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初中英语课程目标发展研究

2021-12-02 13:06吴晓威孙东方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课程目标英语课程

吴晓威,孙东方

(1.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研训部,吉林长春130022;2.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英语组,吉林长春130022)

近40 年间,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初中英语课程目标对指导英语教材编写、英语教学和评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语课程建设日臻完善。回顾近40年的发展历程,从历史性视角厘清初中英语课程目标研究的脉络,分析其变化的表现,剖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总结和反思问题,从而对当下的初中英语学科新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本文中的初中英语课程目标具体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目标部分。1978 年—2000 年,我国施行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等文件中以“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等词语来表述各学段学生应达成水平的要求;2001 年以后《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等文件制定,英语课程目标由此得以普遍使用。因此,本文初中英语课程目标也包括之前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等内容。

一、近40年初中英语课程目标的梳理

初中英语课程目标明确了初中英语学科课程实施与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向和要求。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及后续与本学科相关的大纲、《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文件进行梳理和分析,与3位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5 位初中英语教研员、8 位初中英语教师(含家长)进行了访谈。我们认为,初中英语课程目标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78年—2000年:由解放思想走向振兴繁荣

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先后于1978 年、1982 年和1986 年召开三次全国外语教育工作会议。[1]

1978 年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明确了外语教育的重要性,自此,外语教育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纵深发展。1982 年全国外语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长远计划语种设置,以英语为主,俄语占一定比例,根据需要适当开设日语。邓小平同志多次发表讲话:“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当然也不能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2]

由此确立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的英语教学目标,我国初中英语教学逐步由解放思想走向振兴繁荣。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侧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工具主义语言观与之契合。工具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作为一种工具用以完成信息交流、创造现实意义。参照杜威理论,“思维是用来应对环境的工具,反思是对环境的间接反应,而环境对语言的影响类似遗传对语言的影响,两者缺一不可”。[3]

语言不是一种抽象的、无意义的文字符号,而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创造理论,改变环境,承载思想,传承历史。工具主义语言观在1963年版的教学大纲中表述为“使学生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1987年的英语教学大纲则表述为“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阅读一般题材的中等难度的读物”,1980 年的英语教学大纲也要求“能借助词典阅读一般题材的浅易读物”,在这一阶段英语一直被当作一种工具来进行教学。

交际语言观把语言看作人们交际的一种方式,这就表明我们在运用语言的时候不但要注意语法句式,还要注意语用规则,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恰当的语言。

从1986年版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到1988年版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中的“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再到1990年版“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描述发生的变化旨在将培养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目标。“交际语言学最根本的观点是认为语言既是代码,又是行为”。[4]

将教学重点从只注重语法词汇的准确性转移到能恰当运用语言与人沟通交流上去。书面交流和口语交流都是与人沟通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因此,要求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5]

在素质教育观这个大背景下,1992年和2000年两版英语课程目标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重要性,不再仅仅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更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培养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英语课程目标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出了要求,意味着成绩不再是学生的“命根”,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必须是多方面多维度的,使其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具有实践能力和职业技术并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才。

(二)2001年—2010年:由学科本位走向课程本位

21 世纪初的课改凸显课程本位,通过功能、结构、任务型活动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建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大课程观是一系列相关课程的总称,这个课程体系包括正规课程和隐性课程。较之前的理论而言大课程论更注重课程内容。

2001 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开始关注语言素养,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优化知识体系。课程标准更是将课程目标细化分级,不同级别水平的学生在具备相应水平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还应建构相应水平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2011 年至今:由语言运用能力走向提升人文素养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始于2011 年,就英语学科来讲,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重在建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探究精神与能力,通过改革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以应对各教育阶层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为持续推动教育可持续性发展,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大方面凸显联系,重在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课标中建议教师综合考虑这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在积极的情感态度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近40年初中英语课程目标的变化分析

近40 年间,我国初中外语教学与时俱进,课程目标逐步走向合理、系统、科学。初中外语课程目标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不断做出调整和适应,逐步趋向人文素养的提升。

(一)语言观描述彰显人文价值,逐步揭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语言观是人对语言的认识和看法。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是一种世界观。[6]从1963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到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定位和描述基本是围绕着“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后,具备相应的语言能力,形成一定的思维品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目标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7]这说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目标定位方面开始关注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提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综合人文素养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是为人所用,促进人学习和发展的工具,也是人类用以表达自我的方式。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可以用英语清晰地表达看法,进行跨文化交际。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语言的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背景,即人们使用语言工具性属性的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人文属性。

(二)学习观描述重在素养导向,明确对学习者素养发展的认识

1986 年版教学大纲体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2011 年版教学大纲体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从大纲的变迁来看,不同历史阶段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要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阅读文本中有涉及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中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功能。

(三)课程目标凸显了个人价值,从社会本位转向以学生为本位

英语教育必须凸显学生个人价值,从个人的发展出发,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更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之上以个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国家教育得以进步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课程目标的发展也经历了从社会本位到学生本位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急需各类人才振兴经济,发展现代化,因此,英语课程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经过数十年经济复苏和教育发展,至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首次提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学能力,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品德等方面教育。至此,英语课程目标开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学生本位初见端倪。而2000 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课程目标中进一步细化了英语学习对学生语言能力、情感态度、学习兴趣以及跨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要求。2001年和2011年版更是将英语课程目标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各级别表述趋于合理明晰,有利于小初高衔接一体化建构

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长久以来,人们对不同阶段教学的划分在教材和教学法等方面缺乏科学统筹,在质和量上分工不合理,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这也是导致英语学习低效的原因之一。[8]针对以上问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症下药,提出了“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7],设置九级目标,体现小初高各学段的有机结合和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特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设置分级目标时还考虑了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建议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条件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各级别要求表述清晰、衔接连贯,形成小初高英语学习目标的一体化建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英语课程标准》的九级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保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有利于解决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9]

三、近40年初中英语课程目标变化的影响因素

近40 年英语课程目标的制定主要受到当时社会发展需要、国家发展需要、人才观、国内外英语教学法等因素的制约。

(一)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观

英语教育服务于国家战略,满足于国家经济、文化、外交、外事等的发展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国际化视野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观念交锋、文化交流、思想交融、信息交互更加频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个性特点更趋多样化,因此,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因此,要培养“会语言、晓国家、精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纵观课标改革,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具体目标,紧随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国家和个人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的人才。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要打造自身特色,实现全球本土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互赏、互鉴。

(二)国际英语教学法

20 世纪以来,欧美外语教学法经历了漫长的变革与发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及其他教学法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总而言之,各种教学法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为达到不同教学目标所提出的。以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为例,鉴于我国当时的历史背景,经济、科技等领域仍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我国在教育理念上尽量采用欧美的先进思想,以求尽快实现教育强国。当时英语教学模式以国外盛行的交际法为理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应付能力。这与我国当时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提出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相契合。由此可见,当时欧美外语教学法对我国英语课程目标制定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心理学和语言学理论

研究心理学和语言学能够优化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与确立。语言学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心理学又在教学实践中对语言的习得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理论产生的课程目标是符合儿童认知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建构主义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得到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为本质意义上的大众教育和全新意义上的开发潜能的人性化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要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技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理论上的完美并不意味着实践的顺利与成效。不同的教学法针对不同的教学群体,具有不同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不可忽视的前提基础。[8]其一,没有哪种理论能够百分之百适应不同区域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习惯。其二,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学习策略,多是为了识记而学习,对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内化知识、培养兴趣似乎效果不够明显和普遍。

(四)其他相关思潮

工具主义语言观、交际语言观、可持续发展学习观、大课程观等都影响着英语课程目标的制定。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而大课程观的重点不只是知识,还有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的学习经验。传统的授课模式显现出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弊端,在创新能力、主动探究能力等方面表现不足。因此,要借鉴不同学说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课程目标体系,从学生本位出发,改革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培养探究精神与能力,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以大课程观为统领,扩大“知识网”,以不同的教学形式,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课本上所没有的内容。同时,教师要从学生身上抓到兴趣点,发现课程设计上的缺漏,让教师甚至是学生自己来创造适合未来发展的新课程。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英美等国纷纷开发和制定课程标准以推动本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并在课标框架结构、目标内容表述等方面做出了详细划分。尽管我国英语课程标准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和理解,但在其试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从他国成功的教育经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课标体系。

四、问题与展望

近40 年来,英语教学大纲、英语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的要求表述日趋完善,更加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心智发展、人文素养的提高。但目前英语课程标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五级目标中对读的技能要求是,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教师对阅读文本的选择和累计15 万词汇,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我们通过与多位教师、教研员访谈和问卷调查,认为初中英语课程目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完善:

(一)课程目标定位的学科性有待丰富

通过访谈发现,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但现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虽然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的文化意识又细化为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但在分级目标下,仅对文化意识整体目标进行了简短阐述,并未分类讨论。而文化意识本身涵盖面非常广,因此,很多教师会在实际教学中感到困惑,我们认为,可以适当细化文化意识下的分级目标,以文化知识为例,可以划分出二级或五级应了解的文化知识的标准和具体内容。

(二)课程目标内容的清晰性有待完善

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运用等方面均有相应的描述与规定,这样虽然有利于教师从宏观上把握级别要求,但落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其清晰性存在不足。比如,在语言知识方面,五级目标有“学会使用1500—1600 个单词”的要求[7],以garden 为例,词性方面并未列出,教师在教学时该如何处理?只讲名词词性还是可以拓展其他词性?另外,构词法方面需要向学生介绍哪些?要讲到什么程度?这些都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标准。

(三)课程目标设计的系统性有待提高

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言课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是保证学生学习活动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很不平衡,英语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当地对英语教育的需求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应从系统上重新探讨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结合了世界各国外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我国国情,立足于学生发展现状的反思,呈现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但却忽略了地区差异和教师素质的差异,大部分中学教师在语言使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在目标系统中设计出不同的语用环境和文化差异,以便教师解读和参考。

(四)课程目标实施的指导性有待加强

调研发现,有的乡村学校客观上无法提供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另外,英语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更新慢,不能把新理念带入课堂,无法在单纯的词句填鸭教学中融合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的培养。虽然课程标准指出本地区课程实施方案可依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情况而制定,但如何对欠发达地区学校进行指导并未给出具体要求,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指导作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40年来,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践行课程改革,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强调了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已实施3 年多的时间,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不言而喻,同时也影响着初中英语课程目标的变革与发展。初中英语课标也将会是符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会更加注重学生素养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课程目标英语课程
博物馆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新加坡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