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 在青少年多生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29 04:54鲍梦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生牙锥形牙根

鲍梦佳

(常州市中医医院分院<常州市口腔医院>放射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多生牙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多发生于上颌骨的前部,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主要为乳牙不退、恒牙迟萌、牙齿间隙过大和牙列不齐。部分患者即便存在多生牙也可能无症状,在治疗其他牙周疾病的过程中发现多生牙的存在[1]。大部分患者可能受到多生牙的影响,对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有阻碍效果,甚至还可能导致邻牙发生位移、出现牙根吸收或是牙源性囊肿等情况[2]。以往检查之中主要通过X 线或是螺旋CT 进行检查,但检查结果并不良好,因而本次研究主要探究锥形束CT 对于青少年多生牙诊断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8 月—2021 年4 月于我院就诊的54 例青少年多生牙患者,包含31 例男性,23 例女性,年龄10~18 岁,平均(14.15±2.03)岁,所有患者共有68 颗多生牙。纳入标准:①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多生牙患者;②精神状态良好,能够进行正常交流者;③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依从性较差者;③存在肿瘤或是唇腭裂等疾病者;④合并牙颌外伤者。

1.2 方法

为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进行锥形束CT(产地:德国,型号:CTAWP75831)口腔扫描,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取坐位,保持患者头部直立,告知患者应使得上下牙处于咬合状态,锥形束CT 扫描参数为:电压110 kV;电流3.36 mA;扫描野154 mm×152 mm;扫描时间为12 s,对患者上下颚的三维影像进行扫描,确保图像之中不存在运动伪影出现。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多生牙生长具体情况,包括多生牙数目、多生牙部位、多生牙生长方向、多生牙形状、多生牙长度、多生牙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2 结果

2.1 多生牙数目

54 例患者共有68 颗多生牙,其中包含41 例(75.93%)单颗多生牙,12 例(22.22%)2 颗多生牙,1 例(1.85%)3 颗多生牙。多生牙已萌出与未萌出的比例为9:59。

2.2 多生牙位置、生长方向

多生牙的位置:上颌多生牙为61 颗(89.71%),下颌多生牙为7 颗(10.29%)。

多生牙生长方向:倒置多生牙31 颗(45.59%)、近远中方向的多生牙17 颗(25.00%)、唇腭向的多生牙8颗(11.76%)、正常方向生长的多生牙12 颗(17.65%)。

2.3 多生牙形状、长度

多生牙牙齿形状:圆锥形多生牙44 颗(64.71%)、补充型多生牙10颗(14.71%)、结节形态多生牙14颗(20.59%)。

多生牙长度:大部分多生牙的体积与长度较正常牙小,小部分接近或大于正常牙,多生牙根未发育13颗(19.12%),发育完全55 颗(80.88%);牙根弯曲4 例(5.88%),牙根不弯曲64 例(94.12%)。

2.4 多生牙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多生牙在正常牙列的唇腭、舌向位置关系如:腭、舌侧多生牙52 颗(76.47%),唇侧多生牙3 颗(4.41%),正常牙列内多生牙13 颗(19.12%)。多生牙还可能导致邻牙吸收,存在进入切牙管的多生牙1 颗(1.47%),突破鼻底的多生牙2颗(2.94%),出现囊肿的多生牙3颗(4.41%)。

3 讨论

多生牙是临床之中较为常见的口腔科疾病,主要指的是患者口腔内部的牙齿数量高于常规数量。多生牙的大小与形态可能与其所述的前磨牙、磨牙或是前牙组之中的牙齿较为相似,但也可能与邻近牙齿的外形相差较高[3]。作为临床之中多发的口腔症状,该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之中,且男性的发病率相较于女性更高。多生牙最为常见的部位是横切牙之间,且多呈现圆锥形状,往往埋伏、阻生于患者的骨质之中,部分还可能呈牙龈、牙冠的倒置位,造成牙列拥挤或是邻近牙齿生长延迟情况,严重影响乳牙脱落以及恒牙萌出[4]。部分多生牙还会对切牙的根尖进行压迫,使得两个切牙之中的间隙过大,引起牙根的吸收或是引发含牙囊肿等情况,对口腔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5]。

多生牙不仅可能对患者口腔健康、面部外形造成影响,还可能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因而对多生牙应及早发现、诊断并给予治疗措施,将其拔出以保障患者的健康[6]。随着现代医学设备、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 线等,无法满足临床对于诊断的需求,尤其针对多生牙而言,多生牙的生长位置较为复杂,且其生长情况、生长长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较为复杂,因而在为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也对入路选择有一定要求,行手术治疗需要充分保障图像的精确性、清晰性,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传统的螺旋CT 需要进行多次投照、重复检查才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口腔内部结构,因而传统的检查方式会为患者带来较高的辐射。且受到层厚以及螺距等因素的影响,螺旋CT 检查所得到的图像并不十分准确,可能出现图像质量不佳等情况[7]。最后,对于螺旋CT 重建后的图像,需要专业的影像人员对其进行分析,对于诊断的准确率可能起到一定影响,无法更好地保障结果的准确性。锥形束CT 逐渐应用于口腔头颅影像之中且展现了较为明显的实用性,为口腔疾病的诊断带来了较为显著的变化[6]。该检测方式主要是围绕投照体(本次研究之中主要为患者的口腔部)进行数字式投照,并通过相关数据对其结构进行重建,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三维图像[8]。本次检查之中应用锥形束CT 结果显示,54 例青少年存在68 颗多生牙,平均每位患者有1.26 颗多生牙,多生牙数目以单颗多生牙为主,生长部位多集中于上颌前部,生长方向多为倒置,形状多表现为圆锥形,长度均相较于常规牙齿更短,但牙根发育完全、不弯曲,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多生牙引起邻牙吸收。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锥形束CT 能够充分弥补传统螺旋CT 的缺陷,由于其射线量仅为螺旋CT 的1/40 左右,且其投照放射量与4 次数字化曲面断层具有一致性,因而该检测方式能够更好地降低对患者的辐射效果。同时该检查方式还能够适用于更多科室的检查之中,如正畸科、牙体科、耳鼻喉科等,对于多种疾病的患者能够有更为准确的病情判断,保障后续治疗的开展。该检查方式能够显示更加清晰的图像,因而检查结果能够更好地展现多生牙疾病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选择入路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具备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后该检测方式较为便捷,对于下颌神经管、下颌骨等区域具备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充分保障多方向、多层面成像以及三维成像情况,应用于多生牙疾病的检查、诊断工作之中,对其位置、状态、邻牙是否存在异位以及吸收等情况了解更为深入,对上、下颌关系进行判断,形成明显的纵断面成像图。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多生牙之中应用锥形束CT 诊断,其实际效果较好,应用该技术能够更好地对患者多生牙的数量、形态等情况进行观察,且该CT 逐渐取代了全景片以及牙片等,应用于临床之中,为临床青少年多生牙诊断提供较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生牙锥形牙根
恒牙列多生牙CBCT 观测研究
上颌正中4 颗多生牙1 例
锥形束CT在青少年多生牙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锥形束CT在青少年多生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根管治疗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根抗折性能的影响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锥形流量计尾流流场分析
复合树脂加玻璃离子夹层修复老年牙根面龋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