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批注式阅读研究

2021-12-01 09:37江苏省常熟市昆承小学
青年心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深度交流思维

江苏省常熟市昆承小学 许 丹

深度学习,顾名思义,是深层次的学习,是浅层学习的进阶模式。深度学习需要有教师的引导,但更重要的是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学习任务,积极地参与其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知识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加工,并能将所学的方法进行拓展、迁移,不断提升学科素养,这是深度学习所倡导的。

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对文中有感触的词句标注符号,并写下阅读时的疑惑、见解、感悟、品析、收获。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让学生更投入于学习之中,为实现深度学习提供了路径。

一、批注式阅读是自觉的行动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内化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批注式阅读,正是培养学生自觉的行动。

(一)体现主动学习

深度学习是理解性学习,它强调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在进行批注式阅读的时候,围绕同一个学习目标,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模式进行深度阅读、深度思考。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讲”减少了,学生的“思”增多了,课堂回归到了“学堂”。批注式阅读让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张属于自己的思维网,建构起思维模式,提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注重个性化阅读

深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批注式阅读让学生实现了个性化阅读,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人生经历不一,做批注时,学生会对不同的内容有感触,即使对同一处内容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批注的内容形式多样,有疑问类、感悟类、启发类等,解决了传统群体性阅读的时间浪费和参与度低的问题。

(三)多边对话、互动

在进行批注阅读时,对文本进行剖析,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深度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批注阅读,学生能把自己的阅读感想充分地与同伴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产生碰撞,有准备地交流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交流中来,不论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

二、批注式阅读准备活动

在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之前,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批注,体会其作用,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练习、养成习惯,提升阅读能力,进行深度学习。

(一)统一符号,自成体系

在进行批注式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符号,形成统一的标准,一方面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批注时有法可依,脑子不乱;另一方面方便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有了统一的符号标准,学生可以将书本互换,这样在互看的过程中就不会有阻碍。

根据文本中包含的字、词、句、段,可以将符号进行这样的设置:

1.关键的字,如:生字,我们用小圆圈“〇”圈出来。

2.重要的词语或者短语,我们在下面标上小三角“△”。

3.写得比较优美的句子,我们用波浪线“ ”将其划下来。

4.文章中的关键句子,例如: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我们用双横线“ ”标注。

5.如果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就用单横线“ ”划出,并在旁边标上问号“?”。

(二)明确类别,理清思路

批注的类别从易到难,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第一类,是解释意思类。学生对于原本不理解的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寻找近义词或反义词、查找工具书等方法进行理解,并进行批注。第二类,疑问质疑类。学生在读不懂的地方,或者感觉有冲突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随后可以联系文章主题、同伴交流、教师讲解来解决自己的疑问。第三类,情感共鸣类。在一些优美的句子、有新鲜感的句子、有感触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谈谈这些句子吸引自己的原因。第四类,启迪启发类。阅读过程中获得的启示,读懂的道理,可以随文写下来。第五类,联想补充类。在文本空白的地方,展开想象,进行个性化补充。第六类,写法评价类。对于文章中的写法进行品读,对用词特色、修辞手法、构段方式、文章结构进行评论。

三、批注式阅读,提升思维品质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深度学习旨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身心积极参与到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中,以此获得发展。批注式阅读中,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有目的、有个性地进行阅读、分享、交流,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循序渐进,由扶到放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个关于批注式阅读的专题单元,要求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刚刚接触的时候,可以说是很难的,哪怕是对于有一定阅读量、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的四年级学生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为学生架梯子,由易到难,让学生阶梯式地训练批注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将批注式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置阅读阶段。将批注式阅读和前置性学习结合在一起,在预习时,就边阅读边批注。此阶段批注的着重点,在于解决字词方面的问题,理清文章的脉络,并提出初读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课堂讲读阶段。此阶段,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重点的词句进行品读、理解,写下感悟,并对课前批注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二部分是研究文章中的表达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遣词造句的精妙,以及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三部分,解释主题阶段。在第一、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题,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阶段。在完成整篇的批注式阅读后,对所写内容进行回顾、修正、补充、提高,还可以联系旧知、联系生活,进行相关的拓展。

(二)读写结合,深度阅读

批注式阅读的程度是由浅到深的,学生所写的内容也是由简单逐渐变丰富,批注让学生的阅读更深入,阅读给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沉浸地读,更要注意让学生专注地写。一开始的批注,可以是词语形式的描绘,不一定要成句。接着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式,帮助学生写批注。例如:此处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通过( )、( )等词语,写出了( )(事物或人物)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这样有模式地进行批注,为学生提供了抓手,让批注的难度大大降低,但是也存在过于模式化的缺点。因此,到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后,我会让学生抛开模式化的表达,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批注。此外,在经过交流、修改、补充后,每周我会让学生选择批注中品质较好的内容摘抄下来,积累研读。这样,既让阅读更有深度,也让写作更有广度,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达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手脑双全”。

(三)及时验收,稳步提升

批注式阅读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因而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个人特色,二是不一定完全正确,因此需要及时验收、纠正和评价。验收、纠正、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学生先将自己的书本进行互换,把彼此的批注先阅读一遍。随后,对于有问题的批注进行修正,如果是同一内容的批注,可以去同存异,不断完善。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汇报。在集体汇报时,组与组之间依然以学生之间的评价为主,教师要从旁引导、点评,肯定学生有特色的见解和表达。中期阶段,我会让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批注,并让学生在课余自由分享。每周定期,开展一次课堂交流。同时,将学生的优秀批注展示在教室的展板上,让学生时时处于阅读氛围中,使阅读成为学习的常态。

批注式阅读是研究性的阅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开放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交流的过程,能引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品质更高,学习更有深度。

猜你喜欢
深度交流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此交流,太暖!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思维跳跳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