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职业教育课程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1-11-28 11:55张琪琪
山西青年 2021年13期
关键词:黄炎培课程内容职业道德

张琪琪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黄炎培(1878—1965)先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不同于大多数人,黄炎培先生将其职业教育思想结合实践,先后创办了一大批优秀的职业教育机构,这正是职业教育今天取得巨大成就的坚实基础。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何种形式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结合课程这个载体才能去完成,所以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想也是重中之重,黄炎培先生也给予其深刻的内在价值。今天深入挖掘黄炎培职业教育课程思想的内容,从中汲取理论与实践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课程思想产生的背景

黄炎培不仅从思想上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职业教育课程思想是黄炎培先生通过不断实践积累总结而出,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及社会依据。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课程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黄炎培先生就读于南洋工学特班时便开始接受新思想,后遇到蔡元培先生,下决心教育救国,决定从事新式教育。黄炎培先生在成为江苏省教育司司长的第二年便发布《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文中强调“生活教育之宜注重”[1],表明教育上的“实用主义”已经开始酝酿。1914年黄炎培的《实用主义小学教育法》正式出版,书中分为修身科之实用教育、国文科(读法、作文、书法)之实用教育、算术科之实用教育、理科之实用教育、技术科之实用教育等章节[1],对各学科课程做了进一步的剖析。次年黄炎培先生从国外考察回来时,职业教育已经与国内提倡的“实用主义”相契合,可以说“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为此后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教育课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课程思想产生的社会依据

1904年癸卯学制改革制定后,普通教育得到飞速发展,实体教育的发展速度几乎停滞不前,普通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等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出现“所学非其所用,所供非其所求”[2]的现象。为了探求当时中国教育弊病的本源,1914年黄炎培先后对长江、黄河流域进行考察,第二年跟随游美实业团体到美国考察。之后黄炎培先生又先后去日本等不同国家切身体会当地的职业教育,并将调研结果出版发行。在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现状后,黄炎培先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实业界朋友一起成立职业教育社,并在宣传书中提出以沟通教育与职业为宗旨。如何沟通教育与职业?如何将教育与生活相联系?职业教育该如何实施?黄炎培先生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课程思想的主要内容

职业教育应开设哪些课程、课程怎样实施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如何评价培养的人等问题,黄炎培结合时代背景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一)课程设置上,要满足社会需求

黄炎培先生多次进行教育调查,重点分析当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去设置职业教育课程。以中华职业学校为例阐述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问题。

《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怎么》中认为职业教育的重点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具有社会性,从作用方面来说就是要有社会化。[3]即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相应的课程培养人才。中华职业学校在设置课程之前调查了该校附近居民的职业,发现铁工最多,其次为木工,于是先设铁工、木工两科。之后黄炎培先生调查发现纽扣和珐琅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培养此方面人才,便开设纽扣科和珐琅科。1918年在上海创办该校后“先后曾开办工科(分铁工、木工、珐琅工、纽扣工)、职业师范科、文书科等。1920年添设商科,旋又合并铁工木工两科扩充为机械科;1930年添设木工科,此即本校今日所设之三科也(商科、机械科、木工科)。”[4]随着社会需求不断改变,课程也与时俱进,归纳总结形成普通学科、基本职业学科和职业专门学科三大类课程。

(二)课程内容上,普通学科与专门学科相结合

为达到教育效果,中华职业学校对每一学科的内容进行细分,每一学科都涵盖三大类课程。就商科而言,普通学科的内容最常见,如体育、画图、音乐等。职业基本学科包括商学、会计等,同时制定了对应的专门学科。[5]就机械科而言,专门学科包括制图、工作法、电镀实验等科目,这些科目的设立是让学生去了解机械的基本原理以及构造,对以后机械的使用也能有一定的认知。而木工科的专门学科大致包括制图、工厂管理法、工厂实习等,确保学生能学会使用一般测量仪器,能设计、制造出一般的产品。课程内容的设置与选择是依据职业标准,从社会与职业岗位中选出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是普通学科,更是结合社会需求。

(三)课程实施模式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中华职业学校内附设有各个专业实习的场所,如为机械科学生开设钳工场、木工厂等实践基地,商科在校内设中华商店。此外,为弥补校内设备不足,中华职业学校与社会的各行业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分学科见习和实地参观,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锻炼动手能力,从企业的角度来检验学生培养的效果。黄炎培还主张在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工读交替方式。工读交替是针对当时部分学生困于就业,贫苦青年学生因学习费用问题而无法继续学习提出来的,特点是注重实学,将做工与学习相结合,全面培养知识与能力。

(四)课程实施效果上,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中华职业学校从道德方面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在课程实施中,一要重视职业道德的熏陶,从校歌、校训,到学生入学时写誓约书、制定的纪律制度,充分体现道德熏陶与约束。二要强调职业道德的实施,首先,将重心放在课堂上。中华职业学校每周有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其他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也会适当融入道德教育;其次为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活动,尤其是当时有影响力的人物的演讲,其效果有时会远超出学校教师的教导;最后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中华职业学校的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以身作则。

三、黄炎培职业教育课程思想的当代价值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想虽形成已久,但仍有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在我们目前职业教育的日常工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课程设置上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重点解决学生就业难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滞后性,学校对职业人才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变化了解不及时,学校很难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调整。在新时代,新发展也需要造就崭新、高质量的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要顺应发展,积极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6]培养崭新、高质量的人才离不开顺应时代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可大致分成两方面。一是知识理论课程;二是实践技能课程;这两类课程要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深入了解社会岗位需求,对原有不合适的课程进行筛选、取消,不断提高课程的质量,让学生在职业教育中做到学以致用,重点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课程内容上注重普通学科与专门学科相结合,顺应职业教育普通化趋势

课程内容源于社会的需要。“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是一种技术知识。”[7]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多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内容侧重于专门学科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普通学科的实施。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更强调普通学科,顺应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课程内容方面的职业教育普通化既要强化专门学科,又要注意普通学科教学,力求做到普通学科与专门学科相结合。普通学科的教育重点放在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让学生对理论基础有更深入的认知,在更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层面上进行职业专门学科的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三)课程实施模式上强调实践环节,重视与企业合作

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技能的习得与练习。在课程实施中,首先职业院校应提供充足的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及时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建立更多专业的实训基地,在实践过程锻炼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要强化教师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可以考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人员,二者相互协调配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四)课程实施评价中强化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由于教育体系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目前还有一些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做得仍不够完善,甚至在有一些地区职业道德教育已经到了边缘化的地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首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比重给予提升,通过系统的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角色以及肩负的责任;其次课程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8],职业院校教师要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以身作则,在课程实施中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职业规范和工匠精神;最后,我们还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强化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以及道德品质,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黄炎培课程内容职业道德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黄炎培的“三多”: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黄炎培教子从小事做起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打 得 好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