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小学数学有效结合的路径

2021-12-01 09:37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肖英杰
青年心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合一陶行知算式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肖英杰

在新课改的要求中,需要教师能够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需要重视兴趣培养工作,根据该要求,教师可以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中吸收教学经验,改进当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满足兴趣的基础上参与数学学习,这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可以“理实”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常常会将教材理论和现实生活分割开来,或者应用生活实际的程度不足,这些都会影响教学成果。而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中,强调将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从理论中透视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融入理论,这样彼此往复的循环,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二)能够拓展新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做合一理论中,“做”是较为核心的部分,这一方面要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在数学课堂中自主求学,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转变单一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促使学生“知行合一”,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度不足

众所周知,在小学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接触、学习各项课程,获取科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度不足,这一方面是由于教材的难度会让学生感到困惑,渐渐地丢失继续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有些教师没有采用有效的引导手段,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越感课程枯燥。

(二)课堂教学没有充分结合生活

由于小学生的数学理论能力普遍较弱,需要教师利用生活化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但是有些教师没有重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这会令有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渐渐地会积累诸多学习问题,并且有些学生不具备“不耻下问”的能力,这会对学生形成学习阻碍,甚至会降低教学效果。

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小学数学的有效结合

(一)深入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中,贴近生活是重要的内容,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内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并且,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会增强数学理解能力。

比如:在教授《认识10 以内的数》时,要求学生掌握1 到10 的数字的写法、读法,而这些数字经常出现在生活实际中,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活例子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

首先,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工具,将一些常见的生活事物图片展示在屏幕上,如“小鸭子浮水”“火柴棍”“鸡蛋”等,对学生说:“同学们,请问你们认识这些事物吗?他们是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我认识鸡蛋!”有的学生说:“我认识小鸭子!”教师说:“非常好!同学们真棒!其实这些事物和这节课学习的数字有关系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然后,教师在这些图片的下方写出1 到10 的数字,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看一下图片和数字,这两者像不像呢?”这时学生会发现,“火柴棍”形似数字1,“小鸭子浮水”形似数字2,“人的耳朵”形似数字3……教师继续说:“同学们,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读数字好不好?”随后带领学生依次朗读数字,并且可以联系图片组成童谣,如“火柴棍,像个一,小鸭子,像个二,小耳朵,像个三……”这样朗朗上口的童谣,会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字的写法、读法。

因此,从以上过程来看,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事物融合教材内容,活灵活现地将数字展示给学生,带动学生学习1 到10 的数字,可以增强学习效果。这样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得书本中的知识不再枯燥乏味,既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二)利用趣味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阻碍教学的重要原因,包括学生缺乏兴趣,而对小学生来讲,游戏是最能调动兴趣的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展开趣味化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潜移默化地传授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要求学生认识余数,而余数在数学中的表示形式为“XX÷XX=XX……X”,为了让学生学习该种表示方法,教师可以展开“抓尾巴”的趣味化活动。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简要地学习余数的计算方法,阅读教材中的例题,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仔细看看例题中的余数,是不是需要很多省略号隔开呢?这是不是像一条长长的尾巴呢?”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会写出诸多带有余数的算式,如“6÷5”“26÷4”“47÷6”等,再在算式的右侧写上1到10 的数字,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请你们计算左侧的算式,到右侧的数字中找寻算式的‘尾巴’,用线段将算式和余数连接起来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求余,这会带给学生刺激感。

最后,教师抽选若干学生展示自己的连线成果,一方面纠正错误的连接,另一方面重新带领学生连线,教学余数计算方法。

从以上过程来看,教师将教材知识融入趣味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乐趣,以学生的兴趣为内驱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同时学习余数的计算和表示方法,这会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新课的知识。

(三)展开探究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知行合一”是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核心,简而言之,这需要学生在吸收理论知识的同时,参与学习实践,这样才能有效地学习知识,根据该要求,教师可以展开探究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共同探究问题,促使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既会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又符合教学做合一理论的要求。

比如:在教《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求学生学会计算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题目,教师可以用不同难度的题目,引导学生探讨求解,帮助学生学习。

首先,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说:“同学们,请问你们还记得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吗?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怎么样?”随后教师会在黑板上写出若干两位数的乘法题目,如“12×13”“25×24”“14×22×36”等,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这会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然后,教师说:“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接下来,老师会给你们提出新的问题,你们有没有信心呢?”这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性。随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位数的乘法题目,如“111×12”“123×234”等,有些学生会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共同探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思考。

再者,教师继续增加题目难度,给学生写出应用题,如“小迷糊动物园进来一批肉,牛肉有150 斤,鸡肉有111 斤,猪肉有184 斤,其中牛肉的进价为22 元/斤,鸡肉的进价为24元/斤,猪肉的进价是牛肉的两倍,请问动物园花了多少钱购买的肉呢?”让每个小组依照题目内容,找出可用的应用条件,列出乘法算式计算,即“150×22+11×24+184×22×2”。

最后,教师让每个小组探讨三位数和两位数乘法计算的异同点,如“三位数的位数更多”,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找出的不同之处,就是需要你们在计算时候注意的事项哦!不能忽略这些条件哦!”通过这样的形式,不断在动手实践中逐步提升解题的难度,不仅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梯度,而且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在探究中自主思考,将已有的知识不断内化吸收。

综上所述,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背景下,教师要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且,教师要充分地利用生活事物,既可以融入数学例题,又可以作为教学资料,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学习数学,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合一陶行知算式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人车合一的体验很奇妙”
人剑合一
怎么写算式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陶行知夜归
好玩的算式谜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