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析

2021-11-29 07:55万小野吉林建筑大学
营销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方案经营

万小野(吉林建筑大学)

■ 引言

传统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开展中,存在管理方式粗放、应用方法不够科学、管理体系不健全等方面问题,使得企业整体管理水平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随着相关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逐渐导入管理体系中。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科学管理推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必须强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效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

全面预算是企业财务工作开展中的一种组织规划方法,是企业在特定时期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指引下,依照对应的程序编制、批准和审查,对本阶段经营活动的总体安排。全面预算管理则是根据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和组织结构特征,执行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及激励等各个层面所实施的系统性方法[1]。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衔接有互有影响,只有在做好各个方面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度落实。

(二)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意义

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导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其实施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基本层面:首先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有助于中小内部管理工作规范性提升,确保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其次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力度,促进基层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有效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再次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正规化、流程化管理,促进企业战略目标达成。从这些方面来看,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中小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在经营活动开展中通常仅能够重视生产或市场某一层面,本身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更不用说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大多数企业经营活动中,都将预算管理工作认为财务部门内部的工作内容。即便是设计出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预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缺乏相关部门的支持,使得预案难以有效执行。甚至在有些企业经营活动中,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正确认识,认为预算管理与市场经营灵活性存在冲突,不愿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合理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较为科学的体系,尤其是在预算编制方面,包括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固定预算、弹性预算等各种方法。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方案,是确保各项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中小企业预算编制方法较为单一,内容较为简单,对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无法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使得预算方案的落实存在欠缺。受到中小企业经营体制的影响,在预算方案中还过分强调领导者个人权威,使得预算方案缺乏可执行性。

(三)预算目标调整缺乏灵活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不仅需要设定科学的管理目标,同时还要能够在企业经营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形下及时进行调整。但是在预算目标调整时通常会出现两种较为极端的情况,一种是管理层面过于强调全面预算管理的刚性,拒绝预算外开支现象;另一种则是采用过于柔性的管理模式,在出现预算外项目时,不考虑预算调整的合理性,对预算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频繁调整[2]。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实施,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失去应有的实施效果,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最终造成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四)绩效考核方案不匹配

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和实施具有明确的目标,同时也需要对应的绩效考核方案来确保方案得以实施,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多数企业绩效考核内容都是集中在收入、利润等简单的经营指标层面,各项指标的细化不足,权重设置也不够科学,使得考核内容与预算目标发生较为明显的偏差。以此不仅使得企业经营活动开展受到影响,同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也会造成对应的负面影响,使得企业管理与战略实施发生偏差。

(五)人力资源配置缺失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全面性、系统性的工程,对参与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在中小企业管理体系中,通常都是由一个部门负责多方面的工作,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较低,更不用说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体系,促进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水平的提升。在部分企业管理中,虽然也能够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团队,但是由于其工作内容主要受制于财务部门数据方面的限制,使得其最终从属于财务部门,无法有效控制执行效果。

■ 中小企业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

首先来说,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提升中小企业经营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必须要充分重视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导入这些方法[3]。其次是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必须要在管理层面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以此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经营水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存活水平。再次是在企业高层的统一引导下,要能够更好地加强企业内部宣传力度,强化各个部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配合,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科学设计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首先需要考虑企业所处行业和经营规模等方面因素影响,设计最为合适的编制方法。其次是在具体方案编制前,应当深化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方面的调查,准确把握企业在这方面发展存在的欠缺之处,更好地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再次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强化对具体实施流程和效果的总结,在后期执行中加以改进,并且尝试选择不同的方式,最终将预算编制方法调整至最为完善的状态。

(三)做好预算调整空间准备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受到市场环境、发展状况及突发事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预算管理与原定目标之间产生偏差。因此在制定预算方案时,必须要能够做好调整空间准备,确保在发生较大偏差时,能够深度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用对应的方法进行调整。一方面,在预算执行中,对于不合理的调整方案,应当坚持方案的原则和底线,确定全面预算管理的权威性[4]。另一方面,在预算管理对企业经营产生明显负面影响时,则应当考虑及时加以调整,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从属地位。

(四)构建完善的管理激励方案

全面预算管理并不是仅限于财务部门或者预算编制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在细化分解的基础上,确保每个部门和岗位人员都有对应的职责,以此才能够确保具体措施落实的实效性。从这方面而言,必须要构建完善的管理激励方案,确保各个部门对自身工作职责和具体目标都有清晰的认识,通过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案,将奖惩机制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有效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度落实。

(五)强化人力资源建设

强化人力资源建设是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推行面临重要问题,受制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投入的影响,企业管理层面一方面应当强化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利用网络培训等投入成本低、应用效果好的方式做好培训工作,尽量提升财务人员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则要能够为高水平工作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工作平台,让业务能力强、专业技能水平高、管理水平高的人员承担更大的责任,提供更好的待遇,更好地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

■ 结束语

时代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必然走向正规化、科学化、体系化方向,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和实施,是中小企业发展必须要采取的措施之一。对于企业管理层面而言,加大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投入,有序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才能够为企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方案经营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烂脸了急救方案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之道——连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