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助农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①

2021-12-01 17:02范君晖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农产品

孟 丽 范君晖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201620)

农村电商正快速渗透于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电子商务助农扶贫的价值,解决好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对接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小康意义重大[1]。

1 电子商务助农扶贫的意义

1.1 把控市场需求为农产品开拓销路

中国贫困地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等因素导致农民对市场供求的判断具有片面性、武断性和盲目性。农产品畅销时扩大种植,农产品滞销时缩减种植甚至停种,过剩的产品因为缺乏销售渠道往往得不到好的处理造成资源浪费,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严重打击了农民生产致富的积极性。消费者对不同农产品的偏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农民对农产品品种的种植受当地传统的影响较重,常年固守传统种植品种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经济效益不景气。消费者的偏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预测,电子商务与当地农村产业相结合,改造传统的农产品种植经营模式,利用网络通讯技术精准把控市场需求,通过网上交易直接将供给方与需求方连接在一起,提供预售平台以直观准确的捕捉消费者消费偏好,大幅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最大程度的降低农民农产品选种、销售风险,为农民的生产经营解决后顾之忧,从而带动农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

1.2 促进农村产业转型盘活地方经济

电子商务进入农村,可以促使农村传统产业向农村电商产业转变,改造传统农产品销售商业链条,以当地农村的特色农产品为主要开发对象,将农村农产品个体种植、加工、销售联结在一起,使农产品规模化种植、联合加工、统一销售,形成农产品规模效应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在信息化时代,网络销售、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消费交易的主渠道,商品的质量、包装、价格、品牌力量都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重要依据。传统的面对面钱货两讫的销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产品销售的时代要求,电子商务通过网上信息传播平台为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打造农产品地方品牌提供了便利。电商产业具有联动性,电子商务下乡在带动农村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农村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电信通讯业等行业的发展,通过行业之间的互动与连锁反应来刺激经济发展盘活地方经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助力精准扶贫。

1.3 “造血”贫困户促进农民就业

农村电商平台打破了地理、空间限制,不仅将一个地区的农产品集中在一起,还可将全国农产品汇集起来,开辟出像叮咚买菜这样农产品专门售卖平台,扩大农产品市场,为农民提供一条稳定的致富之路。农村电商包含集农产品种植、采摘、加工、保鲜、包装、物流运输,营销宣传、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完整商业链条,这条链上每一个过程的运转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因此,农村电商开辟出一条适合农民的就业新路径,让农民根据自己能力、特长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农村电商扶贫可以避免输血式扶贫不彻底、动力不足、易返贫等问题,通过调动脱贫主体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使农民自食其力,依靠自己力量富起来,达到了稳定脱贫的目的[2]。

2 电子商务助农扶贫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电商基础设施不健全

2.1.1 农村快递网络不健全

电子商务助农精准扶贫旨在运用网上交易平台,通过物流体系将农产品销售出去以增加农民收入,物流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着农村电商的运营效率。2019年国家邮政局在农村地区开设了3万多个快递网点,相对于我国34 208个乡镇来说,平均每个乡镇只有一个快递点,物流网络只覆盖到乡镇,无法辐射至村级,制约了农村地区农产品物流的快捷性。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对各种服务行业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体系的不健全往往造成“下单一分钟,快递一个周”的境况。快递运输时间长损坏率升高,会降低客户消费体验的满意度,在产品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愿意选择能提供像顺丰那样便捷、快速的网店进行消费,农村电商与之相比更容易丢失客户,客户保持率低,无法形成稳定的客源。在城市物流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果不能解决农村物流滞后问题,农村电商很难被拥有高消费水平的城市消费者接受。

2.1.2 农村冷链物流设施不健全

农村电商产业主要以蔬菜、水果、肉品、水产、熟食、鲜花等生鲜作为营销产品,生鲜产品保质期短、易腐坏的特点,要求生鲜物流具备良好的保鲜、冷藏、冷冻等低温设施,冷链物流以制冷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能很好的满足生鲜农产品流通保质的需求。但相比普通的常温物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投资更大,要求更高、更复杂,冷链物流必备的温控设备、冷藏车、低温仓库等设施条件在农村地区很难实现,生鲜农产品只能以普通的常温物流方式运输,损失率极高。相关公开资料数据显示,我国80%的生鲜农产品主要以常温链物流的方式保存、运输,冷藏运输也是采用最简单的冰块保鲜方法,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5%以下的果蔬物流损失率,我国常温链物流果蔬损失率达20%~30%[3]。生鲜农产品损失的经济部分最终会转嫁给农民,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农民的收入,过高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损失率对于小本经营的农民来说是承担不起的。因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电商产业现代化建设,降低冷链物流运输成本和农产品损失率,提高农民收入助力精准脱贫。

2.2 农产品产业化水平较低

2.2.1 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建设水平低

中国大部分网上农产品购物平台对农产品质量监管不严,没有统一的品质标准,标准化程度低[4]。农村电商提供的农产品大多采摘后直接销售,导致农产品卖相难看,市场竞争力不强。打造品牌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品牌建设需要的前期宣传、资金投入、产品高质量标准化生产是小本经营的农户难以实现和承受的,很容易出现品牌借用乱用现象。农产品网上交易是在买卖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农产品电商品牌借用乱用现象给消费者带来的负面心里效应不仅损害了品牌声誉,还会让品牌陷入信任危机,进而对整个地区的农产品销售产生严重后果。

2.2.2 农产品产业链不完善,附加值不高

农产品产业链是一条由农产品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宣传、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既有流通又有反馈的可持续的闭合性链条。在这条产业链中,养殖、生产决定了农产品的核心质量,生产、加工、包装、宣传决定了农产品的赋能溢价空间,运输、销售决定了农产品的交易,售后服务监控着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很多贫困地区农产品精加工意识薄弱,生产加工体系标准化程度低,包装设计、广告营销技术水平低,加工、包装、宣传环节缺失,农产品生产销售损失了赋能溢价的空间,附加值不高。

2.3 农村电商发展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撑

电子商务的运营需要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网络推广、数据处理、网销经验的知识型经验型人才。在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普遍流向城市工作,农村人口空心化严重,留村农民大多数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无法满足农村电商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很多农民受自身年龄、思维、文化的限制参与意识不强、主动性不高[5],有些农民想要参与进来,但由于电商培训人才的缺失、过程的繁复,方法的不得当,给农民的学习带来了难度,挫伤了农民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农村电商专业人才的缺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3 推进电子商务助农扶贫的策略

3.1 完善电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1.1 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降低农民运输成本

电商物流不分家,制约农村电商发展最主要的一大因素便是物流,农村由于交通不便,使得快递的配送成本高,下乡困难,一般一个乡镇只有一个快递网点,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快递寄件价钱也居高不下。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农民以个体经营为主,自产自销,相比于传统的经销商来村收购批量销售,网上小单出售带来的收益不能够抵消农民到城镇寄件所支出的费用,致使农村电商容易陷入入不敷出的尴尬境遇。因此,要想农村电商切实发挥好助农增收扶贫的作用,构建农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造乡村末端物流路线共享平台迫在眉睫[6]。一要邮政带头引领各物流公司来村建点,增设村镇物流点,增加竞争以降低农民寄件成本。二要充分利用农村合作社、综合服务站等便民组织作为农村物流配送中枢,将村级快递集合在一起统一收送,由村集体出面与快递公司谈合作以降低寄件成本。

3.1.2 推进冷链物流发展

发达国家成熟的农产品生鲜供应链为农产品产后预冷-冷库-冷藏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我国农村电商农产品供应链应为农产品产地产后预冷-冷库冷藏-冷藏运输-消费者冰箱。由于冷链物流成本高、农村设施不配套、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农民认知不足等原因,我国农村电商农产品冷链物流处于半瘫痪状态,特别是农产品产地产后预冷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国家应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发展,按照地区发展水平层层递进,通过冷链物流在发达地区的建设、发展实践不断改进技术,促进冷链物流快速发展,降低冷链物流成本,为农村电商引进冷链物流提供可能,带动农村电商农产品跨季节、跨区域销售,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2 完善农产品产业体系

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化程度、产业链完善程度制约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产业体系完善是农产品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多农村农产品电商混乱无序,地方相关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帮助农民解决困难,促进农村电商向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首先,针对个体农户分散生产带来的低效应和低产值,政府可以通过引资或积极鼓励本地有经济实力的农户流转土地,将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种植,通过市场调研选择具有市场价值的农产品生产养殖,以提高农产品的规模效应和产值。其次,针对农村电商产业链简单不完善问题,政府通过财政投入购置适合本地特色农产品加工的整套设备,定制具有地方特点且凸显产品价值的特色包装,帮助农村电商进行网络宣传,建设售后服务团队为消费者解决后顾之忧,形成集养植、生产、加工、包装、宣传、运输、销售、售后为一体的农产品产业体系。第三,对于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问题,政府是应对整个农产品生产销售链条的每个环节制定质量标准,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并监管各个环节。通过严格、全流程多点监管的品质保障,可以让产品获得好口碑、提升消费者复购率,进而打造出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消费者购买助农产品也就没有后顾之忧,最终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7]。

3.3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建设

农村电商专业人才的缺乏限制了电商扶贫的深入发展,使得农村电商助农扶贫缺乏弹性,相关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电商下乡表现出严重的“水土不服”,大力培养和引进电商专业人才是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举措。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建设需要发挥政府、高校、农村三方面的作用。宏观层面,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推动各高校增设电子商务专业,为培养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提供保障,为当地农村电商的发展储备人才。微观层面,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调整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向,将课堂教学与农村电商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掌握农业与电子商务技能的新型人才。农村电商实践层面,人才引进是重点。农民是电商助农扶贫的帮扶对象,因此农村电商建设、运营、发展仅靠人才队伍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农民才应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中流砥柱[8]。想要发挥好农民的中流砥柱作用,转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是重点。创办农村培训班,依靠电商专业人员在思想上对农民施加影响并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进行电商专业知识培训,先让一部分农民参与到农村电商行列中,通过电商人员结对帮扶推进电商发展成功典型,在电商技能上为发展电商的贫困人员提供帮助,充分发挥“政府帮扶+典型帮带”的有效作用。

电商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下的一项利农惠民的重大举措,实施过程中存在观念、基础设施、专业人员、产业结构、政府扶持等主客观的因素制约。为了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把打造拳头产品作为前提条件,提高农户参与意识,辅以科技、基础设施、资金、人才等扶持手段,实现贫困地区输血和造血两方面的合力,逐渐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经济,实现精准脱贫[9]。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