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探索与思考①

2021-12-01 17:02王莹莹王双林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电商

王莹莹 王双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2016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城乡差距明显,近年来国家一直将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三农发展。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人口大省,农业人口众多,因此,在河南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2014年,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商务部“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商电发〔2011〕375号)文件精神,并结合河南省实际,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确立电子商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使电子商务深度融入河南省商品和服务各个渠道,实现河南成为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中心的目标[1]。

1 杞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杞县于2015年5月份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成立杞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截至2016年7月,杞县有800多家企业建有网站,开展了B2B、B2C、C2C等网络形式的商品交易,2 600多家电商企业和商户在境内主要电商平台上开设了网店,从业人员人数近2万人。2015年,杞县网络交易额突破10亿元[2]。2020年,杞县电商企业、个人共销售农副产品达1 900万kg[3]。初步具备了电子商务发展的产业基础,但杞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杞县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比较落后,杞县南北狭长,106国道从贯穿南北两端,各乡镇距离遥远,农产品收获季节晾晒占道现象严重,道路拥堵,交通不畅,农产品外运外销效率低下;同时物流点设置基本以乡镇为单位,点位少、管理混乱,使物流环节成为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短板。此外,通讯网络设施存在信号盲区、弱区,网络设施维修效率低,难以满足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网络环境。

1.2 农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品牌竞争力

河南省是粮食大省,粮食作物面积大,多为玉米、小麦两季粮食作物,邢口镇以南以辣椒为主要经济作物,邢口镇以北以大蒜为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杞县周围的乡镇村庄也有少量水果蔬菜类作物。杞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限,农产品种类少,农民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多,种植存在盲目性,难以适应农产品电商市场的波动和变化。农民农产品品牌意识不足,农产品劣质假冒现象时有发生,杞县大蒜、杞县酱菜的知名度仅存在于河南部分区域,生产规模基本为小企业、农户自家零散经营,生产流程和标准不统一,包装简单、特色不突出、附加值不高[4],品牌竞争力不够,难以行成良好品牌形象。

1.3 杞县内南北发展不均衡,劳动力流失严重

由于城市人口虹吸作用,杞县周边农村地区人口流失严重,南北发展不均衡。杞县北部道路通畅,外出经商较为便利,农产品种植和销售具有一定优势;杞县南部产业结构单一,秋冬主要种植小麦,少量农户种植大蒜,春夏主要种植玉米,少部分种植辣椒,且由于地理位置较远,交通不便,农作物销售受限,外出务工人员多,村庄空心化、耕地荒芜化、人口老龄化严重。

1.4 融资渠道单一,缺乏资金支持

与周边县域相比,杞县融资渠道单一。一方面,地方财政预算比较紧张,对电商产业的资金支持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相比周边县域享受扶贫政策优惠,杞县没有相关优惠政策支持,投资吸引力不强,电商发展环境受资金瓶颈制约。

1.5 电商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河南省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加之农业人口数量庞大,传统思想占据优势,缺乏创新创业精神,且电子商务与当地产业融合不够,农民对电商行业不熟悉,也没有相关渠道和机会学习电商知识,缺乏电商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环境。

2 杞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探索与成效

近些年来,杞县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政策,全面落实国务院、河南省、开封市出台的系列有关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文件精神。2014年,出台了《杞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杞县农村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提供政策支持。2018年,杞县计划投入300万用于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人才培训和物流分拣中心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荣获了开封市“发展电子商务先进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同时杞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成功晋级为河南省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2015年,杞县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2亿元(其中大蒜交易1.8亿元),占杞县电商交易额的20%[5]。2016年7月22日开展的杞县经贸洽谈会,仅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签约金额达5 000万元;至2017年底,农产品签约总额突破43亿元人民币[6]。

2.1 构建“互联网+”现代商贸模式

构建“互联网+”等商业贸易模式,依托杞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积极打造农产品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发挥杞县大蒜种植户多、品质优良优势,着力打造“互联网+大蒜”品牌,提升杞县大蒜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开拓特殊农产品销售渠道,辣椒、大蒜新鲜售卖和加工生产相结合,制定“金杞”酱菜、糖蒜、辣椒酱的标准生产流程,打造品牌,让农产品的经营企业、经销商和农户可以借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将产品推至各地。目前,杞县莫家酱菜、杞县大蒜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1]。

2.2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

坚持以市场为中心、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在市场需求导向下,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及其配套服务企业的共同发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中小电商企业孵化壮大、大学生创业等提供相应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人才吸引和电商发展环境,为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提供便利,为杞县电商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3 加强政企合作

加强政企合作,加大投资吸引力度。河南省农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杞县当地政府签订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与网点,2018年计划投入资金220万,重点打造200个村级站点。杞县不断推进农村电商运作的标准化和品牌化,提高农副产品生产的卫生标准,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包装的质量和精美度,借助农购网、“淘宝特色中国·杞县馆”等知名电商平台,将杞县优质农产品销售融入河南自营采购体系中,通过品牌化推广和专业化运作,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金杞”品牌农产品,助力杞县电子商务与当地产业融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4 加强公路设施改造

完善公路设施建设,拆除公路两旁违规违法建筑。一方面拓宽106国道,提高交通运输的通行效率,为农产品的外销提供交通便利;另一方面保护当地耕地资源,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基本生产条件。

3 杞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政府、企业、农民三者的合作

良好电商环境需要政府、电商企业、当地农民共同营造,因此,农村电商发展需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加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农民、企业与农民间的合作,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利用当地资源,提升农民自身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同时注重农民农作物种植、生产、销售技能以及电商相关技能学习。

3.2 夯实农村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是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电商发展与产业融合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和技术学习途径;另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商发展规划,逐步完善电商网络,提升道路、信息网络传输效率,提升电商发展外在推动力。

3.3 建立农产品信息传递系统

拓展市场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各媒体网络等方式为当地民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邀请专家为农民提供科学指导,帮助农民制定合理的种植结构,帮助农民和电商企业增强品牌意识,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树立良好的电商销售品牌形象,为电商销售打下坚实基础。

3.4 培养电商人才,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补齐文化短板

加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为电商人才返乡参与电商产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加强当地文化设施建设,发掘文化资源,探索“电商+文化+旅游+农产品销售”发展模式,在电商与产业深度融合下实现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电子商务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