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P需求分析的跨境电商英语课程设计优化研究

2021-11-28 12:34顾艳李静
关键词:英语课程跨境电商

顾艳,李静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5)

一、ESP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是研究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析理论,它的核心在于明确了专门用途英语应当遵守“基于需求”的教学原则。根据研究者的不同,需求分析有多种分类形式,其中影响力最广的是TomHutchinson&Alam Waters提出的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目标需求分析是指在目标环境下对学习者英语使用的要求,具体包括英语的使用用途、使用领域、使用场合、使用时机等[1]。学习需求分析是指了解学习者当前的英语学习水平,具体包括学习条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偏好、期望,以及语言的优劣势等[2]。这样的需求分析充分突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但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课程设计者——教师及课堂教学的因素,因此,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后来出现了“教学需求分析法”,增加了教育环境因素,如分析教师个人情况、课堂文化等[3]。在需求分析理论的基础上,Hutchinson&Waters提出了ESP课程的三种课程设计模式,分别以语言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4]。其中,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应用最为广泛,它强调在分析学习者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基础上,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实施教学、进行评估并循环调整。

《跨境电商英语》作为一门ESP课程,其开设是应跨境电商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其课程教学设计在考虑学习者条件的同时也必须结合行业需求。基于对ESP、需求分析等相关理论研究,本文将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开设的《跨境电商英语》为例,从目标需求分析、学习需求分析、教学需求分析三方面搜集关于跨境电商英语课程的各类主客观信息,找出课程开设、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充分考虑高职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基础上对优化跨境电商英语课程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二、跨境电商英语课程需求情况调查

《跨境电商英语》是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国贸系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于第四学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周2课时。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已完成《跨境电商》《外贸英语视听说》等课程,因此具备一定的跨境电商行业知识和英语技能。

本次需求情况调查根据需求分析理论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话题,定性与定量结合从而找出《跨境电商英语》在课程设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需求调查分三项:针对外贸企业的目标需求调查,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查和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需求调查。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手机在线完成,其中目标需求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9份,学习需求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0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目标需求

对外贸企业的调查结果可概括为英语的重要性、英语语言技能的运用及培养、英语的使用场合三大方面。

1.在英语重要性方面,91.14%的企业人员认为英语对于从事外贸工作的应聘者来说很重要,92.11%表示外贸业务员应当具备使用英语操作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平台的能力,75%认同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比传统方式开展外贸业务对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2.在英语语言技能运用及培养方面,68.35%的企业人员认为外贸工作岗位对英语技能的要求较高。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说、听、写、译、读,但调查显示,企业人员最欠缺的是听说能力,同时企业人员认为新员工最需提高的也是听说能力,足见工作需要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着差距。

3.在英语使用场合方面,企业人员认为外贸业务员应当能够用英语处理各种跨境平台业务。虽然平台上有机器翻译,但是,78.95%的企业人员认为机器翻译只是人工翻译的重要辅助,因此,在平台上的操作离不开熟练的英语技能。67.09%表示在企业内部也会使用英语与同事、领导进行工作交流。调查说明英语在外贸企业的使用场合十分广泛。

(二)学习需求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从英语学习现状、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对《跨境电商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四方面进行分析。

1.从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来看,56.67%的学生不会在课外自学英语。在跨境电商英语课堂上主动发言、提问的学生仅有18.32%。52.19%认为自己现在的英语能力水平差。学生认为自己掌握最好的英语技能是阅读,在学习跨境电商英语中觉得最大的困难来自听力、口语,这与企业反映的情况一致。

2.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来看,86.17%的学生认为学习跨境电商英语很重要,但只有50.28%对学习跨境电商英语感兴趣。学生学习跨境电商英语的目的主要为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了解跨境电商的专业知识。学生最想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其次为口语能力及阅读能力。因此,学生动机较强烈,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英语薄弱环节并希望得到提高。

3.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学生认为最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式是手机打卡做任务以及小组合作练习,最喜欢的资料形式为视频格式。而单一地做笔头或口头练习、死记硬背则被视为不适合的学习方式。

4.从学生对《跨境电商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来看,40.55%的学生不太清楚或完全不清楚每次《跨境电商英语》课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学生认为理想的教学内容应该主要包含跨境电商平台、产品、市场等资料阅读、跨境电商交际口语和跨境电商邮件写作三大部分,并适当增加其他内容如各国文化差异、其它语种的一些简单词句表达等。理想的教材应当由本校任课老师与外贸企业人士共同编写,理想的教师应当是既教专业英语又教电商或国贸类课程的老师。学生最喜爱并认为有效的三大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是分组讨论、模拟扮演、互动游戏。62.74%的学生要求增加实训软件,丰富实践操作,以提高自己的跨境电商英语运用能力。

(三)教学需求

与《跨境电商英语》的授课教师就师资条件、教学资源、教授方法进行了访谈。从访谈结果来看,理想的授课教师应当具备过硬的英语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跨境平台操作经验,掌握必要的跨境电商或外贸知识。这样的教师才能够在语言教学中融入实践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而不受限于教材。

关于教学资源,受访教师表示网络上可用的跨境电商英语在线课程或资源库不多,如果要开展翻转课堂,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当加快在线课程建设的脚步。目前市面上的跨境电商英语教材或侧重英语能力的培养,或侧重工作任务的实践。如果要选择最符合学情的教材,势必需要授课教师和企业人士共同编写校本教材,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来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就教授方法而言,受访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在仿真环境下跨境电商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加深学生对真实工作任务的分析和把握,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跨境电商英语》课程设计优化

通过对跨境电商英语课程目标需求、学习需求和教学需求三方面的调查发现,虽然《跨境电商英语》受到学生的喜爱,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企业对英语的高要求、学生对跨境电商英语课程的评价和希望、教师对跨境电商英语教学的看法和意见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跨境电商英语能力,贴近企业人才需求,笔者就该课程设计提出了如下四点优化建议。

(一)重视ESP教学,英语技能与专业技能齐抓并进。对于高职生的英语教育重点应当放在ESP教学上,因为高职院校侧重于专才培养,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才能更快地进入职业角色。因此在增加《跨境电商英语》课时的同时,可以开设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其他ESP课程,比如《外贸跟单英语》《询盘英语》《物流英语》等。这些ESP课程既能提升学生在外贸各环节中英语技能的运用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外贸专业知识。对ESP教学的重视不仅体现在ESP课时增加、课程开设上,还体现在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设置和活动引导上。ESP课堂上不能局限在专业词汇的讲解和课文的翻译上,还应突出课文中的工作任务的展示,通过分析、评价使学生掌握工作任务的解决方案,并在多个相关情境任务中反复练习,使英语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

(二)明确教学目标,聚焦听说能力的提升。教学目标的明确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框架的搭建,也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开展。教师应在课堂开始和结束时以导入、小结的形式点明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并指明通过哪些学习任务的完成可以达成这些教学目标,学习的重难点分别是什么,如此便于学生在课堂听讲过程中有所侧重,以及在课后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跨境电商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应该综合学情、教材内容、行业要求等因素,其中听说技能的提升应当放在首位。听说能力是企业需求与学生实际能力之间差距最大的冲突点。教师在每次课的教学目标中不妨突出听说任务,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布置,小组讨论、单人汇报等任务开展形式,线上线下的任务完成方式,营造浓厚的听说训练氛围。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利用口语类手机APP软件,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由易到难地提高听说技能,再根据学习侧重点,练习跨境电商环境下典型的听说任务。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以如何开展跨境业务为主线的跨境电商英语教学内容中穿插学生普遍喜爱的各国文化差异知识点。如在推广前需要完成海外市场消费者电商消费习惯的调研。又如,在上传产品时,为了获取曝光量,关键词、属性词的填写不仅用英语表达,还可以用目标市场的当地语言表达。文化的差异、新鲜语言的刺激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分组讨论、模拟扮演、互动游戏既然是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那么教师应当在教学任务设计时多考虑采用这些活动形式。高职学生自觉性不强,自主学习意识缺乏,需要他人监督,因此手机打卡完成学习任务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成熟的手机APP外贸类英语学习软件、自建的跨境电商英语课程手机平台、自建的跨境电商英语学习公众号等,促使学生课前、课后学习,促进学生养成自学习惯。

(四)加强教学实训,突出学习任务的真实性,发挥企业的专业性作用。依靠情境创设下学习任务的完成来提高学生的跨境电商英语运用能力总缺少一点真实感,学生希望能真枪实弹地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英语操练。而平台的注册门槛高、费用高把学生阻挡在了真实之外。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学校可以购买仿真实训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平台上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并熟悉跨境业务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发挥企业的专业优势。如请企业专家进课堂,为学生展示真实后台的操作内容;又如邀请专家参编教材,将企业真实案例写入教材内容。如果条件允许,将企业子账号的一部分业务直接交由学生操作,教师把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借助校企合作,教师也可以进入企业历练,获得一线工作经验,弥补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

五、结语

本文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国贸系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根据ESP需求分析理论对该专业的《跨境电商英语》课程设计进行研究。从目标需求、学习需求、教学需求三方面的分析结果来看,跨境电商英语课程的开设是必要且重要。拥有良好的跨境电商英语运用能力利于跨境平台业务的操作、跨境社交媒体的推广和海外客户的沟通。但企业对听说技能的要求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学生学习跨境电商英语的动机虽然明确,但学习兴趣一般,英语基础薄弱,抓不住学习重点,缺少实训操练。师资力量单薄,教材匮乏也给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除了学校加大对ESP教学的重视程度外,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突出英语听说技能的培养,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积极借助企业资源,加强实训操作,提高语言教学的实践性。优化《跨境电商英语》课程设计,切实提高学生跨境电商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既能为外贸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也能让学生在推广中国产品时感受到文化自信,从而积极投身我国跨境电商事业,促进我国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跨境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