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带徒 薪火相传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复旦大学传习所人才培养模式谈

2021-11-25 17:20杨光辉喻融李雪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复旦大学古籍篆刻

杨光辉 喻融 李雪

中国古籍书画源远流长,装潢历史传承有序,南朝宋时即能装背、修复、保护与补治。修复技艺传承多以师带徒,薪火相传,使古籍字画得以续命。1949年后,书画修复装裱人才日益缺乏。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举办古籍、书画修复培训班,聘请著名修复专家传授古籍书画修复技艺。80年代,重新开设培训班,培养古籍书画装裱人才。2007年,国家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装裱(古籍)修复技艺”与“木版水印技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古籍书画修复装裱技艺成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于2013年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2015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国增设传习所。截至2020年,全国已设有32家传习所,聘用28名行业专家为导师。

2015年5月,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设立复旦大学传习所这一国家级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同年9月,首批古籍修复与保护方向专业硕士入学;2018年11月,复旦大学成立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在“上海文教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的支持下,2020年9月,复旦大学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招收首批书画修复保护专业硕士。这些年来,复旦大学纸质文物(古籍、书画)修复保护人才的培养模式成形了。

一、传习所师资与学员概述

自2015年复旦大学传习所成立以来,六年里聘请了古籍修复、碑刻传拓、书画装潢、木版水印、鸟虫篆刻、版本鉴定等多专业领域的专家,采取以师带徒形式,进行古籍修复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保护与人才培养。同时,在图书馆搭建的学科平台上,通过与高分子材料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生命科学院、化学系、物理系等相关院系专家们的合作,共同培养既有人文学识与科学素养,又有传统修复保护技艺和审美眼光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传习所现有赵嘉福(古籍修复/碑刻传拓)、童芷珍(古籍修复)、黄正仪(古籍修复)、沈亚洲(书画修复)、沈维祝(书画装裱)、倪建明(木版水印)、徐谷甫(鸟虫篆刻)7名专家担任专业导师,目前已构成古籍拓片修复、书画修复装裱、木版水印创作、鸟虫篆刻技艺四支导师团队,向学员传授技艺。

1.古籍拓片修复

(1)导师赵嘉福及其学员

赵嘉福(1944— ),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专家,原上海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师,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非遗传人,复旦大学传习所导师,曾任上海图书馆古文献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赵嘉福于1961年进上海图书馆,师从黄怀觉、曹有福、张士达三大石刻修复国手,得到图书馆学家、古籍版本学家顾廷龙、潘景郑、瞿凤起等的悉心培养,60年来从事古籍修复、碑刻传拓、碑帖书画修复装裱等工作,为当今国内全面掌握古籍修复、碑刻传拓、碑帖装裱等技艺的大师级人物。其代表修复作品有《重修龙华寺碑记》(赵朴初书)、豫园“江南名园”、西郊宾馆“逸心亭”、浦东“世纪大道”等。

传习所学员有喻融、叶倩如(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青年员工,2015年拜师,2020年出师)、王美玉(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2017届毕业生,同年拜师,现为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员工)、孔杰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2019届毕业生,现为复旦大学档案馆员工)。赵嘉福还担任辽宁、重庆两地传习所导师,参加一系列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全国范围的培训班。由于为古籍保护人才培养作出卓越贡献,他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2014年度“图书馆榜样人物”。

(2)导师童芷珍及其学员

童芷珍(1950— ),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专家,原上海图书馆古籍修复部主任、资深古籍修复师,复旦大学传习所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文献修复师)鉴定考评员。1972年进入上海图书馆工作,迄今从事古籍修复工作50年。

童芷珍教学经验丰富,曾在文化部、上海市文化局举办的古籍修复培训班任教,也曾应港澳台地区邀请,讲授古文献修复课程。代表修复作品有宋刻本《左传》、清康有为手稿《大同书》,著有《古文献的形制和装修技法》《古籍修复技术》等。

传习所学员有沈喆韡(复旦大学图书馆青年员工,2015年拜师,2020年出师)、李燕(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2018年毕业生,同年拜师,现为复旦大学图书馆青年员工)。

(3)导师黄正仪

黄正仪(1955— ),复旦大学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师。师从修复名家钱蟾影、应颐康。早年在贵州图书馆古籍部从事古籍修复工作。1992年进入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从事修复工作,2010年退休后返聘至今。复旦大学传习所导师,上海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能竞赛评委,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第七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指导老师。修复代表作有《白榆集》(明万历刻本)、《皇明大事记》(明崇祯刻本)、《淡轩先生诗集》(明末刻本)、《中山诗文集》(清康熙刻本)、《凌烟阁功臣图》(清康熙刻本)、《平胡调选》(清抄本)、《篆楷考异》(清嘉庆刻套印本)等。发表论文有《一书变五——〈屠先生评释《谋野集》〉之拆书及修复经过》《古籍修复艺术与装帧形式初谈》《糟朽、焦脆古籍的修复——以〈正教真诠〉修复为例》等。

2.书画修复装裱

(1)导师沈亚洲及其学员

沈亚洲(1950— ),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博物馆文物复制研究所副所长,1993年受聘为香港天坛大佛工程艺术指导。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员特聘研究员,复旦大学传习所导师。1972年进入上海博物馆,师从方增先,上海市非遗项目“摹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为上海博物馆临摹大量中国古代字画,参与多项国家重大字画修复工程。著有《中国古代书画的复制》《中国画的临摹技法》等。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讲中国画、人物及中国古代书画的复制两门课程。

传习所学员有徐强(复旦大学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青年员工,2020年拜师)、李燕。

(2)导师沈维祝及其学员

沈维祝(1951—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复旦大学传习所导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会员,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非遗项目“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传习所学员有徐强(复旦大学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青年员工,2020年拜师)。

3.木版水印创作

导师倪建明(1944—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专家,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复旦大学传习所导师,中国黄山版画研究中心秘书,芜湖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芜湖书画院职业画家。2004年被文化部派往法国、西班牙等地交流,从事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和藏书票的创作研究,其版画、藏书票融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水墨元素,结合徽派墨模的雕刻技法,创造木凹版水印技法,1999年获“鲁迅版画奖”。藏书票曾分别荣获第六、九、十届全国藏书票展的银奖、优秀奖、铜奖。编有《2018复旦木版水印版画艺术展作品集》等。

传习所学员有汪晟(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青年员工,2019年拜师)、阮逸凡(2020年拜师)。

4.鸟虫篆刻技艺

导师徐谷甫(1949— ),著名篆刻书画家、古文字专家、西泠印社与中国书协会员、复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复旦书院特聘导师、复旦大学王蘧常研究会书学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传习所导师。上海市杨浦区非遗项目“鸟虫篆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著有《鸟虫篆大鉴》《鸟虫篆全书》《徐谷甫刻心经》《徐谷甫刻朱柏庐治家格言》《徐谷甫书画篆刻集》《印章收藏投资手册》《款识津梁·印章边款字典》《徐谷甫陶刻艺术》《谷甫印选——徐谷甫篆刻艺术》。合著有《两周金文选》《商甲骨文选》《古陶字汇》《秦汉金文选》。

传习所学员有谭国恩(复旦大学二附校青年美术教师)。

二、传习所“师带徒”培养技艺与技能

截至2020年,传习所已招收学员11名,分别是喻融、沈喆鞾、叶倩如(以上已出师),王美玉、杨雪珂、李燕、汪晟、孔杰旦、徐强、阮逸凡、谭国恩。传习所师生肩负继承非遗历史使命,竭力传授和学习古籍修复、碑刻传拓、书画修复与装裱、木版水印、鸟虫篆刻等传统古籍书画篆刻修复保护技艺与技能,需要学习的十项主要技艺如下。

1.古籍修复、装帧基础技艺

一是掌握古籍修复基本工具使用,线装、硬面软面包背装、蝴蝶装以及金镶玉等典型装帧形式的制作流程。

二是掌握古籍破损基础修复技能:连口、补破、配纸、托裱、染色、揭开粘连书页等多项常用技法。

三是修复项目实践能力:学习并独立完成一件复杂修复项目的工作思路、工作流程、修复策略制定以及修复报告撰写。

古籍基本装帧基础技艺(初级):熟练掌握四眼/六眼线装、蝴蝶装、软面包背装的制作,熟练掌握环筒、单折边、四折边的封面制作,熟练掌握包角的制作;独立完成六眼包角线装、蝴蝶装、软面包背装各一册;完成的书籍四周方正、平整,栏线齐整,裁切处无明显痕迹,包角尺寸适宜,服帖。

古籍基本装帧基础技艺(高级):熟练掌握硬面包背装、金镶玉装、经折装中两种装帧的制作。独立完成硬面包背装、金镶玉装或经折装中两种装帧的制作;完成的书籍四周方正、平整,栏线齐整,经折装折口误差不超过1—2毫米;硬面包背及锦面封面服帖,花纹不走形。

古籍修复基础技艺(初级):熟练掌握揭书叶、溜口、补破的修复技艺,可以独自完成待修复古籍的配纸及四级及以下破损古籍的修复;独立完成一册四级破损古籍的修复。

古籍修复基础技艺(高级):熟练掌握揭书叶、溜口、补破、托补等修复技艺,可以独自完成二级及以下破损古籍的修复;独立完成一册三级或以上破损程度古籍的修复,并撰写修复档案。

2.尺牍/字画装裱基础技艺

尺牍/字画装裱基础:掌握四尺以上纸张、绢绫等材质的托裱技术,独立完成并基本掌握对联、立轴、二色式立轴等制作流程和技艺。

尺牍、字画装裱技艺(初级):熟练掌握绢、绫料的小托,熟练掌握镜片、单色立轴或挖镶、拼条尺牍的制作。独立完成一张镜片及一根单色立轴或一册尺牍,完成的作品不掉色、不空壳、平整、尺寸适宜。

尺牍、字画装裱技艺(中级):熟练掌握双色、三色立轴或对联的制作,独立完成一件双色或三色立轴或一组对联,完成的作品不掉色、不空壳、平整、尺寸适宜。

尺牍、字画装裱技艺(高级):熟练掌握手卷的制作,独立完成一件手卷,完成的作品不掉色、配色适宜、尺寸适宜。

3.传拓、石刻技艺

一是传拓技艺:熟练掌握拓包的制作,选择合适的传拓用纸,熟练掌握乌金拓、朱拓,独立完成一张乌金拓,拓片墨色均匀,字口清晰。

二是石刻技艺:了解石刻方法,完成一件小幅刻字作品,保持字形不变形、无爆边,走边干净、自然光滑、铲底干净。

4.拓片装帧、修复技术

掌握墨拓、朱拓的小托技术;独立制作镜片式、立轴式、横批、蝴蝶折、各式形式的册页(五镶式册页、挖镶式册页、经折式册页、双面翻册页)。

针对拓片、拓本的破损情况,制定修复方案;学习并实践碑帖拓片、册页类拓本的修复技艺,解决虫蛀、霉变、絮化、破损等问题。

5.装具的制作与修复技艺

根据保护对象,独立完成函套以及锦盒制作,独立完成破损函套的修复。

装具的制作技艺:熟练掌握四合套、六合套的制作;独立完成一个有传统图案的六合套,函套大小适宜,平整,不紧不松,包面不空浆,花纹服帖不走形。

装具的修复技艺:熟练掌握传统四合套、六合套的修复,独立完成一个函套的修复;修复后的函套不空壳、平整、配色适宜。

6.档案修复技艺

记录破损状况与鉴别破损等级:熟悉中国档案史、档案分类以及档案用纸等基础知识,具有鉴别档案破损等级以及订立破损档案修裱方案的能力;完成破损档案调查以及订立档案修复预案的报告;提交定级合理的破损调查报告及修复方案。

档案修裱技艺:掌握破损档案的基本检测、去污除尘以及粘胶剂配制等基本技能,合理运用去污除尘技术,完成破损档案的修裱工作,撰写规范的修复报告。

7.书画摹拓技艺

掌握不同时期书画作品的特点、风格、流派,独立进行临摹。

摹拓初级:双勾廓填书法技艺的学习与掌握,包括边勾边填、直接摹写;要求摹拓完成一件古代名家书法作品。

摹拓中级:传统工笔画技艺的学习与掌握,包括工笔人物画、花鸟画;学习认识各种中国书画的工具材料,如各种纸、绢,各种毛笔,各种矿物质颜料与植物颜料、化学颜料;学习认识这些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要求摹拓完成一件古代名家工笔画(人物或花鸟画)。

摹拓高级: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技艺的学习;各种山水画流派的特点与技艺的认识;各种山水画流派技艺摹仿;要求摹拓完成一件传统名家山水画。

8.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1):对书画装裱修复有系统了解,包括基本步骤、工具、材料、修复的理念、修复师个人素养等;工具的制作加工及练习,包括糨糊的制作、刀工、排笔功、棕刷功。要求:独立完成工具、糨糊的制作和加工,托纸50张以上,裁顶条10版以上;托纸无褶皱,无空壳;顶条要裁均匀,无大小头。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2):宣纸染色;画芯的三种托法(湿托、飞托、覆托);绫绢的托染;镜片的制作;立轴的制作(一色装、两色装)。要求:独立完成2张以上镜片、立轴制作(一色装、两色装);完成的作品不掉色、不空壳,配色、尺寸适宜;做到绵、软、平、挺。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3):立轴的制作(三色装、宣和装、对联等形制)。要求:独立完成3张以上立轴制作(三色装、宣和装),完成的作品不掉色、不空壳,配色、尺寸适宜,做到绵、软、平、挺。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4):手卷、册页(推蓬装、蝴蝶装)制作。要求:独立完成手卷和册页制作,完成的作品不掉色、不空壳,配色、尺寸适宜;手卷做到绵、软、平、挺、齐,册页做到平、挺、齐。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5):旧画的修复。要求:独立完成一张旧画修复及装裱;作品不能有二次损伤,画面干净整洁,画意完整。

9.版画创作刻印

掌握不同时期版画作品的特点、风格、流派,独立进行创作刻印。

木版水印技法:掌握白描、雕版和印刷技艺,完成整套木版水印的制作和印刷,同时具有雕版和印刷作品。根据已有题材复制刻板,要求使用基本的雕版技法,印刷成品线条清晰流畅,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传统手工造纸:掌握传统纸张原材料及其特性,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和手感触摸分辨出纸张的材质;了解传统纸张的加工制造工艺过程;制作任意一种或几种传统手工纸张。纸张厚度均匀,具备书写、绘画等部分或全部纸张的功能性。

10.虫鸟纹篆刻技艺

掌握虫鸟纹篆历史发展及特点风格,独立进行创作、刻印与传拓。

鸟虫篆书法写作:掌握鸟虫篆书法的书写;和篆字进行比较,得出鸟虫篆专门的构思及创意;分别不同地域的鸟虫篆;通过秦汉时期印章体会鸟虫篆的艺术特点;从“永字八法”学习鸟虫篆书法。用鸟虫篆写出自己的名字;写出繁简鸟虫篆文字若干组。

边款、印谱的制作:学习创作、篆刻印章边款,掌握印章边款拓印,印谱、印章扇面等作品的制作方法。边款拓印作品不洇墨,字迹清晰,钤印作品清晰完整,装帧符合制度,美观大方。排布合理,字体优美。作品精良、种类多样。

印章篆刻:掌握文字的“印化”处理方法,能够合理准确排字。在把握章法基础上,学习篆刻刀法,进行鸟虫篆的篆刻练习。印章的文字印化和章法排布合理美观,文字清晰。印章作品走线流畅,铲底干净,富有韵味。

2019年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中展出了复旦大学传习所赵嘉福和弟子的修复传拓作品。2020年9月,传习所学员沈喆鞾、叶倩如、喻融三位学员,经过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密切合作,制定“出徒”相关规章制度及仪式,并顺利“出徒”结业。她们合作的修复作品《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在2020年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设立“传习所”培养年轻学员的同时,与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相结合,一方面,为年轻修复师提供专业指导老师,通过师带徒形式,学习传承传统修复技艺;另一方面,为青年学子提供学习科学和人文专业知识的机会。老中青三代修复师密切配合,教学相长,共同为古籍书画修复保护、碑刻传拓、木版水印及鸟虫篆刻等非遗项目注入新鲜而强大的活力。

猜你喜欢
复旦大学古籍篆刻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篆刻
中山医院及分院画卷
我是古籍修复师
上海精准医疗大数据中心成立
与考生签“确认书”,复旦大学是否有过?
一道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再拓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古籍保护知识展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