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1-12-01 14:06李淑珍李梦琦梁欣欣孙中贯
中国果菜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废弃物农业经济

李淑珍,李 爽,李梦琦,梁欣欣,孙中贯,刘 琳

(1.枣庄学院食品科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山东枣庄 277160;2.枣庄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枣庄 27716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世界上农业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主要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近几十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越发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自20 世纪末,我国逐渐开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这是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一种新模式。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为农业循环经济,即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农业循环经济旨在实现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农业发展的统一,因而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几个典型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目前制约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类似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思路,推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1 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及常见模式

在农业循环经济这一概念中“循环”是指循环利用各种生物,目的是提高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1]。

1.1 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

目前,“3R 原则”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一是减量化(Reduce)原则,是指加工生产开始就减少资源的投入;二是再利用(Reuse)原则,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使资源能够循环利用,以提高产品的利用率;三是再循环(Recycle)原则,指利用高效管理和先进生产技术使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新资源或能源,重新投入使用[2]。

循环农业经济是一个反馈循环流程,将中国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程流动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在该循环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够得到合理和可持续的利用,其主要特点是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又可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尽量降低经济活动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民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促进各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环境、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及保障食品安全[4]。

1.2 农业循环经济的常见模式

1.2.1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指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有效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经验将种植业、畜牧业、产品加工业等进行有机联系的一种现代化农业,其将经济、生态、社会联系为统一的整体,使这三个方面均产生较高的效益。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创新性地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农业生产,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发展农业,可以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及当地特点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目前最常见的模式有种养结合模式、立体循环养殖模式和物质再利用模式。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优点是不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且注重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保护资源和自然生态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通过将农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节约资源、提高产量和就业率,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有三点:一是该模式需要提供技术支持,但目前大多数专家倾向于在城市发展;导致农村科学技术较落后,生态循环农业难于顺利开展。二是该模式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许多农村的金融水平较低,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和普及带来困难;第三,很多农民循环发展的意识落后,由于传统的农业方式相对循环农业成本要低,农民害怕自己的产出低于投入,故许多农民仍选择投入较少的传统农业,这也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带来障碍[6]。

1.2.2 工农业复合型模式

工农业复合型模式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该模式为纽带可将不同的企业、行业和地区联系在一起。表现形式为将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沼气生物能产业等和先进科学技术进行高效集成,并与科学施肥相结合,将农业废弃物进行再利用,作为生物质能、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的原料,通过循环再生返回到农业生产中[7]。

该模式的优点是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还能高效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从而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8],可实现农业经济高效、综合、生态的绿色发展。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不仅需要土地的集中利用和大量资本的投入,还需要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这就需要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广大农民的团结合作和大规模资本的投入。

1.2.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指通过新型技术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将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等联合而成的资源化利用模式[9]。我国近几年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朝着饲料化、能源化、材料化和肥料化四个方面发展;主要包括以食用菌养殖为中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沼气发酵为中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以蚯蚓养殖为中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10]。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加强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有利于节能减排,美化农村生态景观等。同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还可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同循环经济一样,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将传统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转变为可循环发展的反馈流程,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农业废弃物利用所面临的不仅是表面上收集储存和持续均衡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本质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而目前农业废弃物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这阻碍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11]。

2 典型农业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现状

农业循环经济园即以循环农业经济为根本出发点的农业科技园区。本文选取了以下几个国内比较典型的经济园区进行分析,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提供依据和参考。

2.1 八桂田园

八桂田园属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模式,该区位于广西省南宁市,有一个颇具特色约8 000 m2的食用菌园。在该园区,充分利用烂菜、玉米桔、甘蔗渣等农作物生产的废物进行食用菌生产,食用菌渣可以用作有机肥料种植农作物,也可以用作沼气原料生产沼气和沼气渣,其中沼气可以用于生产生活、沼气液同食用菌渣一样可以用作农作物肥料;以此进行废物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该产业园与国内同类园区相比功能全、投资少、效益好且颇具地方特色。通过该产业园的运作,可以减少园区原料的投入如沼气液和食用菌渣,从多方面增加净效益[12]。但该产业园的缺点在于技术水平低、对环境依赖性高、普适性不强。比如以菇渣作肥料,拆菇渣袋时费时费力,同时蛾类害虫易在菇渣上生长繁殖。目前该模式在许多环节需提高技术水平,如采用的省时省力机械拆菇渣袋,进行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的改良,将菇渣进沼气池发酵后再培养食用菌可防止发生害虫,提高废物利用率等。

2.2 抚州市广昌白莲产业园

该产业园为工农业复合型模式,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广昌县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对白莲进行深度开发,并对白莲副产品进行了综合利用。目前,该产业园区一年之内可加工利用约2 hm2池塘产生的原料,开发出一系列白莲产品,如莲蓉、速冻鲜莲、莲子罐头等,还将它们制成藕粉、莲子饮料、莲心茶等副产品,此外,还能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如莲蓬、莲壳等来生产食用菌。

对白莲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不仅提高了白莲自身的经济效益,增加了莲农的收入,还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13]。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拥有优良品种和较大种植规模,具有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等[14]。但在资源配置、面积配置、融资、环保等方面,抚州市广昌白莲产业园还存在很多问题,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保观念落后,如周围农民为提高产量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基础条件薄弱,如重视产品加工生产链,却忽略了种植和销售环节;科技水平滞后,如仍以人工方式对白莲进行初加工,未实现机械化连续生产等。

2.3 内蒙古蚯蚓养殖生态园区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内蒙古蚯蚓养殖生态园区探索出了蚯蚓养殖、奶牛养殖和蔬菜种植三大产业相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农业。在此模式中以作物秸秆为牛饲料,产生的牛粪用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产生蚯蚓粪和新蚯蚓,形成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模式。

世界上大多数生态系统中都有蚯蚓存在,其适应各种生长环境,繁殖旺,用途广,而且人工养殖产量高,蚯蚓养殖的经济效益好。所以,在中国北方特别是内蒙地区蚯蚓的养殖、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内蒙古发展蚯蚓养殖具有资源丰富、经济效益显著,且可以有效利用空棚,解决大棚闲置问题、有效利用秸秆资源等优势,形成作物种植、奶牛养殖和蚯蚓养殖及新产品开发相结合的循环生态农业经济模式[15]。但是,该产业园区所需技术复杂,不仅需要多学科的协调与合作,还要充分考虑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特点[16]。到目前为止,我国许多的蚯蚓养殖生态园区,都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相关技术研究还不成熟;周围农户没有意识到该模式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积极性不高;资金不足,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扩展、普及等。

2.4 “荔香花海”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

“荔香花海”产业园区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涉及合江县4 个乡镇中的22 个村庄,占地面积约6 hm2。在该园区中,养殖场牲畜以场中的菜叶和芍藤为饲料,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通过技术转变为植物种植场所需要的肥料或用于发电,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17]。

“荔香花海”生态园区目前已成为农业技术开发、培训的重要示范点,有效促进了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但园区整体范围较大,还存在部分管理问题,需要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指导生产实践,提高资源利用率。

3 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几个农业经济循环园区实例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18];但目前我国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上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农户认识不足

我国的农业生产者整体素质不高,他们中大多数还保留着传统观念,没有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不会使用科学的方法,导致在生产过程中过分追求生产而忽略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王火根等[19]在研究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时指出,农户普遍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只顾眼前利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文化程度偏低,没能认识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孔令明[20]在研究泰安市农业循环经济时同样提出,相对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农民更加关注的是自己的收益。

3.2 资金匮乏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在建设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但前期收益甚微;且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重要性认识程度的欠缺,加大了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设难度。张梅[21]指出,农业循环经济存在时间长、初始资料投入较高等特点,需要长期的技术支持与大量的资金投入。缺乏资金的农民是循环农业主要的的经营者和获益者,仅依靠个体和少数群体的力量,很难满足长期发展所必需的资金需求。孙与襄等[22]提出,目前政府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而且许多农业投资企业和投资人都比较青睐于时间短、见效快的项目,不愿意投资收益回收期长、时间长的农业循环经济项目,这严重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3 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总体来看,我国的科研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农业方面,技术研发相对滞后,且没有大规模推广[23]。姚勇[24]在研究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时提出,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比较薄弱,科研资源相对分散,农业研究成果的转化相对缓慢。没有足够的农业推广人员和科学研究队伍。由于研发水平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导致许多研究成果无法转变为农业生产力。陈丽[25]指出了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导致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发队伍专业性人才的缺乏,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设备不足以支撑科技方案,严重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4 法律体系不完善

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着科学立法工作推进缓慢、农业循环经济执法及监督工作有待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守法激励及宣传工作亟待优化等诸多问题[26];王俊芳[27]指出,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循环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还不健全,需进一步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责任不清等问题,这限制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3.5 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标准化是使农业循环经济进一步普及和落实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标准化工作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善和加强。宋成军等[28]指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不仅缺乏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还缺乏国家标准,需要构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一方面,我国涉及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标准缺少针对性。目前涉及循环经济具体环节标准时仍采用相关产品质量、环境环保认证与标准,显然这类标准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要求存在偏差,针对性不强,在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应用有限。另一方面,我国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标准缺少系统性。目前虽已制定循环经济相关标准,但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实践,在农业上还缺乏相应的标准化体系,甚至一些专业术语的概念和内涵都模棱两可,易引起歧义,不能达成一致。

4 应对措施

4.1 提高农户意识

农户在农业循环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工作时要始终从农户的角度出发,才能发挥农民的主体性。首先,各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走进农户,向他们介绍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的必要性,使他们自觉树立循环发展的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29]。其次,应引入先进的科学知识,向农户普及一些常用的科学生产技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后,要将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寓于农户的经济效益中,这样才能使他们自觉、自主的践行循环发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30]。

4.2 扩大资金投入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靠政府是不够的,政府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故需要政府支持农户吸引社会资金,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积极加入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实现产业规模扩大。国家还要吸引和鼓励个人资本的投入,发挥个人资本的作用。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结合,兼备各方力量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以促进当地农业循环经济的稳定发展[31]。与此同时,为农业循环经济创建发展基金保障体系,使循环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如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普及小额信贷业务,并做好农业循环经济园区的搭建、农业产品培育技术推广等工作[32]。

4.3 提高科技水平

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支撑是科技,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奖励措施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加入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定期进行各地人才的交流与学习,与时俱进,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也要鼓励学习国外循环农业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加大科研投入,通过技术助力循环农业的发展[33]。另一方面,当今是互联网的世界,有很多的便利,我们要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环节相联系,构建信息化科技平台,促进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更快、更高效地建设。

4.4 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体系

首先,我国相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在实践过程中深入落实,设计经济循环型综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以点带面,形成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34]。其次,应深入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相关部门需以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根据,结合各自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并借鉴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制定并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范[35]。最后,在现阶段农业循环经济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将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操作程序进一步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设置地方区域经济管理法规并修订现有法律规范,以及对各种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防止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36]。

4.5 构建标准体系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建设需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结合当代农业的现状和趋势,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37]。推进农业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的前提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标准化立法,提高标准约束力和执行力。标准化体系构建中,应充分考虑农业循环经济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采用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从设计开发、生产加工、回收处置等环节入手,制定出包含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等在内的多层次标准体系。需要系统地总结和提高各地农业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将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经验融入到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中去,最终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标准体系[38]。

猜你喜欢
废弃物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