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急救应急演练中训练伤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2021-11-29 05:34孙家宏陈建辉翟军平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安全员心肺演练

孙家宏 陈建辉 翟军平

作者单位:214023 江苏无锡,无锡市急救中心

我国突发事件频发、灾害事故频现。近年来,“5·12”汶川大地震、“8·2”江苏昆山粉尘爆炸事故[1]、“8·12”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2]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还有2013年的非典型肺炎病毒及当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造成了全球的恐慌。在这些灾害事故面前,院前急救都是急先锋,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可以说,院前急救是一支准军事化的队伍[3],而要圆满完成这些突发救援必须有应急预案[4]和规程、日常培训及演练也不能缺少。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和演练,可以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相对于医院来说,院前这方面的训练明显偏多,这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训练伤[5]。通过对无锡市急救中心近年来急救应急培训及演练中训练伤的回顾分析,总结出训练伤发生的规律,可以有的放矢的加以重视,避免不必要的伤情发生。

应急培训和演练是急救中心的工作内容之一,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3号发布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6]第29条明确:急救中心(站)应当向公众提供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科普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能力。因此,急救培训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程,更是一份社会责任。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成立了专门的急救培训中心[7]。美国心脏协会在2015年10月公布了《2015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8]以后各级医疗单位十分重视心肺复苏的专业培训,各地相继成立了美国心脏协会的培训基地[9],相关的培训更是如火如荼开展。近年来,无锡市急救中心的培训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培训又分为对直属急救站和网络急救站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对外培训包括对社区卫生中心的医护、工厂、地铁、驻地部队、学生及群众的急救普及、安全防事故方面的培训。随着培训的深入开展,急救技能得到提高和巩固,心肺复苏成功率不断攀升,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得到加强。

对于培训要做到组织有序、准备充分,并注意过程的安全,防止和减少非战斗减员[10],国内外军队的训练伤常有且难免,训练中战机坠毁事件也有发生。在近五年的培训中,作为准军事化的无锡急救中心也发生了一些意外伤情,现报告如下。

一、来自急救中心的伤情报告

1.2016年在全国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及技能竞赛备赛阶段,基层参赛队来我中心参加技能培训,在中午休息期间,一名护士仍坚持练习,结果不慎被训练室地面的插座盖拌倒致肩关节脱位,送医院复位治疗。

2.2018年在组织网络急救站模拟急救演练中曾发生“后车厢门撞头”事件。当时一名参训护士正在车后方,其他人员情急中将后箱门用力向下关上,车门正好击中该护士头部,出现头昏症状。事发后同事马上将其送医院做CT检查,排除了头部出血,属于有惊无险。

3.2019年11月初,江苏省某县级市急救中心独立建制时间不长,需要对辖区内的急救医护人员进行分批培训。我中心接受该市的邀请,派出两名急救老师前往进行急救交流和情景式模拟培训。其中有一个模拟场景需要一名老师模拟伤员突然晕倒在地,但在假摔的过程中因力度掌握不好,右肩直接撞击在木地板上,导致右肩部损伤。事后核磁共振检查示:右肩部多根肌腱和韧带损伤,关节腔及滑囊积液,后遗症有肩关节活动受限。

4.在心肺复苏培训课程中,也有因长时间双手重叠胸外按压,导致女学员手背皮肤起泡、溃破,这通常发生在带有手链和手镯的女同志身上。

二、应急训练中容易出现的损伤及对策

通过对日常训练的梳理,结合多年培训体会,通常会发生如下一些伤型,需要做好预防。

1.摔伤:道路湿滑、搬抬担架上下楼梯及复原体位培训等都可引起摔伤。搬抬伤病员时做到相互提醒,前后协调;大型培训须提前设置安全员;团队操作和比赛时注意内场安全,如地面湿滑,应设置警示牌。

2.撞击伤:模拟场景演练[11]中急救车紧急刹车可导致车内人员急速前冲,易撞击受伤;行车途中如医护做治疗,也要防止车内监护仪之类侧翻砸击人员,开关车门也要做好观察。

3.夹伤:急救铲式担架合拢可夹伤手指,也可夹到伤员头发。搬抬时应小心,做到操作、安全两不误。

4.电击伤:心肺复苏中有除颤环节,有放电误击可能;在模拟演练时,可将电池移除,只模拟动作,不会真正的充放电,可避免发生。

5.爆震伤:急救便携式呼吸机中有罐装氧气,在对空瓶对冲氧气时因无压力表显示,易引发爆燃。应严格操作流程,同时禁止明火。

6.坠落伤:铲担架搬运或用椅子搬抬不能平卧的伤病员,有摔落可能,应按规定绑扎多道保险带;另外救援直升机医疗救护训练[12],也逐渐增多,在演练中,也要防止坠落和摔伤。

7.腰肌或推间盘损伤: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是急救比赛常设课目,搬运人员如用力不当,易出现腰肌劳损或引发腰椎间盘突出。搬抬时应做到同步起(降),另外初训时也可使用模拟人。

8.交通伤:涉及到救护车的训练,要事先设立安全员,做好安全警戒,防止伤人和伤车;在山区道路行驶,要控制住车速,防止倾覆。所以救护车演练尽量在封闭的场地进行,减少外场作业。

9.其他损伤:在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时如下蹲太猛易致半月板或髌骨损伤,应加软垫保护;在防生化演练中,也要防止因防毒面具佩带不当而出现窒息[13]等意外发生。

三、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院前急救不只是政府的形象工程,也是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的具体体现。一个良好的院前急救机构必须将急救培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同时也要有效避免训练伤的发生。当然上述的训练伤,也会出现在日常急救之中,应做到警钟长鸣。

1.做好对培训及演练的安全防范,下面以我中心出现的几起训练伤为例进行总结和分析:(1)安全意识还不够,认为室内培训不会有事,大型群体性培训也应设置安全员。(2)训练间隙或午休时组织人员(安全员)不在时,要限制练习。(3)培训的组织准备需要加强,防护措施要跟上。培训前要对可能出现的伤情有一个预估,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异地培训,要充分沟通,对课程内容和场地设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物品准备充足,有条件的话在培训前做一个实地考察。(4)培训中不要过度追求培训效果,更要注重安全,特别是模拟演练中不要人为制造紧张气氛,加重参训人员的心理压力,防止“紧张性”损伤[14]发生。(5)尽量减少群体性演练,对大型演练也要控制好人数,也可分解成若干小型演练;对一些可以沙盘化、模块化训练[15]的项目,可加强开发利用。(6)对于一些训练,能用模型就少用真人,能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模拟机就不用真机。

2.一旦出现训练伤或疑似损伤,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应立即做必要的检查和处置。对于训练伤,属于工伤范畴,国家有相关保障政策,可第一时间拍照留证,符合工伤的,要积极申报,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专家黄昌林指出[16],军事训练中出现训练伤是正常的,但有些训练伤经过科学有效的预测和预防是可以减少甚至完全避免的!随着全民急救培训工作的普及和开展,做好急救领域训练伤的预防有必要,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安全员心肺演练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急救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浅谈航空安全员应变能力在客舱擒敌术教学中的培养
“不转弯”的安全员(小小说)
生的希望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