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媒体视野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策略

2021-11-30 06:15杨静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融媒体

杨静

摘  要:现今,融媒体的发展愈发迅猛,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融媒体发展颇为迅速的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可,必须与融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结合,唯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朝着大众化方向合理发展,引领融媒体获得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本文基于融媒体视角,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覆盖的基本含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侧重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策略,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人们带来的意义。

关键词:融媒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7-0060-03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此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意义所在,要想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尝试通过新型融媒体令马克思主义哲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从而对人民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从而被广大人民所接纳、所运用的一项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作用在于,能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换为更加富有人文气息、更加符合人们心中最向往的生活化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哲学之理处处都在,而哲学也是可被广大人民所了解掌握的一门重要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能够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受众范围人群更广,同时其也能使哲学本身打破限制,迈向更新颖、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一、融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意义

(一)融媒体大众化的意义

新媒体融合在近年来已被不少民众所运用,其也已逐渐变成了人们沟通交流的一座有效橋梁。现今,融媒体还未被公众进行准确定义,但据资料显示,融媒体是结合了多种传播形式及媒体功能的一项新式运行体系,与我国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融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介与新型信息技术的各项功能,它是一种集合时代进步的产物。在融媒体的发展潮流下,各媒体传播形式及表现平台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我国民众的学习及生活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我国重视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融媒体利用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自由意志,对人们倡导自由的思想理念进行引导,为其提供更丰富的发言平台,从而使人们能够真正实现思想意志上的自由。传统的媒介平台往往无法有效实现人们的这一愿望,甚至掩埋了人们的话语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融媒体能够有效将人们的自由意识延续勾勒,同时给予人们适宜的话语权,使其能够更加丰富地展现自我。融媒体具有交互性、协作性及实时性等特点,让信息传递双方能够实现自由交流、自由掌控,更能令使用者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意志去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使用者的办事效率,而此功能是传统媒介难以实现的。因此,融媒体的现实意义,无疑是为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给予了人们更多的自由,而人们在自由空间中能缓解压力,更容易接受各类新型事物。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因此,运用融媒体的传播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大众化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古往今来人民优秀思想的文明结晶,其所含意义广泛,将人类思想的内涵及优秀理念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更是我国社会转型阶段的有效精神食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容,其以科学实践为导向,引领着人民从哲学中看到更广阔的万千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社会中一直具有很高的思想地位,如今,它的发展道路依然宽阔,符合社会人民的生活观念。

目前,在融媒体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更趋于大众化,必须妥善运用媒介平台,掌握媒体话语权,同时需运用融媒体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播过程中变成特有的媒体传播话语体系。社会的进步,使得融媒体逐渐覆盖了我国社会的大部分媒介工作,若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与融媒体完美结合,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会被更多人民所接纳运用。如人们可通过融媒体思维来解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大众化的一些问题,如此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融媒体便可获得更具优势的社会发展资源,从而在资源转换的情形下,真正实现传播内容的受众化及传播方式的创新化[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存在的困境

(一)传播内容与现实联系不紧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趋于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少研究在理论解释层面与现实社会未有较大的关联,甚至部分内容过于呆板,而此种情形很大程度上会使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并无联系。然而,实际上,若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上,解决问题之人也能受益匪浅。但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现实生活脱轨,那么大部分人民群众则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与实际社会不相关的遥远哲学理论,如此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道路便会受到一定的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朝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应时刻把握住社会热点事件,围绕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而对于一些群众不在意的内容,则可采取忽略态度,不要过于纠结,否则人民群众就会在主观上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也会因此受到影响[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代人民的精神化产物,在解决具有热度的问题时合理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能有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更加广阔,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始终保持在我国抑或整个世界的优良影响。大众化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道路上应保持真我、积极探索,切实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社会中的各项问题相联系,唯此,我国文化哲学发展道路才能更加顺遂、通畅。

(二)传播形式过于单一

截至目前,我国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形式过于单一,例如教材、报刊、线下讲解等,且相当一部分大众化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普及时,往往仅侧重于对群众的知识灌输,而忽略了群众本身的积极主动性。此种情形会造成受教育群众对哲理学习产生倦怠,也会在一定层面上影响教育质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发展途中,应时刻尊重学习者的主观性能,将学习者放在教育的主导位置中,而不是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承载体,忽略其具体感受。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者,皆拥有完整的灵魂和独立的个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以人的个性及本质为发展方向,从而围绕其整体特征来进行普及及宣扬。

人类成长于社会中,其生活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单一的物质化生活并不能完全带给人们想要的精神富足,而现今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以往传统的被动式状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学校在思想教育领域对人民进行普法宣传及哲理推崇时,使得人民对各理论概念有了自己独有的理解方式,但此种宣传方式也同时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始终被禁锢在传统的宣扬形式中。若没有新方法对传统方式进行革新,那么即便哲学理论进行了大程度传播,其受教育程度也仍会存在单方面互动的情况[3]。

(三)话语体系缺少构建特色

人民群众是否能真实有效地吸收与掌握哲学原理,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其关键点。在我国刚刚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时,不少哲学工作者便已然走上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赋上中国特色的创造工作。他们在对哲学理论进行研究及述论时,亦在无形中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独有特色。而现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虽日益增多,但其所具有的独特话语体系却逐渐被掩埋。而此种现象所涉及的也不仅是传播层次的问题,更涉及哲学学者是否真正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问题。

三、融媒体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策略

(一)结合“两微一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从媒体融合角度来讲,“两微一端”中的两微即微博与微信的信息化传播,而“一端”则是指能够将Android及iOS加以兼容的移动客户终端。此种终端不仅能够容括各方信息资源,还能有效实现客户自由化定制板面,从而使得融媒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发展。

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有效实现大众化,离不开“两微一端”的有效辅助。虽从现存状况而言,不少学者已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但其涉及范围终归较少,内容有待完善,其影响力及号召力也远远不够。对此,则需通过各类人们广泛使用的融媒体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部分内容建立在多样化的移动客户端中,如此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受众范围便会由此扩大。微信常驻用户早在2019年便已突破十亿大关,其信息发送量更是突破了上百亿,人们通过微信与各方好友进行沟通交流,其信息受众度也呈现出日益增长的状态[4]。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学者可注册相应微信公众号,按期发表哲学大众化内容,文章中可穿插相应的图片及视频,从而令更多读者对文章产生兴趣。而文章整体篇幅也应尽量精炼简短,整体排版也要顺应现代人民的基本审美观念。

(二)利用“门户网”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门户网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各类视频服务、生活信息等,其传播能力较强,更将各媒体平台的具体优势充分地发挥了出来。门户网主要利用媒体融合的形式进行切实发展及生存,其种类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综合式、个人式及搜索引擎式等。此种形式门户网能为使用客户带来更为个性化的使用功能,更可将网站中信息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有效实现内容大众化的发展形势。因此,在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唯有合理利用门户网功能,发挥其搜索引擎式效用,才能在新形势下开辟出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新道路。

(三)延续原有马克思主义优秀的大众化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话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历代老哲学家们的优秀思想体系,应将这些优秀思想作为发展基础。不少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学者皆在此条发展道路上贡献了巨大的研究价值。例如著名哲学家艾思奇,他的大众化工作非常成功,其整体话语体系结构也极具特色,值得被更多后来者学习及研究。艾思奇在他的著作中,也多次提到自己为不少青年研究学者答疑解惑之事,其中有被恶劣环境所影响的年轻人,也有被生活不良形式所掣肘的年轻人,艾思奇皆会为他们指引明路,告诉他们应用实际行动来突破自身所处的黑暗境地。可由此想象到,在当时的旧式社会中,那些写信者正历经着何种绝望与困惑,而艾思奇对他们解答则有效利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他们带来了光明与指引[5]。因此,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学者应不负历代优秀学者的殷切希望,将随时代流传下来的话语体系进行精确传承,从而拓宽我国新时期新社会下的哲学蓝图。

四、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融媒体的沟通渠道更加广阔和多样化,其结合了多种形态的传播方式,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理论通过媒体平台进行更广泛的传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融媒体加以结合,不仅能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发展进程,也能使融媒体的发展道路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孙家娣. 融媒体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 练强. 融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J]. 黑河学院学报,2020,11(02):13-15.

[3] 姜东旭. 融媒体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7):60-61.

[4] 张伟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建构——基于媒体融合视角[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20,33(04):63-66.

[5] 高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新媒体融合现状及反思[J].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03):4-10.

(荐稿人:金一兵,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融媒体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