both of your enemy and of yourself,you are sure to be defeated in every battle.〔12〕

翟林奈2009年再版:18.Hence the saying:If you know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you need not fear the result of a hundred battles.If you know yourself but not the enemy,for every victory gained you will also suffer a defeat.If you know neither the enemy nor yourself,you will succumb in every battle.〔13〕

闵 福 德2006年 版:Hence the saying

‘Know the enemy,

Know yourself,

And victory

Is never in doubt,

Not in a hundred battles.’

He who knows self

But not the enemy

Will suffer one defeat

For every victory.

He who knows

Neither self

Nor enemy

Will fail

In every battle.〔14〕

这个名句流传很广,所以三位译者在表达三种情况中的知己知彼和不知彼不知己时,都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不过在翻译不知彼而知己的情况时,两位外国译者明显望文生义,没有理解是战役胜败的可能性各占百分之五十,而是理解为“每次获得胜利就需要失败一次”,和原文所想表达的意思差别很大,在实际的作战逻辑中也完全行不通,而袁士槟的译文就准确地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除此之外,两位国外译者的译文中的误译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管外国人有多么了解中国的文化,有些地方也是他们无法领悟的。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也没有必要通过曲解原文的意思来迎合西方读者的惯常思维。倒不如说,因为西方文化“霸权”已久,有些译者就以为西方读者就只喜欢这种曲解的文字。殊不知自己按照这种标准,反而强化了西方读者的固有印象。

再来看另外一句名句: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孙子兵法·军争篇》)〔15〕

释义为:所以,部队行军迅速犹如急风;行军缓慢则严整不乱如树林;侵略敌国时,就像熊熊烈火般无可阻挡;部队驻守时,就像巍峨山岳般不可动摇;部队的状态如阴云蔽天难以把握;部队发起冲击时,如雷击一般无可躲避;掠夺乡间财物,将掳掠来的民众分给有功者;开疆拓土后,将土地分给功臣;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再行动。〔16〕

袁士槟2007年版:When campaigning,be swift as the wind;in leisurely marching,majestic as the forest;in raiding and plundering,be fierce as fire;in standing,firm as the mountains.When hiding,be as unfathomable as things behind the clouds;when moving,fall like a thunderbolt.When you plunder the countryside,divide your forces.When you conquer territory,defend strategic points.Weigh the situation before you move.〔17〕

翟林奈2009年再版:17.Let your rapidity be that of the wind,your compactness that of the forest.

18.In raiding and plundering be like fire,in immovability like a mountain.

19.Let your plans be dark and impenetrable as night,and when you move,fall like a thunderbolt.

20.When you plunder a countryside,let the spoil be divided amongst your men;when you capture new territory,cut it up into allotment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soldiery.

21.Ponder and deliberate before you make a move.〔18〕

闵福德2006年版:Be rushing as a wind;

Be stately as a forest;

Be ravaging as a fire;

Be still as a mountain.

Be inscrutable as night;

Be swift as thunder or lightning.

Plunder the countryside,

And divide the spoil;

Extend territory,

And distribute the profits.

Weigh the situation carefully

Before making a move.〔19〕

翟林奈和闵福德的译文相较于袁士槟的译文,过于追求和原文形式的统一感,存在误译和漏译的情况,在不看原文比照的情况下,很难能理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其徐如林”的译文和原文所想要表达的意义也有所偏差。而袁士槟的译文在形式上不如两位外国译者的整齐押韵,但核心意思表达清楚了。只不过可能是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风”“林“火”“山”后面的“难知如阴”和“动如雷霆”分开翻译了。其实就意群来说,这两个断句和前面的四句是合在一起的,都讲的是行军的不同情况要采取的方式。其实,“风”“林”“火”“山”在西方的流传并不是源自中国,而是源自日本。从《孙子兵法》传入日本之后,被奉为金科玉律,在武田信玄之后,“风”“林”“火”“山”更是被日本人运用于各种领域。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也常常使用“风”“林”“火”“山”,导致不少西方人甚至中国的年轻人误以为“风林火山”是日本人的思想,这对中国文化的传播非常不利。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中国的智慧流入到东亚地区,被东亚地区的韩国、日本等学习。在近代中国遭受侵略之后,又有大批珍贵文物流失,所以现在某些国家将中国的东西标榜为他们自己创造的。西方人出于一些政治方面的考量,对这种做法还给予支持。所以中国译者在表达上不能受限于西方的思维,而应该贯彻中国的传统思维,在译作中,英语不过是表达中国思想的载体而已。所以不要受限于“风”“林”“火”“山”,应该和释义一样,把整段合在一起翻译。“难知如阴”这一句,三位译者的翻译都不尽如人意,有可能是参考底本的问题。“动如雷霆”和“悬权而动”,三位译者的翻译都差不太多,翻译出了意思。“掠乡分众,廓地分利”,袁士槟的译文和原文所想表达的意思严重不符,翟林奈和闵福德的译文也存在一些漏译,或者把这句的意思加到另一句上面去,都不算是特别准确的译文。

由以上几个例子可见,名句的译文所表达的意思相对准确,而不出名的译文更容易出现误译、漏译、硬译等情况。在当下,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也越来越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译者应该更加自信,把中国的古老智慧更为准确地传播出去,逐渐消除西方的固有偏见和刻板印象,重新建立起新时代中国的新时代形象,向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显示,这些宝贵的文化是中国的,不是韩国的,更不是日本的。中国的译者应该更加积极地学习中国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人的自信和骨气,让全世界的人民重新了解中国,爱上中国,信赖中国。

另外,翻译的底稿也很重要。不同于外国译者,中国译者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翻译底本。由于《孙子兵法》是古籍,历朝历代都有重刻本,加上战乱散佚,某些部分还存在争议,所以要谨慎选择底本。“翟林奈的译本的底本是清朝孙星衍与吴人骥的《孙子十家注》”“闵福德底本是《十一家注孙子》”。〔20〕不受限于地域和国别的影响,中国译者有很多的选择,底本以银雀山出土的汉简为最佳,其次是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老牌出版社出版的横排简化字版。银雀山汉简的出土给《孙子兵法》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突破,加之为未被严重损毁的出土文物,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和实用性。国内现在关于《孙子兵法》的研究还在继续,而随着学者们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多,对于《孙子兵法》的阐释也正在更新,所以译者也要关注最新的文物出土成果以及学术研究成果,更新自己知识。

总之,《孙子兵法》的英译事业还在继续,中国译者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营销人员在海外的销售和宣传多花些心思。这样,中国译者的译作就能在海外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和讨论度,更好地把中国古籍中的中国故事、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注释】:

〔1〕陈曦(译注者):《孙子兵法》,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 页。

〔2〕袁士槟(译):Sun Tzu’s Art of War,英镑创新出版社(Sterling Innovation)2007年版,第1 页。

〔3〕Lionel Giles(译):The Art of War,和平图书出版社(New York:Pax Librorum Publishing House)2009年版,第1 页。

〔4〕John Minford(译):The Art of War,企鹅出版社(Penguin Books)2006年版,第1 页。

〔5〕裘禾敏:《典籍英译与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年第1 期。

〔6〕罗天:《翟林奈译〈孙子兵法〉与军事典籍翻译中的文化聚合》,《外国语文》2015年第4 期。

〔7〕吴莎:《非最优化协同:〈孙子兵法〉英译中“天”的译名选择》,《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 期。

〔8〕李宁:《〈大中华文库〉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状况调查——以〈孙子兵法〉为例》,《上海翻译》2015年第2 期。

〔9〕朱振武:《中国学者文学英译的困顿与出路》,《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1 期。

〔10〕陈曦(译注者):《孙子兵法》,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3 页。

〔11〕陈曦(译注者):《孙子兵法》,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5 页。

〔12〕袁士槟(译):Sun Tzu’s Art of War,英镑创新出版社(Sterling Innovation)2007年版,第11 页。

〔13〕Lionel Giles(译):The Art of War,和平图书出版社(New York:Pax Librorum Publishing House)2009年版,第13 页。

〔14〕John Minford(译):The Art of War,企鹅出版社(Penguin Books)2006年版,第20 页。

〔15〕陈曦(译注者):《孙子兵法》,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0 页。

〔16〕陈曦(译注者):《孙子兵法》,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6 页。

〔17〕袁士槟(译):Sun Tzu’s Art of War,英镑创新出版社(Sterling Innovation)2007年版,第16~17 页。

〔18〕Lionel Giles(译):The Art of War,和平图书出版社(New York:Pax Librorum Publishing House)2009年版,第26~27 页。

〔19〕John Minford(译):The Art of War,企鹅出版社(Penguin Books)2006年版,第47 页。

〔20〕郑建宁:《〈孙子兵法〉译史钩沉》,《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译本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在滨州学院举办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弟子规
弟子规
《孙子兵法》这样读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