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开设项目管理双语本科课程的思考*

2021-12-01 11:07孟晓亮翁琳文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双语轨道交通项目管理

孟晓亮 翁琳 文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下,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借助自身优势,率先迈出国门走向海外开展国际竞争,逐步打开了对外贸易的渠道。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走出去”的成果颇丰,先后中标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泰铁路和拉合尔轻轨等多个境外重点项目,树立了轨道交通领域中国制造的品牌优势。但同时,也要看出,在海外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既精通轨道交通领域相关专业技术,又了解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管理知识并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我国企业的海外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困难。这就要求开设轨道交通专业的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工程中,对准国家战略以及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以培养轨道交通领域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作为目标,开展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的相关改革。

一、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本科生中开设项目管理双语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由原有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创造模式逐渐由以往的以周而复始的日常经营活动为主转变为以具有一次性、独特性和创新性的项目活动为主。特别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由于其体量大,涉及专业面广,每一条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具有其特殊性,项目管理活动在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了解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掌握项目管理常用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将来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相关工作的工科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最早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一个管理学科,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由我国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国内,我国教育部1997年新编的学科目录中仍没有项目管理这一学科。虽然目前国内有较多高校开设项目管理课程,并编制了一些项目管理的中文教材,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环境和机遇下,我国迫切需要专业技术理论扎实和英语技能突出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这也对我国高校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在理工类专业学生中推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培养工科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工程技术理论和专业技能外,具备必要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掌握相应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同时,通过在项目管理课程中开展双语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掌握项目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积累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相关专业英语词汇,使学生具备查阅项目管理领域外文文献的能力,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吸取国际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二、项目管理双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项目管理”双语课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全面掌握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和专项管理工具。具体来说,包括理解项目过程与项目管理过程的定义、项目生命周期的方法与实务;掌握项目范围计划与项目工作分解的方法和工具;掌握项目活动分解和排序;掌握项目成本的估算、预算和控制;了解项目质量计划和项目质量保障体系;了解项目集成计划制订与实施;掌握项目风险的识别、度量、监控和应对;了解项目组织管理及项目相关利益主体。

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后,一方面,学生应具备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能够理解并把握工程项目管理、经济决策的整体架构,特别是在今后工作参与或负责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具备多学科环境中进行项目的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双语课程的训练,学生应能够具有检索项目管理领域最新成果和文献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储备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并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拓展项目管理的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同时,在今后可能参与的国际项目中,能够准确地把握项目所在地的项目环境,合理的开展项目和项目管理工作。

三、针对工科学生的项目管理双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在理工科学生中,管理类课程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

理工科学生所学课程的专业性较强,未来所从事工作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需求一般比较明确。学生往往更重视对将来求职或工作“有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而倾向于认为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课程“无用”,学不到什么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部分学生对管理累课程提不起兴趣,认为花时间在没有用的课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有部分学生学习项目管理课程也只是为了取得相应的学分,以此满足毕业的必要条件。因此,很多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在学习项目管理课程上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二)学生的项目实践经验不足,理解项目管理理论具有一定难度

在项目经理中流行一句话:“项目经理是干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只干不学,可以出项目经理。但只学不干,是绝对出不来项目经理的。”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工程项目实践经验在理解和掌握项目管理理论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很少有学生参与过严格意义上的工程项目,缺乏实际的项目经验,因此,在校学生在学习项目管理理论时,容易将项目管理理论教条化,纸上谈兵。

(三)多数学生的外语能力不足,很难融入双语课程的学习

在当前高校的双语课程中,一般采取使用外语教学资料,而用双语进行授课的形式。然而,在向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本科生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相当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这使得双语教学在开展中需要面对很大的障碍。我国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一般重书面表达,轻听力口语,多数学生没有形成利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往往需要在大脑中将外文翻译为中文才能理解,这往往使得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此外,由于学生中间的英文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学生词汇量较少,在学习过程中会吃力的查询和识记英文专业词汇,双语课很容易沦为英语翻译课,而丧失了对真正的课程核心内容的关注。

(四)原版英文教材中的工程案例多为国外的,学生对案例的相关背景了解较少

在双语课外文教材的选择上目前也存在一些困境。一方面,由于外文教材建设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国外原版的教材多由英语母语国家学者编写,英语表达规范准确,内容生动有趣,所以,目前双语课程的教材选择多以选择原版教材为主。然而,对于项目管理类原版专业教材,其直接应用于我国学生的课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英语母语国家学者在编写原版教材的过程中,较少考虑非英语母语国家读者的英语水平和接受程度,这就对英语基础不足的同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其次,原版教材中引用的工程案例多为国外工程案例,我国学生对这些工程案例的背景不够熟悉,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

(五)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不适于进行双语教学

传统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效率较高,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控制力较强,可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大量知识,然而,将其应用到双语教学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由于双语教学采用学生的非母语教学,语言障碍导致学生对教师教授内容的理解层次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每位学生都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其次,外语授课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目前很多学生还没有掌握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往往需要在脑中将听到的外语转换成母语进行理解,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讲授步调,而教师被迫只能通过在课堂上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很容易造成课堂时间不够用,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四、对工科项目管理双语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中开设“项目管理”双语课程,对培养有技术、善管理、会外语的复合型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学生、教师和教材等种种原因,在“项目管理”双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由此达到开设“项目管理”双语课程的初衷。

(一)实施案例教学

在理工科学生中,由于受中学时期文理分科等因素的影响,理工科学生更重视技术层面的知识,特别是我国过去“技优则管”的案例很多,这使得理工类专业学生对经济管理类课程不够重视,学生学习经管类课程的目的也不够明确,不如学习本专业的课程那么认真。因此,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借助一些大家熟知的案例,向学生说明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分析我国企业早期参与国际轨道交通工程的项目建设时,由于不熟悉国际工程项目承包规则,由管理失败最终导致项目亏损的案例,说明项目管理对项目成败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学习项目管理课程的兴趣。

(二)借助情景教学

项目管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精髓需要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不断摸索和领悟。然而,如果仅仅是对项目管理基础理论的机械式记忆,很难让学生通过项目管理实践来融会贯通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因此,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实践能力,通过设计课堂管理情景实验,教师将学生按小组开展轨道交通项目的模拟沙盘实验,请学生在各个项目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展模拟项目的项目管理,教师同时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在管理过程中自主思辨,将项目管理基本理论应用于情景试验中。由此避免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促使学生“活学活用”项目管理理论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优化评价方式

双语教学中,受学生对外语理解水平的影响,教学中外语的使用程度和占比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然而,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就使得教师上课时,不能一味地按照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开展双语教学,而是要通过获得学生的反馈,来积极调整自己在双语教学中中文和外语的使用量。因此,及时评估学生对双语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究竟是来自语言障碍的原因还是对知识本身的内容理解不够。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中的中文和外语的使用量,使学生能够接受教学内容。

(四)加强教材建设

针对国外原版教材良莠不齐,教材所用语言及案例内容与我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背景脱节的情况,需要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组织一批在项目管理领域有影响力,且英文水平高的相关专家,在仔细遴选国外教材的基础上,对国外较好的项目管理教材进行改编,由此形成适用于我国学生的项目管理双语教材。同时,在教材编写完成后,还需要请国外相关专家进行审稿,保证双语教材专业知识正确,教材中的语言地道规范。

(五)改革教学模式

项目管理学科源于人们在实际项目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和总结,在“项目管理”双语课中,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创新性教学方法重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要讲授的理论知识以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课前自主的安排理论知识的学习进度;同时将实际项目管理案例以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教学视频中的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利用英语自主开展实际项目管理的范围、时间、成本、质量等计划文件的策划和编制;而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通过不断提问、引导、解答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中学生对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认可程度、其自身的项目实践经验、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课程教材等因素,是“项目管理”双语课程是否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当在充分调研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以上方面开展教学改革,逐步实施,使“项目管理”双语课程能够真正为培养轨道交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服务,达到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双语轨道交通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无线传输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