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经济效率的研究①

2021-12-01 17:02王家瑞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效率农业经济

王家瑞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泰安271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业经济成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经济整体水平低下,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农业经济具有较大挑战。

1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首先,发展农业的基础性资源利用情况不乐观,大多农村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使得部分土地荒废,土地用途单一化,耕种传统农作物成为留守农民的选择,而传统的农作物利润较低、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作用较小,用大部分土地种植经济效益不大的作物,限制了农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同时,我国农民基数大,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发用于其他产业发展,无论从总体规模还是从人均角度,土地资源的投入与产出都难以达到平衡。另外,我国的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农业经济建设,但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并不多。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具有初中文凭的人占比近50%,文盲占比超过了6%,而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凭的人占比竟然不到1%,这意味着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难以从传统农作物耕种中脱离出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也难以应用高效的现代化技术。根据我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小农户农业生产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4%,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虽然我国比较注重农业技术的发展,如温室大棚、农业大数据、AI识别技术、基因编排和杂交水稻技术等,但这些农业技术的应用仅仅局限在有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或高等院校,且以自我投入为主,整体来说,农业技术投入并不具有普遍性。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这些农业技术的应用成本比较高,很多农业经济组织无力负担;另一方面,国家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更加偏向于规模化组织和高校实验室等,对从事实际农业生产的经济组织支持力度不大,使得现代化农业技术应用存在局限。

2 影响农业经济效率的因素

2.1 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业水利、农业交通和农业机械化等。农业水利主要指农业生产中灌溉和排水设施,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就是水资源,若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备,就会阻碍农业生产,从根本上遏制农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农业交通主要指农产品储藏和运输,若农产品运输不畅,则导致储藏成本大幅上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播种、收获及日常管理中有重要作用,机械化播种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还可以实现播种精准化,精准把握播种密集度、土壤深度、总面积、种子用量等。

2.2 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经济效率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等。气候主要是通过气温、降水等影响农业产出,进而影响农业经济效率。例如,位于热带地区的海南降水量和光照充足,全年气温较高,为热带水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农作物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率;而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农林牧渔业等缺乏多样性,农作物生长周期长,相较之下农业经济效率低下。此外,地形平坦的平原和谷底,通常具有充足灌溉水源和相对充裕的光照条件,在这些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经济效率会相对较高,而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农业经济效率一般不会很高。

2.3 农业技术投入

农业技术投入对于农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技术的投入对农业资源利用可以起到取长补短,弥补空缺作用,能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例如,可以通过农业技术实现地下水资源运输解决水资源缺乏;通过农业技术实现无土栽培解决土地缺乏问题,农业技术投入的增加还可帮助农业生产规模化,实现资源零浪费,延长产业链,建立合理的农业经济发展结构。此外,技术的应用会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总体上看,农业技术虽带来收入的差异,但有利于农业经济效率的提高。

2.4 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指农业从业人员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内在的基本品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等。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养越高,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就越广泛。一般来说,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员更善于通过互联网、社会圈等渠道直接获取农业资料,而且文化素养较低的人员往往还是通过传统方式得到农业信息,使得农业行为存在滞后性。有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时间和国民生产总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文化素养越高,对新技能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就越强,从而能有效促进农业向深加工转化,而不是局限于大量初级农产品生产。因此,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是影响农业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

3 提高农业经济效率的对策

3.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投入支持力度

提高农业经济效率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小农户,可以从规整田块出发,将荒废耕地重新规划,重新增肥恢复种植能力。可将农田划分为低产农田、中产农田和高产农田,对不同产能农田区别管理,高产农田用来种植高效作物,提高单位经济价值;中产农田可用来种植周期稍长、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将低产或无产能田地建设成鱼塘、鸡鸭养殖地等。由于农田需要灌溉,首先,需建立统一输水系统,修建田间作业道,按照站点进行区域化供水,由集中点统一向田间供水,摆脱传统从居住地往田间运输水源的弊端,提高供水效率。其次,建设输水系统对应的排水系统,种植地应开挖排水沟,南方地区注意洪涝灾害防范措施。根据各地降雨量、土壤深度、排渍机耕要求等,严格控制排水沟间距和深度。考虑支农资金的限制,施肥除虫设施可根据规划按村提供,定期定点利用农业直升机喷施农药和肥料,大大节省人工费。最后,可承包部分农业空地,建设成温室种植大棚、恒温养殖大棚等,将其租赁给农户,大大减少小农户自行建设的时间。机耕道路是提高农耕效率的关键,应在能力范围内增加机耕道路建设,提高作业效率。

提高农业经济效率需加大农业投入支持力度。依据国家指导性文件,包括农机补贴,最低收购价格等,实施政策性支持,加大农业投入的支持力度,如农产品滞销和畜牧养殖业粪便处理等问题,政府提供农业残次品和废物处理渠道,提高农业资源上下游产业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当地政府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和具体实际,给予农业投入一定补贴,提高政策执行力度[1]。

3.2 引入农业专业人才,培育职业农民

建立农业人才激励机制,对愿意从事农业的人才采取层级薪酬奖励制度,激励更多的生产型、创新型、服务型人才从事农业。可采取高校和职业院校与农业产业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机制,定向培养人才,对优等高材生进行学费减免,仿照我国定向师范生的招生模式,在高校和职业院校引进有从事农业意愿的考生,建立定向专业,在学习期间进行职业教育,给予学费全免和生活补助优惠,待其毕业后分配至特定地区。可建立集中培养机制培育高素质职业型农民,以年龄18~45岁青壮年农民为目标群体,开展农业产业职业培训,针对农业技能接受能力较好的群体,培养为技术应用型农民,对年龄偏大、接受知识能力弱的群体,培养成为生产经验型农民。建立实地操作中心,雇佣农业专家定期集中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节约解决问题的时间。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内容包括病虫害防御、机械化播种技术的应用与具体操作、粮食产物高效栽培技术和快速收割技术等,不仅学习使用生产技能,同时涵盖农业生产管理。考虑农民的时间安排,可利用晚间、午间等空闲时间段开展培训,帮助农民构建系统知识结构。同时,建立不同年龄段,不同技能层次,信息透明、职责明确的职业型农民培育系统,建立农民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信息登记系统,存储参与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个人信息,对通过专业培训测试的农民发放证书、层级化管理,方便不同需求的资源分配和安排。

3.3 建立农业品牌,实现产销对称

农业技术不仅包含农业机械化、灌溉技术等生产性技术,还包括互联网所带来的农业大数据、监管智能化等技术。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节省人力,如测算农作物成熟率、畜产品成活率。由于人工记录不仅耗时耗费,而且容易出现差错,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得出结果,为投入和产出关系提供数据依据,提高了整个农业产业的科学性。

一个完整的农业经济运作过程,需要一个通畅高效益出口来实现产销对接。对农业经济而言,若无法实现农产品有效出售,就会导致产品滞销,产品无法“走出去”,使生产成果毁于一旦。寻找销售渠道,打造人们愿意接受的农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会对农业经济效率产生一定的压力。引进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建立线上店铺,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专业从业人员直接从网络销售平台将农产品售卖出去,减少中间商差价,提高农产品的利润空间,提高农民收入[2]。

另外,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型投资公司,将初级农产品产地作为上游原料产地,直接将农产品输送到企业,通过农产品包装、深加工后进行销售,也可通过打造农业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吸引外部主动型需求,为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抢占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3.4 建立对自然风险的预防机制

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会造成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可根据往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规模、频率,建立农业自然灾害规律模型,结合气象部门预测,预测灾害的发生及对农业经济效率的影响,及时做好防护。同时,建立防灾防损物资申请流程,规范防御机制,尽最大可能减少灾害损失,保证农业经济效益的稳定。

农业机构可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提前购买农业保险,规避农业风险。对于国家重点农业项目,列入强制性保险范围,对于自主开发项目,提供部分补贴转移和分散农业自然风险。

总之,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发挥好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农业从业人员应加强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积极采取灾害防范措施,提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比例,使之成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力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增添力量。

猜你喜欢
效率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慢”过程 “高”效率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