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

2021-12-02 08:20欧阳志
教师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算数学计算错误

欧阳志

(景德镇市第七小学,江西景德镇 333000)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心智和逻辑思维都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计算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将学生的计算错误归咎于他们做题时粗心大意,而是应该对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类型进行具体分析,提供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生计算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一)计算法则运用错误

计算法则运用错误是小学数学计算错误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之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以内容讲解为主,对计算法则的讲解照本宣科,甚至要求学生背诵计算公式和法则。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单一地讲解数学公式和法则,会容易让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抗拒的心理。若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计算法则的意义,教师便无法开展计算训练。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计算公式和法则的概念以及运用价值,在解答数学计算题的时候,才能够充分运用计算公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进退位错误

进退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计算内容,以个位进到十位,十位退到个位为主。小学生逻辑思维尚未成熟,在解答计算题目的时候,无法理解进退位的概念,甚至对计算题目产生畏惧的心理。进退位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个位和十位,只要学生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这类题目就会迎刃而解。

(三)公式运用错误

学生容易将数学公式记混淆。数学公式是数学家经过无数的验证和实践才得出的结果,其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计算问题。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学生正确地运用公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理解公式的原理,那么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容易忽略公式的存在,混淆公式。比如,学生在学习“加减乘除”计算时,可以运用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法则,但是学生却很容易将这些公式混淆,一旦公式运用错误,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就很容易出错。

二、小学数学计算错误产生的原因

(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数学学习中同样适用。说到底,数学中的学习细节是由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的。人的思维不同,学习能力就不同。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小学开始,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出现差异。许多数学天赋比较好的学生成绩比不上资质一般的学生,根本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一。学生学习能力不强,但是可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积极向上地学习,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一定会有显著提高。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很有必要的。

(二)基础薄弱

虽然数学在生活中广泛运用,但是学生很少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薄弱。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开始都讲解概念,学生在课堂上突然面对新的知识点时,完全处于茫然状态。这主要还是因为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数学基础较为薄弱。

(三)粗心大意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导致有些学生在做数学计算题的时候,无法高度集中注意力,做题粗心大意。教师们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将法则和公式流利背诵,甚至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但是在做数学题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学生审题不仔细,容易将加法看成减法,将乘法看成除法。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太过于粗心大意。若教师此时不纠正学生的错误,就很容易让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三、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在现代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学科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对学科知识充满求知欲望。学生如果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自然也就不愿意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以鼓励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口算心算训练

计算可分为口算、心算、笔算。口算和心算的区别在于出声,口算是出声计算回答,心算是不出声计算。口算是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直接报出答案;心算是学生不借用计算工具,只运用大脑进行计算的方法,主要靠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口算的题目较为简单,学生能够脱口而出答案;心算的题目较难,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口算、心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口算、心算训练,先从简单的口算、心算开始训练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然后再通过笔算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常规教学中,口算、心算一般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练习,小学中高年级一般以笔算为主。因此,小学生从最初的口算、心算到笔算,一步步积累基础知识,为后续应用题计算打下基础。加强小学生的计算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盲点,做到举一反三。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学生的基础

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巩固基础的重点。虽然数学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应用题型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学生如果对题目理解不透彻,就无法解答题目,容易造成计算错误。

猜你喜欢
心算数学计算错误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在错误中成长
小学数学计算易错题的千预和跟进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点”分析
一道难题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从心算大师失算谈思维惯性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