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电影片名英译汉的翻译方法

2021-11-28 12:34张顺泰
关键词:译制译法英文

张顺泰

(天津城建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80)

一、电影片名的重要性

(一)主题总结

电影片名在电影整个制作环节中地位举足轻重,如果把电影看成一篇篇幅较长的记叙文,那么片名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对整部电影起着引领的作用。从文化交流层面上来说,电影的全部内容围绕这个名字展开,而我们评价一部电影的艺术价值,片名所起到的点题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在市场化的电影层面上,电影片名对于主题内容的精确总结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观众明白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什么,换句话说,片名所起到的主题总结的作用能够让一部电影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的受众。

(二)吸引观众

电影在承载文化价值的同时,其本身的商业价值也是极其重要的,对于一部投资巨大的电影项目,一丝一毫的改动可能都会对电影本身的商业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决定一部电影片名的时候,除了考虑电影本身的主题、文化、剧情之外,还要能做到吸引读者的目光,让读者对电影产生一定的观看兴趣。例如,电影《赤狐书生》,最初的名字叫《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的作品,虽然用作品之名直接为电影命名能够达到让大家了解这部电影的目的,但其本身可能和电影剧情的关系并不密切,所以在后续挑选电影本身的两位主角的角色作为电影片名,这样让大家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电影故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在留给人们遐想的同时,也满足了电影本身的玄幻色彩。或者说,这部电影片名的修改本身就是一个商业计划,前面用名篇佳作打出名号,让大家对这部电影有所期待,又在后续得到一定的关注后改成《赤狐书生》,这样的改变,既为电影宣传造势,也能在后续吸引一波对电影不太了解的观众。

二、中英文电影片名特点比较

(一)中文电影片名特点

中文电影片名的特点在于对于电影整体的概括更为细致,这与中文本身文字的多样性分不开。中文电影片名的命名特点侧重于对电影背后所要传达的信息或情感进行探讨与挖掘,也就是说中文电影的片名更愿意表达一种情绪,或温暖、或冷漠、或愤怒。其实,这与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的文化特点是分不开的,中国人含蓄内敛,很多时候“有话不说透”,在于靠语气或者气氛来达到真实的表达目的。中国文字服务于中国文化,不同文字的组合也符合中国人对于文化现象“朦胧美”的期待。其次,中国汉字文化中带有多种修辞,修辞所要传递的文化概念是准确的,这种概念也渗透进对中国电影的命名方式中,中国电影中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词汇现象使用也较为频繁,而这些词汇大都言简意赅。最后,中国电影片名命名习惯于使用动词,这是由于中国电影在命名的时候侧重于对剧情感受的表达,而动词则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目的,因为动词的使用可以使电影片名更具感染力,使整个电影所要传达的情绪更加饱满[1]。

(二)英文电影片名特点

英文电影片名侧重于对故事情节的整体概括,对于电影想要传达的情节信息更为精确,一般对于片名的选择不会使用字母特别多的单词,而是会在保证情节的基础上,用最简洁的词汇来进行命名,英文中的词组选择也为这一应用提供了基础,词组的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使电影片名在不破坏本身原有动词的情况下传达出片名本身想要赋予人们的动作感受,尤其是在英文电影中占有相当一部分市场的商业动作片中,动词词组的使用能在短时间内真真切切感受到电影的画面魅力,从而走进电影院。其次,英文电影很喜欢以主人公的名字直接命名,例如《美国队长》、《钢铁侠》,以主人公名字命名的方式可以说是英文电影中非常主流的一种方式。这种命名方式在于简洁,且直接明了地介绍了主人公。英文电影片名善用修辞,这些修辞不同于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比喻、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英文电影片名更习惯于把修辞作为独特的表达形式来直接传递概念。

(三)二者特点比较

首先,中文电影对电影片名的考量因素更为细致,除了在上文分析特点提到的之外,中文电影对于音韵的要求也很高,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读起来音节的划分较为平整,所以电影名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是中文电影电影片名要考虑的。其次,除了少许的传记电影之外,中文电影很少直接用人物命名,大多喜欢用人物所处的的时代背景、经历的事件来进行烘托,但直接用主角姓名来做为电影片名的英文电影却很多。中国文化对于事件的描绘在于朦胧的意会,而西方文化则更为直接。

三、中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探讨

(一)直译法

在中英文电影片名互译的过程中,直译法适用于对于短小的片名的译制,对于英文电影片名中经常使用主角姓名作为片名的现象,这种译制方法能做到让电影片名的译制更加准确且更能贴合原文意思。但中国汉字对于同一说法会有不同的表达含义,这是由中文本身的多样性决定的,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也赋予了其深刻的内涵,例如,对于“我”的说法,中国文化就有“吾”“鄙人”“洒家”等几十种根据不同身份特点以及场合的不同称谓,那么可能在译制的过程中,直译法要面对的考量的是如何把这种文字后面的意思翻译出来。其次,电影片名在译制的过程中要讲求在保留特色的同时让电影片名浅显易懂。但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且互相之间有着自己文化的专有名词,那么在进行直译的时候要进行一定的取舍,也可以寻找文化之间的共同部分来进行本土化的翻译,例如,西方文化中的“上帝”在中国文化中就可以看作是“老天爷”,这样通过直译再结合本土文化进行变化可以拉近影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引起观众观看的兴趣。

(二)扩译法

在对电影片名译制的过程中,最终的原则应是在让观众理解的基础上,最大的化地发挥出电影片名本身的商业价值。那么对于一些本身文化含义不那么深厚的电影片名,在结合本土化的特点以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扩译。首先,扩译可以在保留原有电影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内容的增加,例如英文电影Interstellar,如果将其中文直接译制成“星际的”,在中文里就会让人觉得泛泛而谈,同时会让观众对这部影片的类型产生疑问,那么在进行中文译制中巧妙地加上“穿越”二字,那么这种动词的使用就可以使观众在保留对星际幻想的同时明白了主人公做了一件什么事,从而可以将影片定位在剧情片的类目。其次,增译法最多的使用在于修饰,使本身可能没有那么突出的电影片名更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英文电影Life ofPi,结合其中的剧情需要,中文译名将Life引申为在海上的生活,也就是后来中文译名中的漂流,又因电影本身充满了神秘色彩,所以又在漂流前面加上了“奇幻”二字。最后,增加动词也是扩译法经常使用到的手法,例如,本身只有一个名词的英文电影,12 YearsASlave,在中文译名中,译者巧妙的翻译成了“为奴十二载”,动词“为”的使用使电影片名更加形象化,再例如The Notebook,中文译名为《恋恋笔记本》,动词“恋恋”的使用在译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三)改译法

改译法在笔者看来整个翻译规则是和以上两种方法有根本区别的,改译法最大的特点在于根据不同文化及商业市场对电影原有的片名在形式上作出大的改动,例如,电影White House Down,中文译名则直接译为了《惊天危机》,突出了其作为动作电影所涵盖的紧张刺激感,与原译名表达的“白宫沦陷”完全不同,但这种本土化的改译能够大大地刺激观众的观看欲;还有经典案例Ghost,其中文电影片名叫《人鬼情未了》,但ghost本身含义为“鬼魂”,在这里直接借用电影中的情节写出了主角间的关系,点明了具体的内容情节,符合中国本土观念对于“鬼”的理解,打破了中国普罗大众对于吸血鬼,魂魄,幽灵等词汇的漠然,更贴近于中国本土的文化习惯,同时符合翻译对于传播信息的习惯。再例如,电影Gone with the Wind,改编自著名小说《飘》,其中文电影译名为《乱世佳人》,这部电影的中文改译不仅点明了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历史背景,也体现了女主角斯嘉丽的坚韧不拔、勇敢和美丽。

其次,改译法的使用还多用于电影片名本身有很多意思且层次复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改译法可以顺利地解决翻译难度骤然增加的问题[2],例如,奥斯卡获奖电影The Shape ofWater,其本身的含义为水的形状,讲述的是一个哑女和实验室里的一只怪物之间的爱情故事,中文译名《水形物语》,在“水之形”上面突出了两个不能说话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深层的含义告诉了我们对于像“哑女”这种社会边缘人物和被禁锢在实验室里不会说话的怪物之间他们虽然没有言语的表达,但他们心灵之间的靠近让他们能够彼此交流,这种情感超脱了一般性的言语,更能使电影译名本身赋予观众一种新意,同时点明了电影主题,是爱情让他们之间建立了纽带,从而表达出电影深层次的对于爱情的探讨。

虽然笔者提出改译法颇为大胆,但在翻译中,创造性背叛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是说译者可以在使用此方法时随意翻译,改译法的核心就是文章的主题、情节和内容,电影译名通过改译法译出之后要经得起这三个标准的检验。

四、相关建议

对于英文电影引进中国后所进行的部分片名汉译应当根据具体的电影分类、题材以及具体内容分步骤进行,在这里,笔者认为首先要进行的是电影的题材分类,分类对于后续的具体译法的选择起到定位的作用,例如,根据上述笔者所提出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译法结合电影本身的题材特点进行选择,其次,选择具体译法之后,在翻译时可以合理地引入除电影本身文艺创作之外的其他因素来作为电影译制片名的考量,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出电影译名的广告性作用,为电影本身带来最大化地商业收入。最后,电影要遵循相关的翻译原则来进行合理地翻译,达到翻译的传播效果,使电影片名作为信息本身在传递转换时能更加准确。

五、结语

对于电影片名的译制宗旨就是要以电影内容本身为依据,对于中文译名要贴近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符合中国人民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认知,但同时要兼顾电影译名的商业价值,在立意确定的基础上加之科学化的译制,不能一味地追求商业价值,滥用电影译名的广告效益,要抵制刻意地改变为博眼球但忽略电影译名本身文化价值的做法,让电影译名真正地成为电影的一部分,译者应积极发展电影片名的中国化译制的可循规律并尝试开辟创新,做到电影片名中国化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猜你喜欢
译制译法英文
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
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60周年活动举行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革”时期的“内参电影”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