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政策对无锡市中小企业的影响

2021-11-30 13:04焦庆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商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3期
关键词:复产政策企业

冯 帆 周 瑞 张 博 焦庆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商学院)

■中小企业影响的程度

(一)收入下降

停工停产对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影响较明显[1]。同时还包含各方面的因素,原材料短缺,无法生产;部分原材料短缺,产品堆积;物流停运,产品不能出库;采购商无法收货,就不能支付,企业不能收到货款,企业也没法向供应商支付货款[2]。从消费行业看,市民居家防疫,减少出行,消费大幅度减少,第三方产业受到的打击是较为严重的。同时有关进出口行业,进出口贸易销售渠道受到阻碍,订单流失收入下降。各行各业的不同因素导致企业全年营业收入较去年来说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二)成本增加

2020 初,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 家中小企业,调研发现,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占62.78%,租金13.68%,两项合计76.46%,说明多数小企业员工薪资和五险一金是成本支出的大头,其次是租金;偿还贷款占13.98%,三项合计占90.44%。这样的固定成本是公司财务支出的“主力军”,收入的下降让其无法盈利甚至无法弥补成本支出,同时需求量的减少和供应链的中断让大量原材料和成品在仓库堆积,导致库存成本增加,对于许多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增加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在迅速增加。

(三)资金紧张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现金流是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之一,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才有能力抵抗风险。2020 年初,对于一些特定行业来说,如果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收入就会中断,还有各种刚性支出,就会加大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资金迅速流失。一旦企业资金用完,短期内不能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话,企业便会面临倒闭的风险。

■减税降费的政策的相关解读

就党中央,国务院今年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直达市场主体,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增强市场活力:

(1)行业政策。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服务业企业亏损。同时,对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交通运输、生活服务、必需物资快递收派服务、运输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等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对重点保障企业,如生产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的企业新购置的相关设备允许当期一次性在税前扣除,且可以按月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

(2)针对中小微企业政策。湖北省境内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依法核准其延期缴纳税款。

(3)公益捐赠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向灾区捐赠的病毒防护物资,当期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在所得税前扣除;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符合条件无偿捐赠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4)其他普惠降费政策。社会保险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降费政策:湖北省各类参保单位可免征社会保险单位缴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湖北以外各省可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半征收大型企业等社会保险单位缴费。

(5)个人减税降费政策。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住房公积金支持、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

■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影响的分析

总的来说复工复产期间我国打出“减、增、降、缓、服”5 套组合拳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减——减税费;增——增信贷;降——降成本;缓——缓期限;服——优化服务。国家从这几个方面,全面的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复工难题,各个产业在各种政策的帮助下逐渐恢复生机。

(一)降低企业负担,缓解资金紧张

企业停工停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涉及多项税种,通过对一些特殊行业免征或少征增值税,减免其他部分税费,政策优惠力度较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节流措施,去年一年全市新增减税降费超315 亿元,社保费减免239.43 亿元,推出的“锡税贷”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447.7 亿元。有效的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税务负担,极大的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企业将节省的资金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中,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无法正常运营的难题,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稳步恢复。

(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创新力

国家的减税降费政策对中小企业而言始终都是最直接、最高效,也是最公平的受惠措施。特殊时期对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阻碍,减税降费政策同时也是最好的缓解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也能让一部分企业抓紧时机发现自身问题所在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自身活力。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后,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同时可以将减税降费节省的资金投入到生产方面,如增加生产设备、原材料、人工等,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还可以帮助刺激上游企业的生产和下游企业的销售。或者将节省的资金投入到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中,一方面可以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加大对产品的创新力度,促进产品升级;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有利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可见,减税降费政策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三)增加就业岗位和社会稳定

中小企业占据了市场主体的95%,向社会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中小企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全市2020 年新增各类企业5.86 万户,新增就业15.56 万人。地摊经济的兴起,极大降低了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的经营门槛,产生了良好的经营条件和大量的就业岗位[3]。通过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稳外资、稳投资。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在帮助中小企业度过经营困难的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保障了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也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的几点建议

中小企业发展的更好,充分说明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更强,经济发展活跃,对于2020 年特殊时期把控下国家出台了各种对于中小微企业的一套减税降费政策的“组合拳”,将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就了解复工复产期间银行对大企业的贷款政策较中小企业来说力度更大,国家出台“银税互动”政策同时应更加“精准”帮扶,个性化的减税降费服务更能全面快速的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加强“科学”“系统”“合理”改革措施系统,抓住高质量发展,发掘重大卫生公共事件背后的“危中之机”,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性,为更多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打开窗口,政府一定要做中小企业坚实的后盾。

第二,利用大数据现代化管理的手段给企业发展提供优化方案,中小企业没有大企业和国企的严密制度体系,所以国家政府更要注重中小企业面临停工停产时的政策体系制度,从“小措施”入手帮助中小企业制定更适合各个企业自身的减税降费政策,做到更加“精准订制”。

第三,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新方向;防控措施的层层把控使第三产业服务行业的打击最为严重,经过此次重大公共事件,政府对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应推向数字化金融服务的新格局,实施全面化、持续化的线上“零接触”金融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线下缴税缴费步骤繁琐等问题。

减税降费政策不仅仅是在要在复工复产期间大力推行,同时中小企业要面临的复产复工后资金周转、产业链、供应链等等都是很大的难题。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国家出台减税降费政策应更长远、更特色、更精准、更全面。同时在减税降费政策的前提下,中小企业也不能做单靠国家政策帮扶的“拐杖企业”,根据自身实力,抓住时机和政策努力创新转型才是重中之重。

■结语

目前,在“六稳”和“六保”的过程中,减税降费政策的执行,不仅减轻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强市场信心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也逐步恢复了生机,市场经济也在中小企业恢复的同时增强了活力,总的来说我国中小企业市场经济通过政府干预和自身的转型升级终会走向“独挡一面”的明天!

猜你喜欢
复产政策企业
政策
政策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战疫情 奋力前行 复工复产 再续新篇(一)
复工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泉州巾帼助力企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