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农业新模式稻田养蟹“一水两用双丰收”

2021-11-27 11:11左爱华
吉林蔬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养蟹排水口蜕壳

左爱华

(沈阳市辽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

俗语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环境关联较大,重要性不然而喻。新的生态养殖种植模式就是探讨稻田养蟹一水两用,实现生态循环综合利用,这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种养殖新模式,稻田养蟹技术比较简单,实用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果良好。利用水稻田养殖河蟹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使得水稻田的光照充足,也能预防水稻虫害,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既保证了水稻质量安全,又收获了优质河蟹,实现种养双赢。

1 稻田设施设置

从各地经验来看稻田养蟹,一般每亩田可产水稻450千克以上,收获河蟹10千克。养蟹稻田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土质肥沃的中熟晚粳或杂粳田块,常年不脱水的沤田也可。加高加固养蟹稻田四周田埂,筑好田埂高66厘米,夯实田埂防漏水逃蟹。

在水稻田四周挖复堆河,复堆河埂2~3米,河宽3米,深1.5米,坡比1∶2。面积较大田块中间开挖蟹沟,沟宽深均为50厘米,开“日”、“田”、“围”等形状,面积占总面积 10%~15%。

稻田养蟹需建设围栏防逃设施和进排水口防逃设施。

建钙塑板防逃墙。选用抗氧能力较强钙塑板沿田块四周围栏,埋入土下10~20厘米,高出地面50厘米,外侧用木桩支撑,2块钙塑板间用细铁丝接牢,四角做圆弧形。这种防逃墙有运输安装方便、造价低、效果好等优点,可使用2~3年。

芦柴泊与塑料薄膜结构防逃墙。将质量较好,80~100厘米宽芦柴箔沿田块四周埋入土下5厘米左右,外侧每隔2米用一根木桩固定,木桩入土15厘米以上,内侧用细铁丝将塑料薄膜(油毛毡)固定在柴箔上。

薄膜(或油毛毡)埋入2~3厘米,出土48厘米,整个防逃墙上端向内倾斜。这种防逃墙成本低,但不抗风,需及时维修更换,使用年限一般1~2年。可直接将双层薄膜或油毛毡固定围栏防逃。

进排水口设置。根据螃蟹洄游习性,为便于捕蟹,进水口设在田块西北或西方,排水口设东南方或东方。地基夯实铺一层砖,上置直径40厘米水泥管,用水泥砂石砌成,无间隙衔接,进水口做成弯曲状。进排水口用聚乙烯网片密封,建一道竹栅加盖网片,防蟹从进排水口逃跑。

2 稻田水肥调节

稻田施基肥。养蟹稻田在秧苗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基肥品种以有机肥为好,饼肥时效长,效果好。一般每亩施入人粪尿250~500千克,饼肥150~200千克,缺少有机肥的地区可用无机肥补充,总施用量以基本保证水稻全生育期生长需要为宜。

秧田栽插秧苗移栽前2~3天施一次高效农药,防水稻病虫害传播蔓延。通常采用浅水移栽,宽行密株栽插,发挥边际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秧苗栽后一周内,秧苗返青前尽量减少螃蟹进入秧田,以免影响秧苗成活。

水质调节。养蟹稻田水中溶氧一般需保持每升5毫克以上,酸碱值为7.5~8.5。秧苗移栽入田时水位20厘米左右,以后随水温升高和秧苗生长逐步提高水位至60厘米。5月份后每隔7~15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2~3天换一次,每次换水20厘米,注意田内外水温差不超3~5℃,避免螃蟹潜伏休息和最佳摄食期间换水。

稻田管理。养蟹稻田一般全生育期只施1~2次追肥,每次每亩用尿素2.5千克。

3 苗种放养规格

清田消毒。苗种放养前一月,将复堆河及蟹沟水排干,曝晒数日,再放水5~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加水溶化全池遍洒。放蟹前应暂养鱼试水,检验药性消失情况。

放养时间。稻田培育成蟹,一般在2~4月份,水温达5~10℃时,选择晴天将蟹种放入复堆河内。稻田培育幼蟹,通常5~6月放蟹苗进入复堆河内(稻田不宜鱼蟹混养)。

蟹苗质量关系养蟹效益。蟹苗分天然苗和人工繁殖苗。目前最好蟹苗是天然水系苗,数量不多。多数是水系人工繁殖培育蟹苗,选购蟹苗要注意甄别。选择体质健壮、品种纯正好蟹苗。

规格及密度。稻田培育成蟹一般以放养每千克60~150只蟹种为宜。放养密度根据稻田掌握,每亩放2.5~5千克为宜。同一田内放养同一规格蟹种,不同规格蟹种混养,饲料投喂要充足。

为防蟹苗携带寄生虫,放养前用2%~5%食盐水或适宜高锰酸钾液浸浴蟹苗5~10分钟。

蟹苗经长途运输离水时间较长,放苗前应浸水2~3分钟取出,放置10分钟左右,再次入水浸泡2~3分钟取出,反复2~3次,让蟹苗自行爬入水中,使蟹苗分布均匀。为提高成活率,可直接将蟹苗倒入水中。蟹苗投放关系养殖成活率,为有效提高后期产量和品质,要掌握投放时间、密度及管理事项等,确保投放规范,保证蟹苗成活率。

4 河蟹饲喂管理

饵料投喂。培育幼蟹田块,要先肥水后放苗。蟹苗下田后,每天投喂1~2次豆浆或蛋黄,需要泼洒均匀。7天后,逐渐改投糊状饲料,如豆饼糊、菜饼糊、麦麸糊、南瓜糊、甘薯糊及动物内脏糊,投喂足量水草,蜕壳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蜕壳素。

培育成蟹的田块按放养50克蟹种投放50~100千克活螺蛳,让其自行产卵繁殖供螃蟹食用,适当投喂浸泡或煮熟的小麦、玉米等植物性饵料,增放一些绿萍。

7~10月份是螃蟹生长旺盛期,饲料投喂量要充足,投喂营养全面、新鲜无污染的动、植物饵料,如螺蛳肉、蚌肉、蚕蛹、鱼虾、屠宰下脚料及水草、麦、谷、饼类等。蟹蜕壳前后,饲料中要添加蜕壳素,也可适当增喂一些蛋壳粉、骨粉、虾壳粉等含钙多的饵料。

水温下降后可酌减投饵量。每天投饵量根据水温及上一天螃蟹摄食情况掌握,一般为蟹体重5%~10%。一日投饵2次,上午6~8时投喂1/3,下午6时左右投喂2/3,以沟边浅水倾坎投喂为好。投喂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日常管理主要是每天早晚各一次巡田检查,查看防逃设施、进排水道是否漏水,观察螃蟹摄食、蜕壳、生长情况,及时清除和腐烂变质残饵。

病害防治。目前稻田养蟹疾病较少,一般以预防为主。放养时用0.2万国际单位孔雀石绿溶液对蟹进行药浴。

养殖期间,每亩每月用生石灰15~25千克在复堆河和蟹沟内遍洒一次,饵料中拌和土霉素定期投喂。

对稻田养蟹危害较大敌害有水老鼠、水蛇、青蛙、水鸟等,可采取田边投放鼠药、安放鼠笼、鼠夹、“稻草人”及人工等多种方法进行清除。

按照水稻实际情况适时收获水稻和及时捕获河蟹,适时进入市场销售,获取较高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养蟹排水口蜕壳
陈鸿波
蜕壳的歌唱家
螃蟹
滴水兽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排水口工程对京杭运河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
17次蜕壳
养螃蟹
可裁剪地漏过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