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基层风气 不断提高官兵满意度获得感

2021-11-25 23:57姜小勇
政工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官兵基层教育

姜小勇

近年来,各级大抓党风廉政建设,持续纠治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部队政治生态、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基层仍然存在一些顽瘴痼疾,久攻不破、久治不愈,必须持续下狠招、出重拳,打好正风肃纪主动仗、攻坚仗,为部队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看透基层不良风气的“微”表现

基层不良风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常常披着人情往来的外衣,打着相互关心的旗号,周围人往往见怪不怪、跟风迎合,具有很强的顽固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组织功能的虚化弱化。一些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质效不好,组织观念淡化、组织作用弱化、组织形式虚化不同程度存在。决策程序随意简单,重大敏感事项用主官碰头代替集体研究,临时动议、仓促上阵;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偏松软,对党员干部工作、家庭、生活等情况底数不清,对违规违纪问题苗头不及时制止;原则性战斗性不足,出了问题藏着掖着,把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团支部、军人委员会两个群众性组织工作流于形式,民主监督职责严重缺失。

弱化教育的认识倾向。由于日常训练工作任务繁重,一些小散远单位在学习教育上,还存在人员不齐、时间难保证、教育走过场等问题。不注重调查研究,摸不清官兵思想底数,开不出“针对性”药方;自身形象不好,执行纪律规定不严格,导致摆事实讲问题底气不足;能力素质不够、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必要的历练,把大道理讲小了、讲偏了、讲俗了,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官兵。

习非为是的定式思维。面对正风肃纪反腐越往后越严的高压态势,少数官兵还没有真正警醒起来,对过去的工作精神状态、生活行为方式还有怀旧心态。让战士洗衣打饭、带小孩,帮自己干私活;炊事班私自开“小灶”,家属来队就餐不按规定交伙食费;公家的东西大到桌椅板凳、小到牛奶鸡蛋蔬菜都往家里拿;利用过年过节、过生日、家属来队等时机,搞吃吃喝喝甚至违规喝酒。

情趣低俗的错误思想。思想不纯乱交往,道德品行不端,同时与数名异性保持暧昧;讲享乐、搞攀比,盲目追求灯红酒绿和精神刺激,违规出入地方洗浴中心、KTV、酒吧等娱乐场所;沉迷于打游戏、彩票、股票和网络赌博,赊账欠账;追求“时尚”、紧跟“潮流”,置条令条例于不顾,热衷网络直播、网络交友,甚至暴露军人身份、泄露涉军信息。

表里不一的不实作风。不愿在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上下功夫,习惯于搞突击,迎接检查材料雷同、心得体会相互抄袭,涂改记录、编造计划、虚填表格、恶补笔记;单位发生问题不按程序报告处理,甚至企图掩盖事实、谎报瞒报;接受调查时不如实交代问题,甚至统一口径,对抗组织调查;个别官兵不能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捕风捉影、捏造事实、诬告乱告,造成相互猜忌,影响内部关系。

事不关己的处事信条。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痛不痒、剖析问题避实就虚,遇到身边不良风气,只要与个人利益没有冲突,就抱着看热闹的围观心态,当起了“吃瓜群众”;看见事故苗头,想着一时半会儿不会有事,又怕与自己扯上关系,既不处理也不报告;干事不积极、不主动、不担当,总是考虑工作的强度难度险度,认为干得越多被批评得越多、出事的概率越大,能推就推,能躲则躲。

履行职责的疲沓心态。机关为分队解决困难办事拖沓、敷衍塞责,政策把握不准,说外行话;一些官兵在其位不谋其政,捧着手机打游戏、刷抖音,沉浸在虚幻世界不能自拔,甚至还到处散布负能量,发牢骚、讲怪话;训练场上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成绩不合格也不思进取、毫无危机感;个别人员熬、等、混思想严重,领导强调的事迟迟得不到落实,推一下动一下,工作缺乏主动性。

二、铲除基层不良风气的“实”措施

必须始终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七靠”:

靠教育引导筑牢“防火墙”。转作风、正风气首要的是转变观念,必须从抓好“三个教育”入手。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紧贴使命任务和官兵思想,持续开展党史军史教育,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二是党纪法规教育。突出研读习主席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常态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宪法法律法规,做到新规禁令熟记于心,真正做到手握戒尺、挺纪在前。三是案例警示教育。采取课堂教育+案例通报+文化熏陶的“1+1+1”模式,党委纪委领导每年为官兵上廉政党课,反复观看纪律教育片,建设廉政文化墙,发动官兵创廉政警言、读廉政书籍、看廉政影视、讲廉政故事,不断筑牢廉政基础。

靠建强组织形成“铁拳头”。当前部队各级任务多样、动态分散,加强组织建设必须在强化“三性”上下功夫。强化组织制度严肃性。重点把好“四道关口”:时间要保证,绝不能把党日时间当成机动日、文化活动日;人员要落实,决不允许有任何游离组织之外的特殊党员;程序要严格,绝不能投机取巧、偷工减料、随意变通;内容要全面,七项组织生活制度必须全面抓、抓全面,绝不能顾此失彼、重此轻彼。强化组织生活战斗性。不断巩固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成果,尤其要抓好思想汇报、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制度落实,对枝节问题敢较真、对原则问题不放过,让批评武器真正发挥威力。强化组织管理原则性。加大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力度,监督党员遵守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履行党员义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情况,对违纪党员要先开党小组会再开党员大会,先批评教育再组织处理。

靠以上率下立起“风向标”。干部骨干的作风形象是基层风气的“源头”,必须自觉做到“四个带头”。带头强化政治能力。真信真学习主席作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政治理想,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立起是非、美丑、善恶的风向标,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全面锤炼磨砺,积极参加党内生活,经常反躬自省,纠正小不足虑、微不足道、人之常情等模糊思想,摒弃找后门走捷径、拉关系套近乎等惯性思维,始终做到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带头勇于担当尽责。敢于直面矛盾问题、揭短亮丑,敢“唱黑脸”,面对问题绝不藏着掖着、隐情不报,不断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担当作为,锻造敢说、敢管、敢较真的过硬作风。带头严守纪律规矩。始终把自己置于教育管理之中,习惯在显微镜下工作生活,破除侥幸心理和特权思想,切实从小事小节做起,严格区分公私界限,自觉抵制利益诱惑,真正使自己很清爽、很干净、很硬气。

靠制度机制扎紧“铁篱笆”。法规制度是军队建设和部队行动的基本依据,是官兵行为的基本准则。加强风气建设,根本上要靠制度,关键是末端落实,重点是实现“三个要”。体制机制要健全完善。伴随政策制度改革落地,各项法规快速更新,要时不我待学习掌握,常态组织调研考评,定期分析建设形势,及时开展教育整顿,切实扎紧笼子、编紧篱笆,堵住擦边钻空的源头。贯彻执行要坚决有力。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和法规制度办事,严格规范“四个秩序”,着力减少“五多”为基层减负,人人行动、上下合力开创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督导检查要到底到边。机关注重结合挂钩帮带、当兵蹲连等时机,持续加强对末端落实的监督检查;基层要自觉对标对表纠治整改,让“土政策”“搞特权”没有市场。

靠畅通渠道织密“监督网”。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有效的约束力。必须充分发挥群众作用,做到监督无禁区、全覆盖,突出抓好“三个持续”。持续拓宽监督渠道。建立旅营连三级监督体系,创新“三大民主”形式,抓实监察联系点工作,规范信访反映流程,用好“一栏一网三箱”,广泛开展“大谈心”“小纸条”“我为单位献一技支一招”活动,广开言路征集意见建议。持续公开敏感事务。风气监督员列席热点敏感事项有关会议,通过公示栏、强军网、信息视窗等方式,实现名额、标准、条件、程序、结果“五公开”,使阳光操作、公开透明贯穿全程。持续回应官兵关切。建立回音壁、设立答复日,引导官兵正确行使民主权利,鼓励如实、逐级、实名反映问题,确保官兵诉求有处讲、委屈有处诉、困惑有人解、问题有人查、结果有反馈。

靠执纪问责架起“高压线”。教育千遍不如问责一遍。要坚持立起导向、从严执纪,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坚持驰而不息纠风治弊。重大节日重点查纠搞庸俗关系、请客送礼,练兵备战重点查纠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敏感事项重点查纠吃拿卡要、谋取私利,行业领域重点查纠私下勾兑、收受回扣。坚持从严从快调查处理。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治,要在官兵心中建立违纪与处分的必然联系,立起违纪必被罚的鲜明导向,造成强大震慑,达到“查处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坚持深入细致案后治理。对于因违规违纪受处理人员,要主动靠前交心谈心,过细做好教育引导,定期开展回访谈话,帮助调整心态、轻装上阵,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靠上下合力营造“好环境”。单位要有凝聚力、战斗力,官兵要有归属感、荣誉感,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必须努力营造“三个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始终将公道正派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在涉及官兵切身利益问题上,坚决做到一碗水端平,使有关系的“不敢找”、条件不符的“不能找”、表现优秀的“不用找”,真正让大家感受到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营造心情舒畅的环境。深入开展尊干爱兵、兵兵友爱活动,多与官兵谈心事、交朋友,始终把官兵的冷暖放在心上,在信任、理解、沟通中培养深厚的战友情谊,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对官兵的成长进步、身心健康、婚恋受挫、涉法涉诉等实际困难,主动靠前解决,使官兵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努力实现把单位当家来爱、当家来建、当家来管。

猜你喜欢
官兵基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题解教育『三问』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走基层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