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家庭幼儿亲子沟通模式研究
——以吴兴区为例

2021-12-02 16:25湖州师范学院张笑阳宋若菲吕若涵应宇欣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学历亲子

湖州师范学院 张笑阳 宋若菲 吕若涵 应宇欣 李 静

一、问题提出

二孩家庭正在成为我国核心家庭的基本形态。本研究着眼于二孩家庭中幼儿亲子沟通的现状,调查幼儿亲子沟通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改善二孩家庭幼儿亲子沟通提出建议,以期发挥家庭的多边影响力,提高二孩家庭的整体教育质量。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二孩家庭幼儿亲子沟通的主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二孩家庭的亲子沟通提出建议,发挥家庭的多边影响力,提高二孩家庭的整体教育质量。

(二)研究意义

在理论层面,现有的幼儿亲子沟通研究存在研究对象局限和研究背景局限两个问题亟待解决,做此研究有利于解决这两个问题,验证和丰富现有研究。在实践层面,鉴于二孩家庭亲子沟通的复杂性,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二孩家庭的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促进二孩家庭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现实指导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湖州市吴兴区某幼儿园的二孩家庭(两个孩子均为2岁以上儿童)发放问卷,后续的访谈法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二孩家庭,对其家长进行访谈。

(二)研究方法

一是问卷法。发放调查问卷《二孩家庭幼儿亲子沟通调查问卷(家长版)》,请园长、班级教师代为发放,并按要求回收。二是访谈法。研究者在问卷回收完毕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二孩家庭幼儿父母,按照访谈提纲进行深入访谈,目的在于收集二孩家庭父母对亲子沟通的描述性资料,用以了解二孩家庭幼儿亲子沟通的现状。

(三)研究假设

在回顾和总结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提出以下研究假设。(1)湖州市二孩家庭中幼儿亲子沟通的总体状况良好。(2)二孩家庭中幼儿的年级、父母的学历、父母与子女间亲子关系会对四种亲子沟通模式的分布情况产生显著性影响。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笔者选取湖州市一所幼儿园,调查三个园区内符合条件的二孩家庭,对家长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问卷170份,回收率100%。剔除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65份,问卷有效率为97.06%。针对有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一致型亲子沟通模式所占比例最大,保护型亲子沟通模式所占比例最小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致型所占比例为28.48%,其次是多元型占27.27%,放任型所占比例为24.24%,而保护型仅占20.00%。这表明,二孩家庭幼儿亲子沟通状况是比较乐观的。

一致型沟通模式从定义来看是沟通类型中最理想的,子女既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观点,又不至于失去父母的引导。新时代人们开始提倡家庭的民主氛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此外,二孩家庭中的孩子不必独自承担父母过高的期望,这有利于孩子性格的自由发展,也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保护型亲子沟通模式强调父母对儿童的权威和管束,不重视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对二孩家长进行访谈,总结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二孩家庭中孩子之间产生冲突时,家长会更倾向于引导、调节冲突,而非使用强制手段进行处理。

2.家长学历对二孩家庭亲子沟通模式存在影响

对不同学历的家长亲子沟通模式类型分布情况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放任型亲子沟通模式上,初中学历的家长(44.00%)﹥大专学历的家长(16.67%)﹥本科学历的家长(13.3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一致型亲子沟通模式上,初中学历的家长(8.00%)﹤高中学历的家长(24.14%)﹤大专学历的家长(38.10%),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二孩家庭中学历水平越低的家长,越多采取放任型亲子沟通模式,分析原因为:学历较低的家长,因其自身教育经历的限制以及外在资源的不足,对二孩的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容易忽视幼儿的想法,因此较多采用放任型沟通模式。另外,由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父母自身学历上、知识上较缺乏“权威性”,难以给予二孩教育有建设性的指导和实际的帮助。

一致型沟通模式调查结果表明,能否科学地教育子女与家长的学历密切相关,学历越高越注重与二孩间的沟通。高学历的家长接受了更多年的高等教育,这使得他们能很快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更注重科学的育儿方法,开始重视孩子平等自主的权利,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此外,学历越高,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就越重视认知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幼儿年级对二孩家庭亲子沟通模式存在影响

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放任型亲子沟通模式上的占比为大班幼儿(38.00%)﹥中班幼儿(25.40%)﹥小班幼儿(9.62%),并且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之间的差异已达到显著水平。结果显示,家长对中大班幼儿多采取放任型亲子沟通模式,而与小班幼儿沟通情况较好,原因为,年龄小的孩子还没有太多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更多的是生理需求,因而和父母进行沟通时产生冲突的机会较少;而中大班的幼儿由于年龄更大、更善于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也更容易出现与父母顶嘴、拌嘴等现象。二孩家长由于自身时间、精力有限,当与孩子的沟通出现不畅时,二孩家长会更多地选择忽视、置之不理。

4.亲子关系类型对二孩家庭亲子沟通模式存在影响

通过多重比较得知,在放任型亲子沟通模式上,放任型的占比为母子关系(33.33%)显著大于父子关系(5.00%),这意味着在二孩家庭中,父亲更多地参与了家庭沟通,尤其是与儿子沟通方面,主要原因是二孩家庭中的家庭关系趋向整体性。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长期以来幼儿教育的主要担当者是母亲。然而,二孩出生后,父母需要面临家庭关系的重构,需要去处理更加复杂的亲子关系,于是父亲在亲子沟通中的参与度增加了。结合访谈结果不难发现,在二孩家庭中,父亲与子女沟通增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核心家庭,妈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没法面面俱到照顾多个孩子,于是分担教养的任务便交到父亲手上。父亲的教养任务增加,也拥有更多机会与孩子进行沟通。

五、问题与教育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学历较低和学历较高的家长都倾向于关系定向的沟通模式

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初中学历的家长中有超过44.00%的家长采用放任型沟通模式,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家长中也有33.33%采用放任型沟通模式。虽然两者原因不同,但都存在不合理之处。

2.大班幼儿的亲子沟通需要常被家长忽视

调查结果中,对于大班幼儿,有40.48%的二孩家庭采用放任型沟通模式。大部分二孩家庭的父母都表示大班的孩子想法和观点更多,在照顾二孩的繁重任务下,当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出现不畅时,家长会更多地选择忽视、置之不理。

(二)教育对策

基于以上二孩家庭幼儿亲子沟通模式类型的分布情况调查研究,以及四种二孩家庭幼儿亲子沟通模式类型在不同学历家长、不同年龄水平幼儿、不同亲子关系类别上分布的差异性分析,研究者提出了下面几点促进二孩家庭幼儿亲子之间更好沟通的建议,以供参考。

1.改进方式,陪伴幼儿成长

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再加上多个孩子养育负担重,缺少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也正因为与孩子接触较少,缺乏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不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平时在与孩子的沟通相处中多一些耐心与鼓励。

2.放管结合,优化父母沟通策略

家长首先应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将其看作平等、独立的个体,耐心倾听他的想法、包容他的不足、分享他的喜悦。同时,尽管家庭教育中“平等民主”很重要,家长仍需要在家庭中保持父母的权威,这有利于孩子明确是非观念、提升自制力,获得清晰的前进方向。我们倡导既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又坚持自己合理的要求,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成长为独立且自信的人。

3.在家庭中父亲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

尽管本次调查结果发现父亲更多地参与了二孩家庭亲子沟通,但父亲在与子女的沟通中更多采用的是保护型亲子沟通模式,强调对孩子的权威和管束。父爱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父亲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让孩子在父亲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育补充养分,有利于形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另外,父亲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需要树立权威却不能过分强调权威,要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孩子的长处和弱点,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和勇气。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学历亲子
SBAR沟通模式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知识无力感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