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团队学习(TBL)的任务型教学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为例

2021-11-27 02:19葛敬光
山西青年 2021年22期
关键词:线下教学法教学模式

葛敬光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一、相关概念界定

Sweet(2010)将TBL描述为:一种特殊的小组学习形式,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个人工作、小组工作和即时反馈来创建一个激励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学生们更积极地为上课和参与讨论负责。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一种基于团队进行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1]。团队学习不再以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而是通过把学生分为多个团队小组,以自学、思考、讨论、发表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将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设计师、督促者和引路人,这样的教学策略与模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学设计中,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影响力。这种教学法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2]任务型教学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goals)、信息输入(input)、活动方式(activity)、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 role)、教学环境(setting)等要素组成。任务型教学法对专业学校的吸引力在于其资源的有效利用(只需要一名教师同时进行多个小组教学)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高水平承诺的结合,这通常只能通过TBL方法来实现。

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混合式教学并非简单的课堂搬家,而是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知识性的、浅显易懂的内容通过在线学习的形式,学生自学和团队在线讨论为主;教师线下教学讲述重点难点并进行解惑答疑。线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进行科学设计,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及素养的培养,以分组研讨、研究成果展示等方式启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概念界定,基于TBL的任务教学法非常适合混合教学模式,尤其是需要学生极大发挥自主性的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教学设计。[3]

二、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

(一)课程设计

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计中,老师们对混合教学越来越感兴趣,以便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体验。我选择将课程设计成一个线上线下混合的课程,其中50%是线上异步学习和同步讨论,50%是线下同步会议和模拟汇报。在10周的课程中,每周的活动通常从学生阅读和观看指定的材料和视频开始。然后他们参与了关于阅读观看和其他相关主题的异步讨论。当课程进行时,他们参与每周主题相关的全班和团队同步活动。待线下上课时间,统一情景模拟创新创业情景或汇报。

在有足够线上课程视频、资源、习题等内容支撑的情况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内容按照任务点分为具体的按顺序排列的模块。理论课内容,学生在线上完成学习和检测。在课程期间,学生被分配到由7-9名学生组成的永久性或多样化的团队,团队的数量取决于课程中学生的数量。在准备阶段,学生通过阅读、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相关资源、进行在线准备,随后是在线即时反馈、和小型讨论。线下课的时间,各个团队根据在线讨论的情况,将团队的成果按照各组成员才干、创意和分工汇报出来。最后设定分级激励和同行评审环节,也即每组除了组长,还选出观察员,对整个团队合作过程进行观察记录总结和评分,汇报当天,由线下的评估小组,选出评估官员,从专业、内容、创新、组织各个角度按照“三明治法则”进行评估,最后由教师进行总评估。

(二)教学效果

从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效果看,基于TBL的任务教学法在混合式教学中是有效的。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同学和课程内容的互动都比传统课堂要积极得多。各小组在线上和线下任务中都表现良好,教师能够通过小组参与的频率(即讨论板帖子的频率和数量)来评估学生的表现。学生可以和老师的实时对话、享受老师的即时反馈、聆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评论。与实施任务型教学前的几个学期相比,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90%。这种教学法的成功归功于通过频繁的小组互动练习和同僚评估练习建立的团队凝聚力。

以前,TBL主要是在线下面对面环境中进行的。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大多数学生的部分课程需要在网上交付。这对基于TBL的混合教学是一个无形的推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所有的线上理论课程都可以在线完成,没有往返教室的时间,可以灵活地利用碎片时间反复观看,从检测得分统计情况看,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比面对面授课更好的学习效果。实践课中,每个团队每个成员都会发挥各自特长,抓紧讨论的机会为团队的综合得分努力,课程的趣味性和创意性大大增强。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总设计、总指导、总评估的角色,需要时刻思考如何在混合式教学中优化学生的团队学习体验,这比之前面授时单一的“讲师”角色,更具挑战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不可否认,基于TBL的任务型教学法在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混合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对学习者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将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学生归属感较低,团队意识薄弱,团队讨论花的时间过多

通过调查反馈,部分学生觉得相比传统授课,基于TBL的任务教学中,学生对归属感的感知较低,这对团队合作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也即逐渐让教师和学习者都感受到,在看似杂乱、不确定的自主学习和应用练习中学习概念,比单纯地靠讲述和记忆这些概念,对学习者的创造力、开放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更有现实意义。

通过在线讨论与同学建立一种团队意识很有挑战性。为了适应课程的节奏,学生不愿花时间在团队内进行讨论。在课程伊始,老师需要花大量时间不断传递、强调和督促团队的意识,学生才能慢慢去思考和体验团队合作和单打独斗的效果是完全不同。尽管刚开始团队合作的效率还不是期待的那么高,但是这绝对是学生值得付出的时间成本,需要学生们在紧凑的课程节奏中,学习和练习时间管理。

(二)讲师需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并存在技术使用困难

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大量的教学材料上传到教学平台,任务点的排列和划分要足够有逻辑和吸引力,保证学生在线学习的顺利完成。课上需要对分小组团队的活动进行引导,课后要评估批阅大量小组讨论的汇报总结。比起面授,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如果不是对基于TBL的任务教学有足够的信念支撑,很难持续突破。

另外,当网络、摄像头、麦克风以及与其他人同时交谈时的音频延迟存在问题时,或者由于技术问题,学生误解或听不到教师的话,这些技术问题也使得课堂变得很有挑战性。当然,对师生双方而言,虽然最初的适应是耗时的,学生的成果会使他们感受到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四、解决对策和展望

基于上述问题,总结几点可以改进的地方:

(一)在同步会议中,由于大量的同步互动,不同的人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言,缺乏非语言交流的方式,鉴于此,可以充分利用投票、投屏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想法。大家可同时发表意见,意见会同步出现在投屏软件上,意见的表达不会受到他人的干扰,还可以看到所有参与者的想法。这比传统课堂的个别提问更能全面客观地收集所有同学的想法。

(二)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提前发布任务,告知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自学时有的放矢,讨论汇报之前也需要提早与学生就所需注意的问题和所需避免的错误进行频繁的沟通,对于明确课程期望以及为学生提供建议和支持都很重要。在完成小组间讨论后,学生们强烈希望得到导师的反馈。教师应仔细考虑在课程中使用哪种同行评估方法,使各团队更有收获。

(三)要经常进行教学效果调查和反馈。虽然一般在课程结束时,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在线评估课程。但是建议基于TBL的混合教学,最好一个月就进行一次,通过投票调查,从学生那里收集关于他们在课程中学习经历的感受和信息。比如:1.你的团队学习进展如何;2.你有什么改进的建议;3.你的团队对学习环境还有什么期待。学生可以在他们的小组中,讨论这些问题的答案,完成问卷,或者匿名投屏讨论。

总之,基于TBL的任务教学在混合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的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承担学术风险能力、分析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该研究为创新创业类课程实施线上线下任务型教学提供了一种机制,为教育开发人员和教师提供了一种在混合教学环境下引导主动学习的实用策略。当然教师还需要不断摸索和研究,彻底从讲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和引导者,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分享经验、推动教学。

猜你喜欢
线下教学法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COZMINE线下集合店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